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失業5年又怎樣? ?至少不偷不搶@.@?

saredira wrote:
???為什麼你會認為...(恕刪)


那是你覺得你父母想要有私人空間

其實父母都希望和兒女住

不懂父母心

我也不好說什麼

我就是認為不孝

就好像本文主角五年沒工作

我覺得沒什麼 人家家務事

但有些人覺得罪大惡極
legitimate9527 wrote:
我一個好友說 他的...(恕刪)
至少不偷不搶???偷搶是很正常嗎???不上班才不正常吧

legitimate9527 wrote:
我一個好友說 他...(恕刪)
失業5年還好意思說至少不偷不搶

沒爸爸頂著家早變街友
都幾歲還無法自立分攤家庭重任
廢人
您是來炫耀有位好爸爸還是富爸爸

您老爸走了

您還能存活嗎?

我懷疑呢?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您連可憐之人多不配

您活著目的是什麼
姑娘請恕我攔轎 wrote:
那是你覺得你父母想要有私人空間
其實父母都希望和兒女住
不懂父母心
我也不好說什麼
我就是認為不孝
就好像本文主角五年沒工作
我覺得沒什麼 人家家務事
但有些人覺得罪大惡極


認同+1,老實說跟父母分開住的確可以減少摩擦,但其實挺歪理的,這就跟夫妻分房睡一樣,還是分隔兩地住一樣,日子久了,感情淡了,不生變真的很難,即便因為很多因素不得不分開住,那種不常打電話回家要說是多孝順都是騙人的,說不想跟子女同住都是騙人的,只要當了爸媽就能懂,尤其單親的爸媽更是懂這種感觸,對我而言,那種一年爸媽見不到一次,電話打不到5通,說什麼工作很忙的鬼話,這種不孝子比在家不工作還糟糕,我寧願老了工作養不成才的小孩,拾荒也行,好過我家小孩每個月寄個一萬打發我,住在一個人什麼都沒有的空房子過那種孤單等死的人生,絕大部分的父母不跟小孩子住都是騎虎難下,要是生女兒住女兒家總是免不了被閒言閒語,要是生兒子住兒子家又怕他夾在媳婦中間難做人,含著淚說著謊說著我才不要累著幫妳們帶孫的一堆,但看看隔壁老陳晚上一家熱鬧的聲音,就知道自己家冷冷清清一個人有多麼孤單,以後我可能也是含著淚這樣說的,有時真的會希望他不要長大

d885668 wrote:
至少不偷不搶???...(恕刪)

英日青年失業嚴重 港現「飛特族」現象

【明報專訊】「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一詞最早源於英國,意指不在學亦不在職的青年,這些青年學歷未必太低,當中亦有大學生,但面對失業問題,往往失敗後放棄再找工作,工作意欲低。

freeters指兼職自由工作者

據了解,現時英國18歲至24歲青年中,有五分之一沒有工作,倫敦更有12萬名16歲至24歲的「尼特族」,平均每4名年輕人中就有1人失業,是30年來最高紀錄。

在日本,「飛特族」(freeters,意指兼職及自由工作者)的人口比例自1982年至2002年間,由1.9%增至7.4%。2002年時,日本有250萬名「飛特族」及50萬名「尼特族」,佔15至34歲人口近一成。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香港情况較類近「飛特族」,現象未及日本、英國兩地嚴重。

原文

http://hk.news.yahoo.com/%E8%8B%B1%E6%97%A5%E9%9D%92%E5%B9%B4%E5%A4%B1%E6%A5%AD%E5%9A%B4%E9%87%8D-%E6%B8%AF%E7%8F%BE-%E9%A3%9B%E7%89%B9%E6%97%8F-%E7%8F%BE%E8%B1%A1-211024881.html

「啃老族」在港出現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年父母其中一個危機是面對「空巢期」,意思是子女長大離巢,父母要重新適應生活。但在這個年代,父母可能再沒有空巢期,代之而起是「啃老族」的出現。

  啃老族是指年輕人完成學業後,不願工作,繼續依靠父母供養和照顧。父母到了日暮之年,雖有兒女同住,仍要為他們幹活,可喜亦可悲。

  據統計處的數字分析,「啃老族」開始在香港出現。直至二○一二年,接近四成年輕人有大專學歷,比率在十年間上升一倍,但月入中位數仍然維持在八 千元水平。此外,青年已婚比率只有2%,比十年前的3.6%再下降1.6%,創十年新低,但他們與父母同住的比率則不斷上升。樓價租金飆升,年輕人置業無 望,又不想住劏房,唯有繼續跟父母同住。

  內地老養少日漸普及

  與父母同住,一來可盡孝道照顧父母,二來可乘機儲蓄待將來置業,本來並非壞事。問題是愈來愈多年輕人嫌辛苦嫌錢少,連工也懶得做,反正覺得父母 養得起自己。這現象在內地日漸普及,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現時30%的年輕人基本上靠父母供養。在一孩政策下,就算子女不願工作,父母也甘願照顧, 背後的想法是反正他朝百年歸老,所有財產都是歸於這個孩子,只差遲或早而已。有些父母認為自己以前捱過苦,若有餘力也不忍見到孩子受苦,讓他們現在享受一 下又何妨。

  香港會否步內地後麈,出現老養少的文化?這不單是個別家庭的選擇,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年輕人是社會最重要的人力資源,若他們不投入工作,社會 的經濟發展便要依賴其他年齡層來推動。上一代要交棒,下一代卻不願接棒,最後便會出現經濟斷層危機,香港過去幾十年的美好日子將難以維持。

原文:

http://hk.news.yahoo.com/%E5%95%83%E8%80%81%E6%97%8F-%E5%9C%A8%E6%B8%AF%E5%87%BA%E7%8F%BE-220558519.html
https://ace0156.pixnet.net
每個人際遇不同,不好直接說沒工作有什麼錯
重點是盡力了沒?
為你的人生/父母/家人做過了些什麼?
我看有工作,輕鬆賺,沒壓力的,都是靠關係,靠父母
有工作,整天工時長,壓力大,通常靠自己的
所以十分天注定,0分靠努力
就算你國小畢業,也會莫名其妙爆紅,因為你的運氣好,
隨便喊了一句《殺很大》,也能紅到現在,可證
以我的家庭來說:孝順這件事我倒不決的那麼重要,如果真的要算,我從14歲養了家裡父母、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弟弟後來當兵回來沒多久就意外死了,我的家人一輩子都在忙著花錢,他們有盡到照顧的責任嗎?並沒有,因為我在14歲開始賺錢,就幾乎全部的錢都被它們拿去用,用在什麼地方,到現在家徒四壁,你覺得孝順這件事情有用嗎?人最重要的,雖然不能夠照顧別人,但至少要能夠照顧好自己,就算只是一個掃廁所的阿姨,地下美食街那些收餐盤的阿桑,我都覺得比我的家人好太多,家人就比別人差了一點,至少別人還肯做,我的家人賺100花200,都沒想過其他的100哪邊來的,他5年沒工作並沒有什麼不對,可是當你去看到那邊也許薪水只有22k的人,還在那邊做著一般大學生都不會去做的工作,還要做到賣場關門,當你能夠去體會到別人在辛苦什麼,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成長,你也不可能跟我家族的遺傳一樣,年輕的時候花錢比賺錢勤勞,老了再來跟親戚朋友借錢,說實在的別人真的沒有義務照顧你,因為你的人生是你的,你吃飯也是用你的嘴吃,走路也是用你的腳,別人並沒有辦法幫你做這些事情,既不是義務也不是責任,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當你回頭看的時候,卻發現人生早就已經過了一半了,當你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每天都有人在出國遊玩,而你卻只能窩在小小的房間,也不知道四季的變換,然後呢?就跟我的家人一樣,只是類似遊戲裡的npc角色,我都不知道它們是活人還是死人,什麼都不做,之後也只會嘗到自己的苦。

legitimate9527 wrote:
我一個好友說 他...(恕刪)


如果是我,我會怪自己沒教好;(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