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有點變成提高最低的那一塊.犧牲了22K~28K這一塊.例:原本給28K就降到27K.27K降到26K.
反正這塊職務的並不重要.
2.且現在政府公布的平均薪資與經濟成長率完全與現實社會嚴重脫勾.
與社會上實際在職中領薪資70%完全差異.不如政府說的那麼高.
少的那些請政府補足嗎.每次看到這些數字就是由騙轉氣.
3.而10年前剛從大學畢業.當時在上市櫃大公司當工程師給28K~30k.
最近找工作.工作經驗近10年.也有相關的專業技能.至少不是什麼都不懂.
面談還是給這個價錢.工作經驗10年與新鮮人給的是一樣.
那工作經驗是幹嘛.是拿來給公司壓榨.難怪身邊些人都跑到對岸了.
這個社會真的把大部分的薪資都壓在30k這裡.且身旁的也都是領這個價錢.
然後公司回若您覺開這個價錢不滿意.還是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30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28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26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24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大家就算有經驗也沒什麼用.老闆省錢有方法.
低薪永遠都有人會做.大家永遠就這樣吧.沒救了.
台灣永遠在比低的.難怪亞洲四小龍.連第四名都不夠格.
G-PLUS wrote:
可是佔台灣低薪最大宗的產業就是第三產業耶.....
那是台灣人慣性的認為第三產業沒前途, 才會看不起第三產業
新加坡跟香港最強的是什麼? 丹麥, 瑞士, 荷蘭這些高所得國家最強的是什麼? 就是第三產業啊
你都知道第二產業要賣東西給全世界才會賺錢, 為什麼會認為第三產業就只能服務在地人? 不能服務全世界嗎?
第三產業是沒有極限的好嗎, 無論做什麼, 想要往高所得發展就必定得加強第三產業鏈才行
而第二產業加強到最後就不需要人了, 全部給機器做就好了, 而第三產業則是非得要人力不可
如果還傻傻的繼續投入需要人力的第二產業生產方式, 領低薪要怪誰? 付出勞力的工作模式根本不可能高薪啊
台灣人拚了命想要"工"作, 以為付出時間跟勞力就能賺錢, 其實這才是低薪的主因吧, 時代已經不同了, 別拿爸媽那一輩的賺錢方式套用在自己身上, 那只會萬劫不復而已
原來國立科大碩士畢業外加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只有這樣的價值…

賺錢的時候,資方說要投資設備,精神喊話…會讓大家發很多年終


joe60936093 wrote:
1.現在政府提高基...然後公司回若您覺開這個價錢不滿意.還是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30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28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26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就是這樣惡性循環24k您不做.另外有人會做.
大家就算有經驗也沒什麼用.老闆省錢有方法.
低薪永遠都有人會做.大家永遠就這樣吧.沒救了.
台灣永遠在比低的.難怪亞洲四小龍.連第四名都不夠格.(恕刪)
如果這樣低薪有人會做,代表職場上供過於求
但相反的,如果某些特殊工作找不到人做,老板就會用外包的
但價格一定不會這樣低
所以,請努力往高薪之路前進吧
以國外業務來說,會英文的現在太多人,薪資被壓低
但我司最近請到一位會英,葡,西三國外語的業務,價碼就高了
畢竟以老板角度來說(他是會英西兩國外語的業務出身),這樣一個人的錢可以省掉請西,英兩個業務的錢
而且會葡語的業務,台灣應該很少見到
台灣上市公司平均年薪
排序前50名公司之員工年薪平均約144.3萬元至287.5萬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