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已更新)留在台灣還是去澳洲

Mainline Pocket wrote:
也許他是在比較窮的地方傳教吧。臺灣所經歷的,其實美國也經歷過。 現在的相同點是中產階級消失。低階工作很辛苦。但是美國的科技工作目前是很多的,這可以客觀的查證,最近幾年H1 幾十萬的名額都不夠用。這都是年薪2,3百萬台幣的工作。臺灣年輕人是錯過這班船了。


美國這兩年在大幅度移民改革

要開放更多技術人才還有富人投資進入美國來移民

未來甚至要廢掉兄弟姐妹的親屬移民

針對高科技專業的H1數量未來恐怕還會更多

當世界走向更開放

國力將展現在國家的人才數量上面

美國對此有相當的認知,也因此對於外國人來美國工作較開放,

不像臺灣那樣排外排得那麼嚴重,造成臺灣人才是單向外流

Mainline Pocket wrote:
也許他是在比較窮的地...(恕刪)


她已經沒在傳教了,結婚去也....

其實我覺得國外多數就業情況還是跟台灣一樣,爛老闆很多,也是在爛老闆裡面選好老闆....

我再問她看看吧,看她有沒有就業。


台灣現在很少會找外國人就業,多數是找外勞,看起來是我們會怕白人。我覺得我們需要開放就業市場,讓外國人進來改變一下台灣的就業情況。
Kanyil wrote:
澳洲所得稅超高,最高稅率46%,再加上Super扣個10%,medicare levy 2%, flood levy 1%, 大部分人稅后收入都在台幣10〜20萬之間,稅后能超過台幣二十萬的絕對是高薪,不然就是有辦法做tax structuring。Salary sacrifice幫助有限,頂多每三年弄一台好車,其他沒什麼扣除額。

而且收入到這個水平的什麼benefit都沒有,小孩上課學費必須交全額學費(很貴),交的稅都被政府拿去養不工作的米蟲了,過的遠沒有想象的好,所以不少有選擇的澳洲高薪階級都會選擇去國外工作。


45% 累進稅率只有用在 $180001 以上的收入, 年薪到那麼高不是做生意就是神人級的, 一般人根本構不著.
絕大部份人薪水落在 #37001-$80000 這個級距, 所以只要繳 $3572 + 32.5% * (年薪 - 37000). 今年免稅額超高, 年薪 $18200 以下免稅.

Flood levy 我記得只有徵一年, 完全是因為 2011 Brisbane 大水開徵的. (捐了一堆錢還被課 flood levy, 早知道乾脆不要捐算了 :( )

另外一般薪水階級, 很多 super 都是外加在年薪上的, 我只有一次是薪水裡面包含 super.

hcshih wrote:

45% 累進稅率只有用在 $180001 以上的收入, 年薪到那麼高不是做生意就是神人級的, 一般人根本構不著.
絕大部份人薪水落在 #37001-$80000 這個級距, 所以只要繳 $3572 + 32.5% * (年薪 - 37000). 今年免稅額超高, 年薪 $18200 以下免稅.

Flood levy 我記得只有徵一年, 完全是因為 2011 Brisbane 大水開徵的. (捐了一堆錢還被課 flood levy, 早知道乾脆不要捐算了 :( )

另外一般薪水階級, 很多 super 都是外加在年薪上的, 我只有一次是薪水裡面包含 super.

...(恕刪)


AUD$180,001雖然比95%的人收入多,但是因為稅高福利低,在澳洲過的真的只是還好啦。

澳洲這幾年薪水飛漲,混個幾年稍微有兩把刷子的礦工、油公司、投行、天然氣、PB、水電工、PM、機師、會計師、律師、醫師、顧問、地產經紀人、專業白領、政客、大學教授等,隨便一個都超過。

稅那麼高,Super公司給10%,自己難道不salary sacrifice10%減少稅負?

32.5% 也是高稅收,身邊不少澳洲朋友搬去杜拜(0%)、俄羅斯(13%)、香港(17%)、新加坡(25%)等地。

但如果是打工仔,當然例外。

去吧!!增長見識,畢竟人生苦短

藉這機會找個澳洲妞回來!!!

這不是人生勝利組嗎!!!!!!!!!!?
Kanyil wrote:
AUD$180,001雖然比95%的人收入多,但是因為稅高福利低,在澳洲過的真的只是還好啦。


這是真的.. 離橫著走還很遠..

Kanyil wrote:
澳洲這幾年薪水飛漲,混個幾年稍微有兩把刷子的礦工、油公司、投行、天然氣、PB、水電工、PM、機師、會計師、律師、醫師、顧問、地產經紀人、專業白領、政客、大學教授等,隨便一個都超過。

稅那麼高,Super公司給10%,自己難道不salary sacrifice10%減少稅負?


你這樣講害我覺得我很窮 (本來就已經覺得很窮了.. ), 我連 $180K 的毛都沾不上啊..
我們生吃都不夠了, 哪有可能拿 10% 去曬乾咧
幾年前澳洲礦產業搞的風生水起時,
當時在紐西蘭的一個老外朋友毅然決然的跑去澳洲開載礦卡車,
實際數字忘記了, 不過一年十幾萬澳幣! 而且又都在一堆鳥不生蛋的鬼地方除了喝酒沒其他開銷,
他偏偏又不喝酒~ 兩年還三年後回紐西蘭直接買一套房 Orz

劉肯尼 wrote:
幾年前澳洲礦產業搞的...(恕刪)


今天的新聞,以澳洲為例子,

年輕人瘋「借錢」出國打工 「拼一周就可買iPhone!」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921/272827.htm

「教育部為協助青年自助旅行、遊學及度假打工,特別委託公股銀行承辦「青年海外生活體驗專案」,去年總額度暴衝到9555萬元。銀行統計,去年獲貸人數較前年成長60%,其中有近9成年輕人,借錢都是為了出國打工度假,今年因為申請太踴躍,一度還被迫停辦。」

「有人說澳洲物價高、工作辛苦,但小劉認為,在台灣工作賺錢換得的生活水準十分不平衡,舉例來說,澳洲食物雖貴,但工作一小時的薪水,至少可買兩份麥當勞大麥克套餐,反觀台灣最低時薪,連一頓都吃不起;另外澳洲環境好,在這邊工作就像在渡假,不用當小開、富二代也能享受生活。」

tracer1000 wrote:
今天的新聞,以澳洲為...(恕刪)




領最低薪資, 餐餐牛排, 每個月去玩, 一個月還可以存1000多澳元,
別說台灣人羨慕了, 我看連澳洲人都羨慕!

拿麥當勞比也完全不准...麥當勞在歐美是廉價食物,
在美國甚至可以說是窮人吃的, 偏偏在台灣變成高檔進口料理 ~攤手~
幹嘛不拿澳洲的一碗滷肉飯來比較?
上一次我吃的那家...12澳元換成台幣360澳元!
打工族一小時只能吃一碗, 那台灣打工族能吃幾碗?

更別提工作多久就可以買一台iPhone了...
你也是留學過的, 怎麼看不出來這篇新文好笑的地方 = =a
各位前輩們,小弟我已經到澳洲了,
而且已經工作一個禮拜了,
目前還在適應階段中,

我們餐廳是在sunnybank hills 店名叫做元寶,
有機會來的話,
可以來找我,

問外場服務員說,找阿祥就好啦!!!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