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eupa wrote:
我是來亂的,因為我不住在台灣很久很久了。只是我真的很痛心台灣到底是怎麼了?
我1993年南部五專畢業(我念電機的也是在1992年底第一次碰電腦而已,更何況非工科生),在高雄建國路工作,公司是賣AutoCad的正版軟體,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公司最嫩的談不上工程師的小小工程師,會操作AutoCad,客人買完AutoCad之後,我會去他們公司講解大概怎麼使用,也曾經幫客人把Menu改成中文的,很普通,9點上班6點下班,頂多加班到6:30。
猜猜我那時候薪水多少? 33K。 五專畢業而已。
現在為什麼薪水這麼低啊?我真的是很痛心啊!..(恕刪)
因為當時1993年會電腦的人不多,而且當時專科生相當於現在大學生,我淡江同學86年出社會的
說業界缺人缺到幾乎只要是電機電子的一定有工作,不過他薪資是30k,而且在光華商場做電腦
組裝因為那幾年windows95來臨,上網漸漸普及.所以才有這麼多的人要組電腦,他下班也是
私接代客組裝生意,變成一個月破60k以上的收入
而且當時科技業的產線大多在台灣,科技業利潤好,缺工下自然也會薪資好一點
但現在科技業的產線早已外移,而且整個消費電子產業快沒話題,電子SOC化後,只剩韌體和工業電腦開發者還有點行情
而每年工科畢業的一堆人,業者要找稍為有點資歷的價差又不大,新鮮人只會更難找工作
簡言之就是供需問題,需求變少供給變多,造成薪資下滑
paul_1116 wrote:
時間:1997年 (沒錯,是20年前)
學歷:國立成大研究所
科系:交通管理系
第一份薪水:42K
工作地:高雄
職業:交通規劃
同樣的這家公司與同樣的研究所剛畢業新員工,目前起薪只有40K不到
對的,經過20年,起薪不漲反跌。。。...(恕刪)
20年前的碩士和現在的碩士不能比,20年前人少很多,不像現在不念碩士的很少見
========================================
做國際貿易的業務人員影響較小,因為他們有心的話,忍受低薪幾年就可以出來創業了(業務是最接近老板的路)
我現在的老板和老婆都是國貿業務出身,都是做幾年後自己出來做
老婆的前老板更狠,也是國貿出身,以公寓當辦公室創業後是搶前公司的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