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喜歡商科,結果考到會計科
出社會之後,我做過服務業、製造業等等
發現還是高職念的會計最有用!
也許是我自已本身喜歡商業會計類的職務吧!
這個嘉義女中的校長,看過他上電視,年紀也大了
思想卻很狹窄,還是那麼古早時代的思想
以前的人念書念的高,出社會保證有一份好工作
現在的人念書念的再高,出社會還要被老闆挑選,還會被嫌
我不覺得念高職跟智商有什麼關係?
反倒是念高中到大學,很多人連「道德」是什麼也不知道
書念那麼高,連基本「做人」也做不好
IQ雖高,EQ很低
像我七年級生,大家普遍認為念高職是不愛念書的同學的選擇
我不喜歡再學生活上用不到的數學、文言文之類的,才沒有選擇高中
是啊,我不愛念那些對我沒用的科目
台灣的教育本身沒有隨著時代進步,就算教改只是加深學生的讀書壓力
然後學生也無法正確選擇自已的興趣,問自已真正想要學習的是什麼?
靠分數去分發學校和科系,讓學生無法發揮他們真正的潛力
我也是教改的白老鼠,分數並不代表一切
大學我考上技職學院,那所技職學院只是想賺學生的學費
老師把學生當做客人,以客至上的態度,讓學生態度像是大爺一樣沒有自制力
讓我深深體會到,念四技這四年是白白浪費時間
也白白繳了四年的學費
我認為將來的教育,基礎教育都要學以外
生活教育也要學,例如:烹飪、裁縫等等
學這些是讓未來學生變成社會人士能獨立生活
不要再以分數來選擇學校科系,用其它方式讓學生能自發性選擇學校科系
ming_ray wrote:
我前面說過了啊!有...(恕刪)
高中生通常比較執著讀書,論腦袋,這個很難說。
台灣的經濟都是工商一起努力完成的。
至於學者嘛....我到覺得台灣目前的政治,經濟,都是被那些死讀書的人害死的。
會讀書不代表聰明。
講直接一點,你覺得李遠哲很聰明嗎??
假如很聰明,為什麼教育這一塊,會搞成這樣???
不太好想 wrote:
老天給我頭腦是要我做事前可以好好想想
給我嘴巴是要我好好講話
給我頭腦和嘴巴是要我講話前先用頭腦好好想想
知識和努力都很重要,所謂英雄不怕出生低
除非該校長能夠證明每個一等學府出來的每個人成就都很棒
否則她就是在X賽

前陣子開高職同學會, 原本在學校玩三年的人, 過一兩年回去唸書的不少.
當年好好唸書的最後也就是領人薪水; 沒好好唸書的人反而知道自己
沒學歷只好闖一闖, 反而一堆人有自己的事業, 家庭也都美滿.
「學歷 = 前途」這個刻板觀念,等到了大家都過四十歲在回頭來看反而覺得很好笑...
學歷唸再高, 如果思想上有偏差, 也不過就是個書唸多了的...而已.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