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110年學測將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

frank7488 wrote:
很多問題只有做家長、(恕刪)

第一學期才剛結束,去年孩子的朋友有人因為繁星上了頂尖大學,結果學期成績下來有四科不及格。現行的教育制度的確不用分分計較,但是有些人的程度無法適應大學課業,讀起來分外辛苦,整個教改衍生出來的問題決策者視而不見,要學生及家長自己去面對。


frank7488 wrote:
只有寥寥幾位出來喊話,政府根本不會鳥你~

大概要像藻礁公投連署一樣,形成一股強大的壓力,政府才會正視人民的聲音。
現在很多私校國高中打著6年一貫化學習不間斷全包的口號,學費貴是一定的、教學嚴格、學習都是高強度(有把學生送到私立國高中的應該都知道),學費沒問題的家長也要看小孩的適應度(很多小孩在私校唸的很痛苦,因為唸書、考試能力平平,但私校就是課上不完、考不完)......很多知名私校中段學生學測也不會比各縣市公立(前10)高中強,真的不用迷信私校比較好能讓學生上好大學。

私校很會營銷所以每次招生都有一堆家長買單,但真的看小孩適應度別被小孩恨你送他進私校。受不了私校的高強度讀不下去的學生不在少數。

如果有注意那些知名私校在宣傳這次學測的好成績時,那些美好的數據都是只把資優班的數據當分母算出來的。
現在的大學分發制度到底有誰是讚揚的嗎?我也支持過去的聯考制度簡單方便,可是那群教改的發起人都沒聽到大家的聲音嗎?總會說改革當中有陣痛期,但這陣痛期10幾年過去沒有減輕否而更複雜,以前大學聯考關大學教授何事之有,現在還要面試學生?學生+家長+老師大家忙大半年,就為了一個大學分發??????完全不符成本效益原則,為什麼就是不改回以前的聯考分發呢?有夠生氣的.............發完牢騷了,繼續研究落點分發(苦命啊)
christen1221 wrote:
以前大學聯考關大學教授何事之有,現在還要面試學生?學生+家長+老師大家忙大半年,就為了一個大學分發??????完全不符成本效益原則,為什麼就是不改回以前的聯考分發呢?有夠生氣的.............發完牢騷了,繼續研究落點分發(苦命啊)


前面我不就告訴你了嗎,
以前是學生選系,
現在是老師選學生,
美其名可從中發掘對該科系有興趣的同學,
學校還可以順便賺點面試的錢.

又可賺錢又可掌握入學的生殺大權,
怎麼可能改回去.
christen1221 wrote:
現在的大學分發制度到底有誰是讚揚的嗎?我也支持過去的聯考制度簡單方便,可是那群教改的發起人都沒聽到大家的聲音嗎?總會說改革當中有陣痛期,但這陣痛期10幾年過去沒有減輕否而更複雜,以前大學聯考關大學教授何事之有,現在還要面試學生?學生+家長+老師大家忙大半年,就為了一個大學分發??????完全不符成本效益原則,為什麼就是不改回以前的聯考分發呢?有夠生氣的.............發完牢騷了,繼續研究落點分發(苦命啊)



有誰讚揚?資源較多的人吧!舉例來說,去年台大醫學系榜首除了成績優秀外,曾到新生兒加護病房擔任志工,還獲得全國學科能力競賽生物科總決賽2等獎、國際生物奧林匹亞初試全國第1名...........

一般學生應該很難到新生兒加護病房擔任志工,還有比賽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僧多粥少,老師一般會把機會給某一小部分的學生參與。

去年我家小孩的國中同學要面試了才發現連英文初級檢定都沒有,因為學校老師根本沒有提醒她們要去考,更遑論其他什麼比賽了。
PassiveIncome wrote:
前面我不就告訴你了嗎,
以前是學生選系,
現在是老師選學生,
美其名可從中發掘對該科系有興趣的同學,
學校還可以順便賺點面試的錢.

又可賺錢又可掌握入學的生殺大權,
怎麼可能改回去.

+1

教育部由大學決定個人申請與指考的名額,
美其名是讓各校系自主,
實際上可選學生,又能賺點面試的錢,
何樂而不為?
這個制度較是由學校的角度來著眼,
而非以學生最大的利益為考量。
vegesmile wrote:
去年我家小孩的國中同學要面試了才發現連英文初級檢定都沒有,因為學校老師根本沒有提醒她們要去考,更遑論其他什麼比賽了。

小犬就讀台北市公立的社區高中.
這種英檢,學校都會團體報名.

高一考全民英檢中級, 高二考中高級。
1/23學測完, 1/25就考多益.

本週已經選填志願, 現在知道過去在校成績在備審資料中極為關鍵.


每一所學校都白紙黑字說得很清楚,
甚至有的更清楚標示在校成績占備審資料評分比例,
有的是20%,有的是25%.

在校成績比重,與英文/數理證照占比相同,都是20% / 25%上下.

小犬在校成績不優, 幸好學校過去幾年有組織學生去考英檢,
算是可以彌補一些失分.

我們目前選填的都是二階只看備審資料,沒有面試的學校,減少一些不確定性.
今年許多社會組學校只採國英數三科, 給自然組考生開了一扇跨組的大門.

小犬國英頂標,數學差一級分上前標,因此我們選填的都是二階國英加重計分的校系.
類似這種的.



學測計分50%, 有以上公式可以明確算出來. 不會輸給他人.

書審50%

而自傳與讀書計畫都限制在600-1000字, 我認為大家能寫出來的東西差不了多少.
這麼少的字數,能寫出什麼很豐富內容呢?


能分出差別的就是客觀可量化的英語檢定證照, 社團參與 ,競賽等等.
這一部分小犬有不少證明.

多益 820分, 全民英檢中級, 中高級證書,以及幾次模擬聯合國會議證書.

我找的都是中段國立, 以及台北市區的私立東吳大學,
連花蓮的東華大學都填了, 只求有像樣的學校念.

分數不優,不能挑三揀四. 又怕面試被打槍,只好找不需面試的校系.
只看學測成績,與書審, 應該可以通過吧?

請問小弟的想法會不會太天真?
Katong wrote:
小犬就讀台北市公立的(恕刪)

我家小孩是讀私立學校,學校也是團體報名,
她國中同學是在其他縣市排名較後面的公立高中,
現行的教育,真的有城鄉差距。


Katong wrote:
我們目前選填的都是二階只看備審資料,沒有面試的學校,減少一些不確定性.

實在講很多人也是這樣想,大家都想減少一些不確定性,結果就吸引了一堆人選填,甚至是級分較高的人填成保底佔了名額,不小心就被篩了出去,我們去年就是這樣,事後回想,其實可以再大膽一點,填一~二個面試佔比較高的校系,逆勢操作一下,但是面試佔比較高,孩子的壓力會相對提高就是了。(參考就好,每年的情況都不一樣)


Katong wrote:
今年許多社會組學校只採國英數三科, 給自然組考生開了一扇跨組的大門.

這樣的結果,未來社會組會越來越少人想唸了。


Katong wrote:
多益 820分, 全民英檢中級, 中高級證書,以及幾次模擬聯合國會議證書.

分數不優,不能挑三揀四. 又怕面試被打槍,只好找不需面試的校系.

我找的都是中段國立, 以及台北市區的私立東吳大學,
連花蓮的東華大學都填了, 只求有像樣的學校念.

分數不優,不能挑三揀四. 又怕面試被打槍,只好找不需面試的校系.
只看學測成績,與書審, 應該可以通過吧?

請問小弟的想法會不會太天真?

書審很不錯,機會應該很大。

(不專業分析,參考就好,因為現在的個人申請充滿了很多變數)
李家同教授是真正關心台灣教育的人


我的教育專欄(293)為何上大學需要面試?

李家同

上大學有一個推甄制度,在這個制度之下,莘莘學子都要通過大學的面試。這使我感到非常困惑,假設我國非常之大,這種推甄做得到嗎?比方說,以俄羅斯為例,一個在海參崴的學生想進一所在莫斯科的大學就讀,他要花多少時間和金錢?而且如果他想進很多學校,每所學校都要面試,這位學生要是家境清寒,恐怕一所學校也進不去。

面試時,教授如果問一個問題,有的學生也許本來就很熟悉這個問題,所以能很快地回答,有的學生對這個問題完全陌生,但是經過思考以後,其實是可以回答問題的,這種學生極有可能是可造之材,遺憾的是,在面試時他卻會表現得不夠好。

大學教授面試時的問題可以完全沒有設限,我們可以說,教授是在考學生的普通常識。這種做法對於在都會裡生長的孩子絕對有利,比方說,一個孩子的父親是外交官,當然他會因此知道很多國際大事,鄉下孩子是無法和他相比的。假如一個孩子的父親是科技公司的主管,這個孩子當然也會對很多先進科技有一些常識,偏鄉孩子是不可能有這種常識的。

面試對於口才好的學生當然是比較有利的,這種口才好的學生將來比較會在職場上表現傑出。但是大學取才不能考慮學生將來能否出人頭地,畢竟大學不是企業,企業招人當然是為了企業的好處,大學招收學生是為了讓有能力的學生都能受到好的教育。如果過份地注重學生的口才,幾乎會使人感到大學在招募業務員。

更應該注意的是,面試會使很多偏鄉孩子畏之怯步,因為南北奔波需要花費很多錢,而且大多數學生都會要到6所大學面試,即使是中產階級,也會感到吃力,有些偏鄉家庭只好放棄甄試。

目前的入學方法還有指考,指考就不需要面試,這是一件矛盾的事,為什麼同樣上大學,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入學制度?我當年進入大學沒有經過面試,教育部的官員們實在應該做一個研究,比較一下當年我們這些沒有經過面試而進入大學的人是否比不上現在經過面試進入大學的學生。

(李家同臉書https://zh-tw.facebook.com/boyorctlee)
Katong wrote:
小犬就讀台北市公立的(恕刪)

其實你無須過於擔心面試會被打槍之類的問題~
現在面試都是團體面試,只要你有去報到就不會給太低分,除非你在面試場合搞怪引起教授不悅。而面試也是一種篩選,如果最後你連去面試都不去表示你對該系放棄了,所以不去的通常就是不與錄取。

團體面試有許多是走個流程,介紹一下該系,領個餐盒。就算到了真的跟教授面對面時,可能也是幾個一組進去輪流問答。
有時教授問的問題是學生根本達不出來的,但是就是看學生反應,答對或錯不是很重要,但別傻在那一句話都不說就好,還有注意禮貌。
除非你認為你小孩的表達能力真的很差~否則不要因為要面試而放棄了理想的機會。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