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8000 wrote:後來真的選擇工程類組,考上國立科大的工業工程管理系。沒想到現在還在做OP..確實沒讓我失業,但..如果當初選擇醫學系,人生會不會就不一樣了?不過快畢業後才發現,自從我那個年代,大學生文憑好像真的太容易取得,出社會也未必就能進好公司。 如果年紀沒到40歲, 還是可以去考學士後醫學系.當然你當初如果只能上國立科大,應該沒辦法選醫學系.要上醫學系, 工科成績應該都要能考上台大電機. 清大電機左右.國立科大離醫學系至少還要拼很長的路.
告訴你,以我考大學的年代約25年前,你至少要能上的了成大最頂的科系(建築,電機),再加上化學和生物考的不錯高於其它科的平均(理工科不用考生物,醫科要加考生物),才有機會摸的上分數最低的醫學系的邊(中山醫科)
可以學學美國的教育理念,自己喜歡有興趣才去念,不是看人家光鮮亮麗就又一窩蜂想去念醫學系,就算剛好自己考試能力足夠可讓自己念醫學系,畢業後發現自己並不想當醫生,那何苦呢?話說醫學系也該改變一下選科方式,先選科別,早點往專科持續研究,未來也比較不會有某些科別太多或太少醫生的問題.
ff6947tww wrote:當醫生不是這麼容易..當醫生不是這麼容易的,除了要不斷K一大堆東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接觸解剖。當然你可以說整形幹嘛幹嘛,這我也認同,只是說有些東西是會不會藏在心中的事情。可以參考柯P的TED影片(內容有敘述一個小朋友好像裝了什麼結果四隻壞死要切除還是幹啥的)小朋友這麼年輕,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怎麼做出正確的選擇,你確定當醫生比較爽嗎?換做你四支切除會不會怨恨醫生呢?只要關係到人,就會有非常多複雜的問題。.(恕刪) 更困難的是某些科要"即時"決定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