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請益~46歲失業,人生如何往下走。(台中:找工作?職訓怎麼挑?或其他可能選項?)


cykuo919 wrote:
我最近一次轉職是8年...(恕刪)


真的不錯的經驗談,
greattaiwan wrote:
這個好勵志……很多人...(恕刪)


會成功, 但機率高低, 年輕人也是會失業。

理所當然汪汪 wrote:
小弟沒什麼經歷~大大...(恕刪)


會繼續加油,
在大家的建議下, 方向會出來的

ace0156bbb wrote:
廣投履歷 多跟老同事...(恕刪)


各種可能都會去準備, 才能有好的結果, 謝謝您


t101nw wrote:
人資....難啊!
...(恕刪)


這個生態, 我可能了解,
我也清楚, 很多小公司人資對於法規,實在算弱,
所以, 有機會的話, 顧問也是一個選項
先謝謝您的建言。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坦白說我覺得版主規劃有欠妥當,
當你在一家公司待了16年了, 其實不該輕易離開,
因為這家公司相對穩定, 做到25年或是更久機率很高,
絕對不要因為外面一些小利小益而離職,

再說另外一件事情, 在台灣公司能佔到好缺,
如果不是皇親國戚, 通常都是運氣好剛好踩到蘿蔔坑,
絕對不要以為是自己天賦異稟能力好, 應該多燒好香感謝上天保佑,

最後再提到職涯規劃, 講穿了就是你待的公司是大好或是大敗,
當公司大好時人人有肉吃有湯喝, 當公司大敗你就是魯蛇一枚,
最後吃人頭路者去談個人職涯規劃, 這根本就是騙小孩子的屁話,
看樓主大哥離開了之前待的公司真的是可惜
不過樓主大哥也很有心
也都很客氣的回覆各位網友的問題
天無絕人之路
建議繼續朝本業走
騎驢找馬
不要抱著下一份工作一定要長久的想法
薪水少沒關西
有小孩要養
就不要想太多
至少先有穩定工作做著
再來慢慢思考未來
加油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坦白說我覺得版主規...(恕刪)



樓主不要找傳統台灣企業了 傳統台企不聘用老人
https://tw.wanted.jobs/wdlist/517?referer_id=544790

上網找178人力銀行 獵人頭外商台商公司 中高階獵才 經歷強打新鮮人 如果語言(英文日文不錯)
海外 大陸職缺試試看 網路時代多投履歷給獵才公司試試看吧!
https://ace0156.pixnet.net
https://ace0156.pixnet.net

cykuo919 wrote:
中年轉職以做自己擅長...(恕刪)


沒錯, 往水電走的路, 多數人都是聽來的, 更多的是看新聞來的,
但實際情形, 其實, 只有從業人員才知道,
所以, 還是要請教大家, 比較不會做出錯誤決定。

森林01 wrote:
這個樓很多朋友的建議...(恕刪)


高普考, 就是二個門檻
第一,要考50分以上
第二,分數排名在錄取人數之上

但, 其實, 最重要的是,所學的如果不是土木或會計, 其實, 未來, 會很辛苦

SGR 0418 wrote:
你這建議?
人腦四十...(恕刪)


這是對的,
大家可以去圖書館,自修室看那一些人, 其實, 就像辦公室一樣,
只是, 每個人都在看書, 而辦公室都在用電腦,
自修室中, 有老中青, 書都讀了好幾遍。
當然, 不是沒有機會, 就看人生的選擇。


z123415299 wrote:
自己覺得 做HR這麼...(恕刪)


有, 這部份, 有認真思考及規劃中


穩定壓到一切 wrote:
人生是一座座等待翻越...(恕刪)


是啊, 落底後反彈,
跌倒沒有什麼, 要有勇氣再站起來,
我再構思一個可以走的穩的長久之路。
所以, 才來請教大家。

p81719 wrote:
給樓主加油打氣,提供...(恕刪)


好的, 謝謝您的建議,
受益良多, 我會記起來的。

努力學會勇敢 wrote:
46歲耶
雖然離六十...(恕刪)


是啊, 如果您認識我, 應該不會感受到氣焰,

事實上, 在職場有一點氣焰時, 有時是有必要的,
如果,可以做到假生氣, 動怒而不動氣。 也是一種能力,
只是, 較多時間, 我都是說之以理, 既不動怒也不動氣。
缺乏霸氣, 是我的缺點。

3dFPSone wrote:
就轉到跟自己專長相關...(恕刪)

年輕三件事,
第一件, 創業我沒有做
第二件, 以前做很多, 現在就放房子與孩子, 但退休後, 還是可以重新回來看理財,
第三件, 專長當然是有, 但, 要等伯樂來。


kweas2005 wrote:
行業在台灣大概只有大型上市公司比較會有好的待遇,在中小企業公司大概都是薪資平庸無奇,這個職位可有可無。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試看看朝自己創業朝『人資顧問公司』的方向去從事看看,例如幫多家中小企業公司規劃人力資源的工作,
畢竟這是您這幾十年來的專業和


這一點,我很認同,
人脈這一點, 我一定有, 接下來, 如果把行銷的方式拉進來, 變成長久的事業, 才是關鍵。
目前,也與一些創業團隊接觸中,
簡而言之, 01裡有許多有益的高手,
對人生之路, 都有不錯的建議。
中年奶爸 wrote:
開原來的專業一切就歸零了
用自己的誠懇與專


好喔, 您的建議,我收到, 也細細思量,
其實, 即使年齡有一些, 但看的事情, 也變多,
每個場景, 都有不同收穫,
也確實, 要用擅長的能力, 做擅長的事, 才能幫助社會及企業,
而非被社會及企業幫助。
我會先用擅長的部份, 往前走。

問天何方 wrote:
為了更好的薪水離開公...(恕刪)


其實, 您講的我能同意。換做是我, 我也是這麼認為。
最早動念,也是穩定公司的老闆, 身子已經大不如前,
接班計劃並無實際落實, 或者, 老闆本身也是身心疲累,
他心中意思比較偏向與其交接給外人(因為, 當時他不是家族企業),不如, 在某個時間點去結束企業。

這對於中生代主管,其實,會有很大的未來不確定性。

所以, 在企管顧問界常說的, 台灣企業接班計劃是很缺乏的。

資誠《2018全球暨台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逾半數台灣家族企業將交棒經營權和所有權 僅6%具有健全接班計劃
https://www.pwc.tw/zh/news/press-release/press-20181109.html

很多企管顧問,都是在幫企業找接班幹部
當老闆存在永續經營決心的問題時, 幹部就會衝的不踏實。
也才造成,機會來臨而離職,另謀高就的情形。
這樣的結果, 對企業及人才都很傷。

life is great wrote:
從樓主的談吐中,感覺...(恕刪)

在您的鼓勵下,我會找到第二春的,謝謝您。


車甘 wrote:
重,早碰到跟晚碰到,再繼續找主

這個建議,很實在, 謝謝。

procomm1722 wrote:
回您老的一個水電工的...(恕刪)

家人就是這麼看水電這件事情的,
其實, 最終趴在地上, 不會是家人, 還是只有我一個人, 所以, 收入不會到那麼高。
轉念來想, 在趴在地上換馬桶之前, 應該還有其他可能性吧。


jettakimo wrote:
你沒做過技術活,所以...(恕刪)

這句話, 以前我體會不深, 現在您講, 我懂了。
打工的, 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老闆,
否則, 在老闆眼中, 你就是打工的。


SGR 0418 wrote:
太中肯
------...(恕刪)


長照我算清楚, 朋友也在某醫大讀長照碩士相關,
另一朋友(前同事), 目前就在招募長照人才,
但,這個行業, 沒有不好,
就像客運司機一樣,
缺工及流動率是最大問題,
人不夠時, 所有人都操到快死, 然後, 人只好離職, 接下來, 人手就更不夠了, 也就更過勞了, 無限循環。
苦了長服員, 也苦了付錢的老人家。
mydreamliu wrote:
46歲,一個可怕的歲...(恕刪)
good article
看完您的經歷,雖然在下年紀僅是3字頭,但本身經歷有許多與您文章所提切合。
1 我也是台中某科大畢業……【不太重要的切合】
2 我有水電執照,二專是唸冷凍空調科【二技轉國貿了……】
3 我有親友與您之前的工作一樣是人資【人才招募類型的人資】
4 我目前是公職【但我是30歲時就發現情況不對而參加考試】

@@在下淺見,因在公職前我從事的是證劵金融業,所以也如您一樣【熟悉產業】,甚至當時有考取證劵分析師執照,這張執照就是在下的建議,目前公職錄取率極低,分析師執照是準備高考順便去考到的,這張執照對您來說遠比水電,冷凍空調的有價值,也簡單考取【難度至少比高考簡單10倍】,因為金融業重視【口才與分析】,前面水電工作與人力招募其實都要與年輕人競爭。。

但您比年輕人更有【口才與分析的優勢】,甚至……您懂產業,把握你自己獨特的優勢,考分析師執照,往金融業【證劵端更好】前進,也可以擔任產業講師或業務講師。。

目前我也努力開拓新的路【要考律師執照】,人只有永遠【居安思危】,才能真正的【穩定】,公職也未必不會有變數【例如兩岸統一?】

一起努力。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