• 31

台灣公司去美國工作的機會考慮

hi_nicole wrote:
Mountain View和Tri-Valley的房子就差到一倍.而學區是Tri-Valley比較好..這段話一點也沒錯,環境優美,房齡又新,就是離矽谷路程遠,讓房價沒有漲的太快。


在灣區的工作機會多的很

何必侷限矽谷? 舊金山也一堆機會,San Ramon那邊也都有大公司,收入也不會輸矽谷

通勤近,去舊金山就搭Bart (南灣矽谷目前還沒Bart可搭去SF呢),房子美,學區好,價格便宜,這樣不是更爽

mkhsu wrote:
Tri-Valley當然不在矽谷. 但很多在矽谷上班的人還是住Tri-Valley,你以為塞車怎麼來的?


塞車=通勤造成房價高? 這就是你的結論嗎?

希望能一切順利的適應下來....還沒過去在當地生活過,不是很熟悉,真到了那裡需要一些時間好好記熟完全不認識的路名與一堆子高速公路等,雖然剛剛兩位的討論有點...不過在我看來,01上在美國生活的各位發言,含金量都很高,也很有參考價值,畢竟能找到討論美國生活的版面有限,這幾年都待在大陸,比起在大陸論壇上討論的內涵而言,各位的看法雖異但卻是很真實的表述。
mkhsu wrote:
照你這種說法,那在任何地方買房都很合理,反正是存錢嘛. 關鍵在於房價合不合理.


我沒這樣說。你提的例子是特例。我同意T大說的量力而為,能屈能伸的説法。你有考慮過你朋友買那房子的心理嗎?10年後。如果房子漲一倍,還是一樣的薪水,我保證你的朋友在收入沒變的情況下,生活品質馬上提高數倍。這就是我說的心理因素

hi_nicole wrote:
即將過去,最近在網上...(恕刪)


Milpitas離矽谷近,生活又方便. 但有垃圾焚燒場. 空氣品質不是很好,個人不是很推.

San Jose的話,有些區很貴,有些區很便宜.但便宜區的治安不是很好.
其實,如果沒有要在矽谷上班的需求,Tri-Valley真的是比較合適.
Mainline Pocket wrote:
我沒這樣說。你提的例子是特例。我同意T大說的量力而為,能屈能伸的説法。你有考慮過你朋友買那房子的心理嗎?10年後。如果房子漲一倍,還是一樣的薪水,我保證你的朋友在收入沒變的情況下,生活品質馬上提高數倍。這就是我說的心理因素


而這些區就是特例啊. 難到這些地區的房價合理? 你沒發現你的邏輯矛盾嗎?

至於心理,當你發現你要付出比你早買兩年的同事多50%的房價時,加上每年多50%的地產稅,最好是很愉快啦.

還有,沒人反對量力而為. 買年薪6-7倍的房子,也沒超過灣區一帶的平均值,7.1, 不說輕鬆但也不到苦苦支撐.當然,如果你認為每年還能存個1-2萬算苦苦支撐,我也沒辦法.

hi_nicole wrote:
扣除東灣與南灣之後,灣區哪個地區是房價還行,學區也還行,也具有未來性的增值空間呢?


greatschool.org可以參考, 一般而言我會看八分以上的學校. 申請大學最重高中的成績, 所以國中跟國小我比較沒在看. 那麼, 華人聚集最多的從San Roman到San Jose這一帶, 公立高中在八分以上的(私立不算), 就我在greatshcool上查到的如下, 有漏掉的請指正.

Pleasanton:
Amador Valley High 9
Foothill High 8

Dublin:
Dublin High 9

San Roman:
California High 9
Dougharty Valley High 9

Livermore:
Granada High 9

以上全都在Tri-Valley

剩下的還有二間都在Fremont:
Irvington High 9
America High 8

以上這些學區, 價格六七十萬都可以找的到single family home. 至於這些七十萬以下的房子是不是某版友說的"小黑屋"好像都不能住人一樣, 這我不予置評.

當然還有一間最有名的高中但也是學生最競爭附近房價貴的要死San Jose Mission High, 這不是一般人住的起的地方, 就先排除在外. 坦白說, 就算我負擔的起, 我也不想讓我的小孩跟中國印度土豪小孩擠這裏然後比在台灣唸書補習補才藝還要競爭還要辛苦的環境.

所以你看, 8分以上的高中就這麼不到十間, 有六間都在Tri-Valley,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是這串裏第一個提出住Tri-Valley的人. 但某版友就開始說通勤到矽谷每天要多久多久....

東南西北灣不是只有"矽谷"有公司有工作, 也不是只有電腦工程師coding這種一二十萬的職業在應徵人. 有多少錢就過什麼樣的日子, 不是嗎?
台中上班族 wrote:
以上這些學區, 價格六七十萬都可以找的到single family home. 至於這些七十萬以下的房子是不是某版友說的"小黑屋"好像都不能住人一樣, 這我不予置評.


這些房子是屋齡60-70年嗎? 這和價錢無關,和屋齡有關.
再來,小黑屋當然可以住人,還很貴.

台中上班族 wrote:
但某版友就開始說通勤到矽谷每天要多久多久....
東南西北灣不是只有"矽谷"有公司有工作, 也不是只有電腦工程師coding這種一二十萬的職業在應徵人. 有多少錢就過什麼樣的日子, 不是嗎?


真酸

當然不是只有矽谷有工作,但既然已經在矽谷工作,考慮交通而沒買在Tri-Valley也要被酸.
hi_nicole wrote:
即將過去,最近在網上...(恕刪)


許多人觀查到的只是現在一個時間點,這個點也可能是接近頂點。景氣會有起伏的。當景氣不好時,科技業的工作消失的很快。我的朋友一棟約10年新的1700平方英尺出租的房子。年中他賣了約77W。你知道為什麽嗎?因爲他約10年前買時就是76W買的,後來跌到 50 幾。好不容易升囘來了,他熬了這麽多年,非常高興終于能解套,所以急著賣。因爲他告訴我房市很快會崩。現在那房子可能值80多了吧。
mkhsu wrote:
一百多萬買不到豪宅.只是一棟小黑屋


我是真的很好奇, 你所謂的小黑屋到底是什麼定義? 以一個從台北市過去的人來舉例好了, 美金一百萬的single family home小黑屋, 一家四口, 有沒有比台北市屋齡四十年的三十坪公寓還要糟糕的生活空間跟居住品質? (我指居住物件本身, 先不論城市週遭)

mkhsu wrote:
真酸
當然不是只有矽谷有工作,但既然已經在矽谷工作,考慮交通而沒買在Tri-Valley也要被酸


我沒有要酸任何人, 只是陳述我查的學校跟我觀察的結果. 為什麼你會覺得酸? 十幾頁的整篇討論, 哪裏有提到說一定要在矽谷工作而且年薪十幾二十萬為前提, 才來討論? 沒吧, 不都是你在講. 人家一直強調要回到美金六萬的水準來討論怎麼過日子, 也沒有說一定要在矽谷當電腦工程師寫程式住在矽谷. 是你一直講矽谷, 講百萬房子, 講一二個小時通勤.

從你的回文,我感覺你一直用你自己或是你同事在矽谷工作在矽谷買房為大前提在跟人討論,而不是跳出來用住在各種地點做各種工作來討論各種可能性在美國生活。別人說什麼你都聽不進去,仍然一直回到住矽谷工作在矽谷百萬小黑屋,我講Tri-Valley你還會覺得被酸,真奇特。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