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2039 wrote:
自以為自己領50多K...(恕刪)
以前經理一個月月薪10~12萬
後來被裁退後到現在一直待業中(我想是年齡問題)
老婆家管沒上班,下面還有三口子要養
那些整天在唱衰年輕人的老頭子
自以為一身本事
自以為別人都是混吃等死自己最上進
你就燒香保佑自己不要失業
不然連22K的工作就算你想幹人家都不會想用你

p72039 wrote:
還有多去國外看看吧~
或是有機會去真的外商公司看看
國外上班時間準時的不得了~~假期多的不得了
但是人家有22K嗎??
不過那些自以為很威的~其實滿有當政客的能力的
嘴炮說別人一級棒
spencerk wrote:
小弟我, 老屁股一個...(恕刪)
spencerk wrote:
我就不相信有企業或是求職者那麼白目
大學畢業, 通英文, 具備電腦應用技能, 他只能領22K
skullssss wrote:
我是不是也可以說 你怎知道人家有在努力?
前飛利浦副總裁:領22K…學生學校須檢討
羅益強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依靠自己,而非被動等著企業給予機會,此外他也鼓勵台灣青年,到荷蘭看看當地人民如何生活,了解荷蘭人是如何將危機視為挑戰。譬如壩堤建造、汙水系統處理等,都是荷蘭人克服先天問題後而成為領航者。
陸雄文則表示,台灣畢業生22K月薪其實能過得舒適,年輕人不應目光短淺於此,如同他勉勵復旦大學新進的助理教授一樣,求職者應該設想自己三、五年後要擔任什麼職位,對自己職涯有何規劃;他認為台灣人才,缺乏英語能力是相當可惜。
skullssss wrote:
全球化跟資本主義 一直都存在 不是後金融危機的產物 但22K是
skullssss wrote:
我也不是指22K 是金融危機產物 我是說 22K是GFC後 才有的東西 並不像全球化&資本主義一樣一直存在
skullssss wrote:
金融危機也不是什麼東西的產物 就是一群貪心的人將不良資產重新包裝銷售配合一個剛好的房地產泡沫
skullssss wrote:
應該說大部分台灣人只看眼前小利 不是只有台灣廠商
skullssss wrote:
這我無言了 對岸怎樣搶到台灣的工作機會和薪資? 對岸可是罵台商無良罵的凶的勒
還是因為資方遷廠到對岸 所以歸咎台灣工作機會和薪資是被搶走? 到頭來還是在怪東怪西?
skullssss wrote:
你是在矛盾什麼? 全球化 就是競爭不再是單一國內而是跟全世界
既然要跟全世界的大學畢業生比 廣設大學沒降低台灣大學生素質? 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