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9019727 wrote:吃米不知米價
現在 薪水 時薪133...(恕刪)
t29019727 wrote:
連茶魔手都出來了
難道 10年前 這種店有賣10元的?
拿手搖飲料店比
我真不知說什麼了
有沒有聽過快可立??
快可立還算是連鎖的,當時綠豆沙大杯20元
而且綠豆沙還不是最便宜的
我國中時,每天補習班下課後必買一杯
你要說我當學生過太爽甚麼的隨便你,但當時的物資享受就是這麼廉價
連快可立這種知名連鎖的都這麼便宜
更別提其他自己花錢在當地開飲料店的
就真得有10元一杯的綠豆沙,也沒有黑心假原料的問題
至少在20幾年前是沒有,因為沒必要
但不管怎樣,現在還看得到20元的綠豆沙嗎??
還有你知道以前老人家在路邊賣的傳統花生豆花25元嗎?
想想現在花生豆花都漲到多少了?
甚至絕大多數店家都不會賣,只因為成本太高
tblakecn wrote:
我很好奇這個例子。...(恕刪)
這個例子很簡單,台大醫學院博士班不是只有訓練醫生而已,連訓練醫生都有分生理學所及病理學所,所以她沒有考醫生資格,連研究的專長都不夠新,例如研究專長偏生技一點,而不是純生物醫學,那可能就不同
恰巧她這輩子只會教書及作研究,個性也真的念成適合教書跟做研究,太乾淨了,當她辭了教職念完博士後,洋博士滿街跑了,連私立技職學校都用洋博士教書,可以帶回國外的經驗,誰要土博士阿,所以只能成約聘研究人員了
另她們有沒有跟對老闆,這個機運也差很多,這跟研究經費及發展有關了
當然,既然是台大博士,當然還是有60K,博士沒這個薪水台灣也太慘了,只是沒有發展機會了,畢竟年紀也不小了
http://www.mol.gov.tw/topic/3067/5990/13171/19154/

目前我國基本工資為月薪2萬1009元,時薪133元,粗估約有本外勞共207多萬人適用。勞方委員、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說,今7名勞方委員已先舉行過會前會,認為應以平均最低生活費乘以就業扶養比訂定基本工資,月薪應調漲至2萬7711元,時薪160元。
對於資方主張應先將一例一休修法後再談基本工資,莊爵安說,一例一休可以談,但一例一休與基本工資無關,兩者不應混在一起。
目前的 "勞基法最低薪資" 是月薪 21,009元,每小時 133元。於民國 106年(2017年 1月1日開始實施),也就是今年才剛實施的。
未來打算調整為 27,711元,每小時 160元(尚未通過)。
如果今年通過,是明年才開始實施。
明年通過,則後年才開始實施。
樓主是資方,看他說的意思是:他不想多付錢給他的員工。
但他說10年前 時薪 66元,是錯誤的
時薪 66元,是民國86年(1997年)的事情,距今已經 20年
10年前,2007年(民國 96年),時薪是 95元
*****************************
以「經濟學」來說,
如果人民沒有多餘的閒錢消費,貨幣不流動,經濟就會變成一灘死水,不停的衰敗。
光想說不付員工奴隸多餘的薪水,但除非你做的事業是專門服務大富大貴的人,不然消費者也是那些奴隸啊。
他們沒有閒錢,誰來和你消費,買你的東西。
當商家營利不如預期,最常見的舉動不是降價求售,而是漲價增加營收。反而使物價愈來愈高。
比方:雞排價格一直漲,前陣子50元的,都漲到60元。
手搖杯飲料也是,普遍都漲了5元。本來還有15元的,都變成最低20元起跳。
普遍大眾真的沒有錢(工資太低),薄利多銷的策略行不通,即使薄利都賣不出去。
賣出的數量變少了,商家只好漲價,來維持舊有的營收,維持開銷。但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雙面刃。
表面上漲價可以立即回復舊有的營收,但同時這會趕跑一些忠實客戶,長久下來,客人愈來愈少,賣出的數量愈來愈少,最後倒閉都有可能。
非 獨占市場 的商品,隨意漲價是很危險的。
但那些商家不信邪,因為銷售數量少了,他們只好走上漲價這條路。
結果就是導致物價節節攀升。
人們都以為物價攀升是因為基本工資提高,非也。
事實剛好相反,就是因為基本工資太低,才導致物價上漲的。
因為工資太低,勞工沒有閒錢可以消費,經濟就不流動。
食衣住行育樂,被視作奴隸的勞工們,光三餐吃飽都很困難了,哪還有多餘的閒錢消費。
那麼低階的商家,又如何生存。只能用不停漲價來因應,即使趕跑忠實客戶也沒辦法了。整個就是惡性循環。
經濟蕭條,貨幣不流動,一切罪魁禍首就是基本工資太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