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than Chen wrote:
家長內部考試未過關----解聘-----無力付出學費與午餐費-----學校問題與家庭問題
還有的學生家長在監獄的,隔代教養的,外配因文化差異不利管教的
真的很多
我那位在偏鄉教書的親戚他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低收入戶,
問題之多不是他以往在天龍國教書時所能想像的,
我是覺得任何人都應該在有限的能力和資源內做事,
超過界限外的就不該去做。
要學英語管道太多、太多了,
你應該把你的教學定位在你和學生之間,
學生家長今天可以找你學英語,下次也可以找你借錢,你要借嗎?
小孟孟566 wrote:
我的意思是....你認為考上錄取率1%的考生,都是屬於1%的社會菁英?
考試 vs 做事 ?
高普考錄取率約1~3%....這些社會菁英所帶領的國家與政策,結果換來的是 ?
我認為現行的軍公教退休制度應該檢討,
我所持的理由是當年制訂高所得替代率的時空環境早已不存在,
40年前軍公教月薪低於社會平均水準,
40年前退休75制50歲退休領月退是合理的,因為當年國民平均壽命可能只有60歲,但現在已達80歲左右,
40年前有人口紅利,就業人口足以支撐軍公教較高的所得替代率,
當這些條件逐漸消失時政策制度本就該跟著調整,
讓整個退輔制度可長可久,
這樣對新進的軍公教也比較公平。
只是要說服人支持你的觀點時真的要有嚴謹的論述,
要不然很容易得到反效果。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