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對於低薪結構的一些想法......文多


兔窩窩之家 wrote:
退休者不能領有那麼多退休金,(不管他們講的是多麼的正義),到頭來經濟體支持不下去,就是一齊崩,愈晚崩愈可怕

說到這個就回到我之前講的,但手癢再補充一下,台灣投資的管道太多,除了本島的房地產、股票之外,國外基金也多到滿出來可以選。

我的理專告訴我,他的客戶有三分之二是投入大筆資金到年息可以配6%的高收益債,假設他丟了一千萬進去,一年就有60萬的利息,扣掉手續費OOXX的,在不負債的情況下都可以應付一般的生活開銷,花剩下的再拿去買定期不定額。

還有其他的小本退休方式,有興趣我們可以開棟樓討論。

我要表達的是,投資和避險的管道太多,開公司開工廠不再是唯一獲利的方式,自然而然勞動力市場需求就會下降,就業環境不好也是必然。

以上小小拙見,歡迎指教。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說到這個就回到我之前講的,但手癢再補充一下,台灣投資的管道太多,除了本島的房地產、股票之外,國外基金也多到滿出來可以選。

我的理專告訴我,他的客戶有三分之二是投入大筆資金到年息可以配6%的高收益債,假設他丟了一千萬進去,一年就有60萬的利息,扣掉手續費OOXX的,在不負債的情況下都可以應付一般的生活開銷,花剩下的再拿去買定期不定額。

還有其他的小本退休方式,有興趣我們可以開棟樓討論。

我要表達的是,投資和避險的管道太多,開公司開工廠不再是唯一獲利的方式,自然而然勞動力市場需求就會下降,就業環境不好也是必然。

以上小小拙見,歡迎指教。
...(恕刪)

投資的部份,小弟之前稍有涉獵
有開樓的話,會復習一下以前學的,看能不能跟上進度

現在如果有一大筆錢,的確,投資理財就好,不用冒風險開公司,開工廠,因為可能到頭來一場空。


kindkill wrote:
我看過一個例子,或許大家參考一下

我看過一家公司,老闆以前賣原料的,賺了很多錢
後來開始弄成品賣,在大陸也開了一個廠

3年下來,原料依然賺,成品虧了幾千萬..

因為老闆是貿易底的,所以除了產品經理可能懂一點,其他的內勤,包括產品部都是請商科,
什麼都不懂..

他自己也不是很懂成品,聽到大陸那裡有便宜產品,公司的幾個頭叫一叫就會進一堆,然後賣不出去
要不然就是賣出去了,問題一堆

還不止這個問題,開模弄了個新產品,結果因為想省錢沒把模具買下來,就讓人把該產品的機構製造一大堆變成浮濫,本來很有獨特性,後來變得敗市

之後其他產品的機構,都是在現成市場找現成的,看起來不只有LOW,還和別人相同性很高

後來再也沒看過開模,都是現貨

檢視他的產品,規格之差,一些業務出去跟別人的產品PK,都只有輸回來
然後業務部除了2個主管,其他都是新人進去學的,男的23K,女的22K

有一句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不住狼

不想花錢弄模具區隔,
不想花錢請有經驗的業務,
已經虧3年了,就看他今年怎麼做了.(恕刪)


不了解這個案例是否真為你所說的
如果為真
在你的描述中,我看不到這間公司有何專業可言
沒有強將,也沒有強兵、更沒有很強的商品,公司也沒啥很強的運氣在
沒啥成功因子

但我無法與22K聯想在一起

絕代蝴蝶 wrote:
如果你要聊中小企業目前的獲利能力,可以找兔大聊聊,相信他可以提供你很多意見。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工資調漲後帶來的影響利弊,不是該不該調漲。


我現在正是在討論"工資調漲後帶來的影響利弊".

請問你覺得工資調漲物價會上漲嗎?
我覺得是會.

請問工資調漲而造成的物價會上漲民眾有必要擔心嗎?
我覺得是是不需要.

為什麼不需要擔心我會說明.
但請先說說你的看法.
14060m wrote:
請問工資調漲而造成的物價會上漲民眾有必要擔心嗎?
我覺得是是不需要.

民眾當然不必要擔心,前面有提過,你假設的都成立好了,內需產業欣欣向榮,請問外銷怎麼辦?
別忘了外銷佔台灣GDP 70%以上。

但,我從頭到尾有說民眾有必要擔心?
你的問題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民眾當然不必要擔心,前面有提過,你假設的都成立好了,內需產業欣欣向榮,請問外銷怎麼辦?
別忘了外銷佔台灣GDP 70%以上。

但,我從頭到尾有說民眾有必要擔心?
你的問題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關鍵字(外銷單創新高 海外生產比重 51.7%創新高).
請問實際有佔到GDP 70%以上嗎?
關鍵字(台灣服務業佔GDP7成).

絕代蝴蝶 wrote:
但,我從頭到尾有說民眾有必要擔心?
你的問題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那只是我提出來的問題討論一下而已.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因為工資調漲而造成的物價上漲.
薪資與物價漲幅自然會在市場上平衡的.
物價漲幅超過工資漲幅那只會讓消費者覺得更貴.

兔窩窩之家 wrote:
競爭力為何?以我來講...(恕刪)

放假回來看到大家繼續討論,我以為以沉下去了

何謂競爭力? 以我認知
1.開發能力強,有其專利技術保護,別人跨進不易
2.產能規模化,大到別人不容易介入(或是利潤低不想介入)
3.特許執照經營.檯面下政商關係好,經營者人脈強
4.雖作2.3手代工單.但是靈活性高.品質相對穩定,並在製造成本控管上優異

台灣中小企業多,很難一一去探討每間公司生存的利基點,上述4點是一時想到,若有未來再補充
台灣中小企業大多是4.經營,,對經營者而言,爭取長期且穩定的訂單是生存要點,利潤依產品有好有壞,有些2.3手單利潤還是很不錯,可是就是不確定性高,所以在人員薪資上容易停滯,除了公司老闆左右手外

提到早幾年進入電子業就可風光,我只能說這很難說,最近5年很多電子公司把前10多年的淨利都賠光還不夠補

先說到這...

兔窩窩之家 wrote:
不了解這個案例是否真...(恕刪)


大概我只講了狀況..

你所講的

1強兵<--之前沒有,所以才會22K請人進來學..(我猜,因為是貿易底,所以不知道要專科專用,只會請商科的...),後來已經招進專業好一點的員工

2強將<--(老闆很懂原料,成品mama),新產品部換人了,現在好一點會要求規格..只看老闆願不願意花錢開模;

之前吃到虧,也都學到經驗了,算他花錢買經驗吧

業務,現在有2個強一點的,聽說要招進老手跑業務

3產品<--真的沒什麼特殊,業界做來做去都是那些東西,只是規格不同,那個業界很多都在拼便宜的

所以我才說看今年

14060m wrote:
關鍵字(外銷單創新高 海外生產比重 51.7%創新高).
請問實際有佔到GDP 70%以上嗎?
關鍵字(台灣服務業佔GDP7成).


2012年

10,339,015 / 14,036,874 = 好像是74.09% 如果我計算機沒當機的話

所以是的 外銷佔GDP70%以上

主計處資料連結

服務業產值占GDP7成以上也沒錯

不過如果你以為服務業只是住宿餐飲 娛樂 零售 那

skullssss wrote:
2012年10,33...(恕刪)

順勢提一下,台灣GDP的形成結構是把外地生產.銷售金額灌在本國GDP,所以也才造成GDP年年幾乎有成長,但是並未反映在員工薪資上,財富集中化至資方.股東,進而失業率無法降低
而大批台幹與其家屬至流外地(真正有能力消費的中堅份子)無法消費至台灣內需,所以內需無法提升
溫和的通膨有助國家利益,而央行不是就是把這當最主要控制貨幣匯率的主因嗎?
遺贈稅當初調降成10%政府的用意相信是很希望來投資產業,進而降低失業率.增加薪資.括大內需,但是有錢人真的想的不一樣,現階段並無很吸引人之產業投資,所以資金流向房市.股市(尤其是房市)
外地生產銷售的路幾乎走到盡頭,現階段開放3通加速了人與錢的流動,但這流動並未如預期改善產業.提升薪資,反而造成民怨(貧富加大)就連美國商會與歐洲商會投資金額年年下滑,還直誇台灣勞工競爭力強(薪資偏低)

所以根本問題是台灣的產業結構上出了問題,營業稅的調降也無法帶動其薪資上揚,政府還是多想想未來要做些什麼吧,是要以現有產業提升技術水平?還是輔導作品牌?還是要開創新產業模式?
每一種都需要時間磨合,也有一定風險,但是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註:70年代發展半導體,不知道是有眼光還是壓對寶?我想都有吧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