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台灣失業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為何還要開放白領外勞?

本來要回復另外一棟樓但是被回收了字都打了不要浪費SO...




01上都是社會的菁英金字塔頂端的一群

管你白領藍領最好開放進來

不開放還怕慣老闆不知道台灣菁英的好

但台灣的餅就這麼大塊無限制的開放真的好嗎???

開放進來就一定有人被擠下來一層層向下推

開放不是不好但應該有更好的切入點

失業率居高不下 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連12拉藍燈


為何各國政府要利用關稅來保護自家產業

公平競爭??? 各位菁英覺得好嗎???

該死的產業就讓他倒阿!!!

自己人不照顧自己人想逼死誰

現在若經濟大好開放白領我非常贊成

但現在真覺得......










abollar wrote:
勞動部日前說要鬆綁...(恕刪)

開放並不會無限制的開放,通常會有配套措拖,就像我在回收那一篇的回文,要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才能進來。

在目前少子化和高齡化的時代,讓人力流動本來就是一種補充的方式,而且不要只考慮開放白領工作就是台灣的錢被賺走,相對的白領比起藍領的消費能力要高,不像我們印象中的所謂"外勞",是來打工個三五年,存一筆錢回家鄉過生活。

各國大多都有不同標準的方式吸引白領技術人員或投資移民,就是因為一方面增加人力素質的流動與提升,一方面補充本國的不足。
別忘了在大家討論白領是否開放的同時,我們還有數十萬到上百萬人是定居大陸或在大陸工作的,這一塊流失的消費能力或稅收是很可觀的。

與其擔心台灣的工作被搶走,不然擔心未來台灣沒有足夠的中產階級對整個經濟體系的長期影響來的重要。
慘的是開放了,人家還不來
那種薪資水準,又不是白痴不會算數

GG 裡面一堆老外 印度人 大陸人 日本人
所以GG走在政府前面 早開放白領外勞?
一流的人才要來嗎? 你不出高薪水 一流人才又不是傻瓜 至於2 3流人才 嗯 01不都是菁英 煩惱幹麻
看台灣車就知道了

過度保護能出好車嗎
談台灣低薪問題要先看兩個道理

一個是雁行理論
意思就是台灣蟲統習慣用製造業,所以當抓到一個趨勢的時候 通通一起配合,分進合擊

現在的領頭雁是蘋果,不過看樣子蘋果也不行了

第二個概念是 進了隧道有幾間公司看到了下一個太陽?
想想威盛 想想宏達電?
林百里 前幾天說 :

「即使在美國,老公司轉型到新事業成功的也不多,WalMart即使往電商發展,也無法虛擬化成為亞馬遜,中國轉型也只有阿里巴巴1家電商,新事業要靠新公司去做,才有創新文化。微軟不是從IBM分離出來,Google也不是微軟分離出來,都是從無到有,靠自己創新成功的。
廣達要創新成為軟體公司是不可能,但企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30年前創業時,當時是硬體是很少的時代,即使有好幾家筆電公司,每一家都成功,只是規模大小而已,LCD也有5家,但現在新資訊科技產業價值,在應用服務,在智能化,不會再有5家都成功的事。

台灣薪資不能高的原因是我們不是做有價值的事情,不是做不可取代的事情

台灣的製造業 都是用錢換錢的生意,逐水草而居 cost down 的思維 如果不改變 台灣要 提升薪資很難

台灣現在要有解 也是有 不過也要全體台灣的有志之士一起努力

1. 有資源的人要釋放出來提早接棒,這一代的土壤讓這一代的人更重,幾百萬你們這一些大老賠不起嗎? 好的案子在加碼投資
不長進的人也不過騙你幾百萬划算嗎?

2. 要吃的了苦,矽谷熬夜拼命,北京一堆人睡公司開發軟體,台灣如果要按照勞動契約 來講 大概直接投降就好!! 台灣以前可以起
來就是靠吃苦

3. 重新定義從消費者角度需要的真實的服務,踏實地從台灣市場做起不要嫌台灣市場小,做出和中國美國有差異的,複製到國際去
這時候才開始雇用養活更多工作人口,才有可能提升薪資!!
老闆請了白領外勞來,他可以跟台灣白領相處融洽嗎?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假如是優秀的人才,不管他來自哪裡,台灣都應該歡迎,但是薪水不能比台灣人低。像美國,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但是薪水都是美國當地的水準。。。就像外勞,其薪資應該比照台灣,不能更低。制度的制定,不能老是從資方的角色單方面思考。
這算是抬槓嗎?
ncvt wrote:
嗯,中華職棒不該對外...(恕刪)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