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如果是你 會選擇至美國工作嗎?

樓主做了最正確的決定,我還沒見過來美工作後悔的。
相信自己:https://web.facebook.com/shawnyhc
生魚片 wrote:
大概也不有問題, 但她是交大CS碩畢又是該死的書卷獎 對自己有所期待 並不想要當家庭煮婦 最怕的就是這五年工作空白 以後就一輩子沒有工作 這也是她最擔心的事, 在美國找工作沒有工作簽 公司願意幫你申請的機會聽待過美國工作10年的朋友說機會很少. 若能解決這問題 maybe 就不用考慮太多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用投資的角度看,去三年,整個條件上升的CP很高,我看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老婆也是個人才,也會有夢想,用五年時間絕對把他的學經歷浪費掉...我看到只有這個問題才難搞,其他都小事,問問老婆吧
你老婆的英文程度如何?

如果有到中級程度, 去美國可以有蠻大的進步, 不過學習方式要完全撇開台灣那一套, 不講究文法, 不背單字的拼字, 就增強不靠字幕看電視的能力, 聽懂公共場合服務員對話的能力

英文進步對以後回台灣的工作很有幫助

老婆在美期間, 也可以做網路代購. 當然再生一個拿美籍也是可以, 不過我不會鼓勵這件事, 也許有很多人覺得讓小孩拿美籍很好, 我個人倒是持反對的態度, 所以這件事見仁見智

你的優勢再於, 老婆本來沒有上班, 如果她原本有在工作, 你要她辭職跟你去美國, 這個就比較自私, 剛好她目前無業

而且, 講是講你短期輪調, 但是你在公司的立場想一想, 公司要找別人去美國頂你位子換你回來, 其實也不容易的, 因為你都不是很有意願過去了, 別人當然也是會這樣. 如果你可以延長時間, 不用找別人替換你回來, 公司會更高興的
生魚片 wrote:
感謝各位的意見長官也(恕刪)


恭喜, 我先說我的結論: 來美國是對的. 會讓你眼界大開的 . 有這個經驗,對未來絕對是加分的. 更重要的是, 會改變你對薪水上限的認知.

再來說點實際的, 是你的薪水, 16萬美金, 以AZ 半導體產業來看, 算是中級工程師的水準. 再加上是你們是小家庭,又有包住宿, 交通和醫療津貼, 日子會過的不錯. 更重要的是,16萬美金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需要擔心的是台雞,不是樓主,長期享用低廉水電,operating cost,可以到美國試試甚麼都要錢的滋味。同樣600壯士,在台灣的花費就是美國的40%~50%,直接發綠卡給你?公司有這麽笨?
Anyway,股東外資買單,美國國家窮,靠舉債跟印鈔這兩招撐住,去看看也好....不過你台灣位子肯定有恨多人在等。
我個人是覺得 只要身體不容易生病 且嚮往美國的生活點滴 有難得的機會就去體驗看看吧!
不論好壞 至少十年二十年後回想起來 不會有很大的遺憾

大家提到的一些顧慮 例如 繳很多稅 生活費高昂 特別是醫療保險 英文溝通問題 回來後沒有主管位置 生活周遭一堆沙漠 天氣很熱 會不會開車 工作機會 移民 這些種種諸多問題 仔細想想 有捨才有得 禍福相依啊!

有時我覺得版主只是去到美國當地的台灣村過日子 那麼多人過去 一定有很多同事帶家人去那裏 享受不同的生活或轉換子女教育環境的 平常沒事一定也常聚會 有什麼問題或不方便的地方 大家都可以互相請教或討論 為了讓員工吃得好 我猜公司可能還雇用當地的台灣人去餐廳幫忙煮台灣食物 而不會要大家整天吃漢堡薯條 (食 住 行) 這三樣都幫你打點好了 也算夠慷慨了

我的副總曾告訴我 到了西方國家生活 眼界絕對不能局限在 稅很高存不了錢 而天天掙扎 在那裏主要是去體驗另外一種生活境界
現在美國的問題是,看起來是黃皮膚就攻擊!絕對不要認為你是台灣人就沒事⋯⋯


蘋果王 wrote:
要擔心的是台雞,不是樓主,長期享用低廉水電,operating cost,可以到美國試試甚麼都要錢的滋味。同樣600壯士,在台灣的花費就是美國的40%~50%,直接發綠卡給你?公司有這麽笨?(恕刪)

美國主要是外食、醫療、工資比台灣高,其他都比台灣便宜…。房子、車子比台灣便宜就夠補貼那些了!

鳳凰城,大多觀光客沒聽過。房子別買在紐約曼哈頓或觀光客都聽過的都會區就好…

醫療貴到上百萬台幣,花幾萬元機票回台灣就好。

至於教育…
美國公民或有綠卡,公立國小到高中都免學費…。別有點閒錢但不算富豪,卻又把小孩送私立就好。



台積電製程目前是美國沒有的技術,並不是一般有錢人或一般技術移民,且準備設六個廠,600個"台幹"恐怕還不夠…

只要能留在台積電且想留在美國,取得綠卡/美國身分證不會有大問題,主要看台積電是否背書?
現階段台積電跟美國想弄什麼就可弄到什麼,台積電的團簽政策會比較一般公司更保守就是了。

至於雙重國籍…就算非洲阿里不達小國肯給身分證,我也很高興啊!愛地球不行喔?還是只能愛台灣?
蘋果王 wrote:
需要擔心的是台雞,不(恕刪)


機會、風險、成本、收益,這四點在作決策時怎麼排邏輯順位、垂直分析,考驗個人的認知水平,成本雖重要但把它當第一順位,往往搞死自己而不自知,進而錯失機會,這也是台商本世紀以來的困局。

台G雖總部在台,客觀來說已接近外資,未來局勢個人推測會逐漸稀釋島內比重,美國招回的動作比想像的快,高階晶片已成政治競爭的戰略籌碼,電力已被歐美綁架,半導體晶片也逃不了。不過,能進台G的,屬於台灣打工族群的頂端,樓主提點一下,不就作出最適合自己決策了嗎?我是不擔心。
Curtis_l wrote:
機會、風險、成本、收

台G雖總部在台,客觀來說已接近外企,未來局勢個人推測會逐漸稀釋島內比重,美國招回的動作比想像的快,高階晶片已成政治競爭的戰略籌碼,電力已被歐美綁架,半導體晶片也逃不了。不過,能進台G的,(恕刪)

扯到政治?想太多了!
台積電計畫書應已送件到美國N個月或N年了吧?
2020年5月,美國政府核準設廠,
2020年11月,我國政府同意。
2021年3月,樓主準備去美國當台幹了!
台積電至少要2018-2019年就規劃好!

在台灣設廠「地、人、水、電」都是問題。台積電有高薪,人不是大問題。半導體越做越小,地也不是大問題。但產能越大照樣愈耗電,電和水都是問題。

台積電是被台灣的能源政策趕跑的!
2019年台積電砸600億蓋大屏東太陽能發電廠,到底是晶圓廠?還是搞太陽能的?不想落跑才怪!嘴裡沒講,脚倒很誠實!

核一廠年發電量約104億度、核二廠約162億度、核三廠約156億度,核四廠若2030年啟封上線,每年發電量約222億度。

台積電3nm約70億度,5年左右就要成長到耗電約一座核電廠140億度,綠電也不夠玩!10年內還想不想0.5/0.3nm制程?

台灣發電量在10年內已不夠給台積電用,而美國的地便宜,工業用電又比台灣便宜!美國Intel附近設廠當然是第一選擇。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918306
工總表示,經濟部最近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12條第4項規定,預告訂定《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且於辦法中規範用電契約容量達5,000瓩以上電力用戶,必須負擔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義務,並應於公告後5年內,在用電場所或適當場所,自行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等達契約容量之10%,並以自發自用為原則。若未依前開規定辦理者,應向主管機關繳納代金,專供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