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幻 wrote:
所以哆拉A夢的任意...(恕刪)
扯到哆啦A夢任意門.其實也是多餘廢話
這樣說較快
台日韓發展經濟.都是依賴出口外銷
但台灣大多數企業沒有技術上的優勢.在國際上競爭力不夠! 台灣能做的產品.一堆國家也能做
所以只能盡量壓低價格(也就是沒有附加價值).與一堆國家惡性競爭.在國際市場上才有機會
而既然得盡量壓低價格.才有機會爭取外銷訂單
當然也就要盡量控制人事成本.不然企業沒有利潤也無法生存.員工也跟著失業
而薪資當然是拉不起來
反觀日韓
企業有技術上的優勢.他們能做出的產品.大多數國家(包括台灣)做不出來.無法在國際上與人家搶市場
所以人家也就不必依賴壓低售價(那也就代表壓低人事成本).來爭取外銷訂單
如此外銷的產品獲利高.經濟就發展得較好.薪資水準也能跟著拉高
沒有任意門.人家當然還是能來台灣旅遊. 畢竟台灣物價相對便宜就有吸引力.偶而來台旅遊吃吃喝喝覺得很划算....而韓國人若覺得在國內時因雞排價格太貴不敢常吃? 那趁來台時多吃幾次也很正常
但重點在於.台灣人口可不是才幾百萬而已
光靠日韓港人來台吃吃喝喝拚台灣觀光業
能創造多少收益? 對於台灣的平均薪資.能拉抬多少? 終究是很有限啦
不然看看每年有多少遊客前往香港(2017年訪港旅客超過5千8百萬人次).而香港人口才多少? 那才真是能靠觀光客吃飯的地方
說到底
台灣若不能少點燒錢的民粹政策.多留點錢投資在基礎建設強化競爭力.讓企業願意在台投資.看看是否有機會產業升級.增加產品附加價值
那看得到的未來
還是跟不上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