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子崚 wrote:
你可以精進自己的能力 技術 可以藉此多幫助其他同樣軟體的夥伴
軟體是團體戰 把大家的能力拉上來 自然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恕刪)
這種思維有點理想化,把團隊技術拉上來的同時葉問就出來了。
在一個不尊重專業的環境,軟體工程師削價競爭這種文化似乎也無可奈何。
gwoji wrote:
看你的回覆,就知道你對職場的真實情況應該很不了解,在台灣這種勞動條件,幾乎很少有什麼簽約的事會發生,這一直是資方市場,也許在半導體業或許有機會,但今天的主題不是討論軟體工程師嗎?
另外,做到退休這件事,除了公務機關,誰能保證你能做到退休? 中年失業一直是勞動者很大的威脅,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小孩要用錢,老人要照顧,這不都是已經知道的事,難道你是打算等到50歲才打算著手處理這些事嗎? 還是你對人生一點規劃的能力都沒有? 我的回文是在提供一種已經跨入40歲工程師的過程及經驗,文中完全在提醒這個年紀區間人該注意的事,同時也提醒不要妄自菲薄,只聽人家講就嚇到閃尿,不如真的去職場上看看,這個年紀的工程師,經驗不少,能力是強是弱,有賴於過去的耕耘,有些公司真的就不想用資深的,但有些公司真的非常需要資深的。這個是職場不變的定律,公司不錄用你,不代表你能力很差,很可能是公司真的沒有適合你的職位跟工作或者你期望的薪水。
關於50歲如果中年失業了會如何? 這個題目,我想應該會是40歲工程師應該會去想的事,但這是個人生規劃的問題,規劃不代表沒有風險,但有規劃就會按著一定步伐去做。我在面試的過程也遇到一些前輩,分享他們的職場經驗,我也分享給大家。
1. 50歲已經是主管,因為業務量很多,所以自己也要寫程式,他覺得當RD是賺不到什麼錢,但這就是一份養家活口的工作,應該自己也喜歡做這一行,只是喜歡一件事要超過30年,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2. 50多歲接近60歲,研發副總,面談的當天,還在review電路圖,有自己創業過,賺了一些錢,可以早早退休,但被公司的高層找回來職掌新事業單位研發工作,他覺得找到事業的第二春。
這是兩個不太相同的前輩,當然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前輩,誰說50歲就只能被資遣,被裁員,在家裡哭? 早早賺到錢有如何? 還是會想重出江湖繼續做研發工作啊,人生本來就是有各種的際遇與機會,40歲在他們眼中,都還很年輕,還有大把時光能努力,當然,你不可能只把時間用在工作上,養活家庭不是只在消耗你的時間,事實上它可能具有人生重大意義或是一件成就。
太多這種幾歲就一定該怎麼樣的言論,像甚麼30歲前一定要做的N件事,35歲如果沒有百萬年薪就是失敗之類的謬論,這種論調都把人生簡化到只要工作賺錢就是成功一大半了。那為何進台積的人,還是有人逃出來了?
最後,提醒一下,不管你找工作有多困難,或多簡單,能拿到一個offer,還是無數的offer,都改變不了你只能去一間公司上班的事實。所以,也許你被刁難,被拒絕多次,但都不要被擊潰,因為你只需要一間適合你的公司,而不是一大群公司。
gwoji wrote:
我在33~39歲間在一間很小的公司當韌體工程師,因為公司太小了,所以還要兼做硬體跟PCB Layout。
gwoji wrote:
這個工作大概做了6~7年,當時我月薪大概11萬,年薪約155萬,我知道這對竹科而言根本是新人價,但離家很近,每天準時上下班,而且加班有加班費,加班費照勞基法走,是沒甚麼可以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