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真的覺得很多人收入低是正常的

能作困難、有價值工作的永遠是少數,大部份人所作工作技術含量不會太高。薪資自然會拉開。

人之患,不在貧,在患不均。

當人人票票等值的時候,社會主義路線最吃香。

yagami7215 wrote:
我完全同意樓主說的,有些人本來就是會領低薪
這本來就是正常的
在一個勞動市場裡,本來就一定會有領相對高薪、相對低薪跟不上不下的人
這是很合理的,放在全世界都一樣。套句統計最常出現的模型叫做"鐘型曲線"
但是樓主的心態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來看三個數字,月薪七萬、四萬跟兩萬五
這是去年主計處的統計資料,分別代表受雇人員(保勞保的),薪資分布前10%、中位 & 後10%三個分界點(分別是年薪百萬、50萬跟30萬)
這裡的月薪定義是月總薪資,一整年的收入包含獎金津貼紅利加班費....,除以12得到的月總薪
雖然我們還是必需這樣說,領不到中位數的人(四萬以下),其實大部份可以歸咎於個人的不努力
畢竟你連一半都達不到不是嗎?
當然很多例外是可以被討論的,但概況來說就是如此。
所以你月領有四萬的,可以說那些領2~3萬的人是自己的問題(至少90%以上的確如此)
不過月領四五萬的,說句實話,沒什麼好沾沾自喜的。甚至應該要感覺悲哀才對
我們這樣說好了,在一個勞動環境裡,你能領到平均數,誰也沒有資格說你不夠努力
不管你是已經拼盡全力擠進中位數,還是其實運氣不錯也有點能力,發揮一下就站到一半的位置
總之,你的努力、天份等條件,影響你在受薪階級的薪資落點在這裡
但臺灣的問題,並不是有人在領平均以下(沒有平均以下怎麼會有平均)
而是,領在平均薪資附近的人,他能得到的生活條件,是完全對不上這個薪資級距的
換個方式來解釋好了,我們來說一個名詞,薪資落點在中位數(平均數,其實這兩個數字很接近)的人
我們可以稱之為"中產階級",這沒問題嘛
但是你去看一般對中產階級的定義,大概是 : 有良好的居住品質(房),有不錯的交通工具(車),有額外的消費能力,能養家活口、有完整的保險、投資理財規劃,有休閒娛樂.....
你如果去仔細看這個中產階級的定義,會發現,在臺灣,收入在前10%的族群,才能勉強達到這個條件(很勉強)
而實際薪資落點在中間的人,離這個所謂中產階級的生活條件,差不知道多遠去了
這就是為什麼前幾年就有人說 : 臺灣的中產階級在消失
並不是領中位薪資的人沒有了,而是能過上中產階級生活條件的人幾乎沒了
大部份的人都只能維持非常基本的生活條件
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而可笑的是,這些薪資收入在中間附近的人,最愛掛嘴邊的就是那些薪資比我低的就是該領這個薪資。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台灣胖胖糖 wrote:
看到不少朋友或新聞...(恕刪)


看過電影《鐘點戰》沒?
就是在告訴你,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他的時間,
一個員工所有可以用來謀生的時間,都花在公司裡,
公司理所當然就要能付的起他的生計,甚至是員工一家的生計,
不然這個雇傭關係,從一開始就不會成立。

我也沒有把社會想得太美好,
你朋友的公司,有辦法用便宜的工讀生就能營運,
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我只能說,你朋友的獲利方式非常厲害,
拍拍手。

但千萬別以為別家公司老闆都是吃素的,
別人家請正職,又給到那樣的薪水,
就是你以為很簡單沒生產力的工作,
工讀生就是做不來




其實......

同樣的邏輯
也是適合雇主的

找不到合適的人
很多行業沒人做

是不是雇主自己能力的問題?
有能力怎麼會找不到人?有沒有做出改變?

所以.....
所以....
雙方要合作 一起向上提升
不然
只是互扯後腿而已....

世界上只有不努力的人沒有可憐的人
自古以來忠言總是逆耳

不會覺得一生汲汲營營在薪水高低,物質欲上,到頭來得到甚麼?

心靈上的疲憊,得不到昇華

靈魂在流淚阿
未來AI會開發出AI....

解決問題並且研發開發人類商品

AI創作的文學居然得可能獎....新聞

AI創作的電影也會得獎

人類 愛 理解 包容 是AI難以取代的

現在小孩的學習的知識 未來可能比不上一隻3000~2萬的google裝置

不管大人小孩都該學習 自我負責 與 溝通 與 互相

家裡長輩有人拉過載人的人力車約70年前吧!也有家族的人用手洗衣服賺錢

現在這些技能無法賺錢了....

美國有一家16人的公司提供全世界麥當勞50%的 馬鈴薯....

我倒是沒看過有台灣人把建地 轉成農地然後賺大錢的....


世界上只有生活在金字塔頂端的人
跟底下低價的打工仔


生活只剩小老闆跟小員工嘴砲
或者高級員工跟小員工嘴砲
其實都是幫大老闆做事的打工仔




工作心態很重要,如果認為拿一樣錢做越少越摸魚越划算,那薪資無法成長也是活該.
如果覺得工作就是學習新知新技能,薪水是多賺的,做越多學越多而樂此不疲,即使薪資
沒成長,也會遇到聰明老闆用更高薪把你挖走.
身為僱主!是需要社會責任的,不是口袋飽而已。
政府搞鬥爭,傻到一起搞?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