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85668 wrote:
至少不偷不搶???...(恕刪)
英日青年失業嚴重 港現「飛特族」現象
【明報專訊】「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一詞最早源於英國,意指不在學亦不在職的青年,這些青年學歷未必太低,當中亦有大學生,但面對失業問題,往往失敗後放棄再找工作,工作意欲低。
freeters指兼職自由工作者
據了解,現時英國18歲至24歲青年中,有五分之一沒有工作,倫敦更有12萬名16歲至24歲的「尼特族」,平均每4名年輕人中就有1人失業,是30年來最高紀錄。
在日本,「飛特族」(freeters,意指兼職及自由工作者)的人口比例自1982年至2002年間,由1.9%增至7.4%。2002年時,日本有250萬名「飛特族」及50萬名「尼特族」,佔15至34歲人口近一成。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香港情况較類近「飛特族」,現象未及日本、英國兩地嚴重。
原文
http://hk.news.yahoo.com/%E8%8B%B1%E6%97%A5%E9%9D%92%E5%B9%B4%E5%A4%B1%E6%A5%AD%E5%9A%B4%E9%87%8D-%E6%B8%AF%E7%8F%BE-%E9%A3%9B%E7%89%B9%E6%97%8F-%E7%8F%BE%E8%B1%A1-211024881.html
「啃老族」在港出現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年父母其中一個危機是面對「空巢期」,意思是子女長大離巢,父母要重新適應生活。但在這個年代,父母可能再沒有空巢期,代之而起是「啃老族」的出現。
啃老族是指年輕人完成學業後,不願工作,繼續依靠父母供養和照顧。父母到了日暮之年,雖有兒女同住,仍要為他們幹活,可喜亦可悲。
據統計處的數字分析,「啃老族」開始在香港出現。直至二○一二年,接近四成年輕人有大專學歷,比率在十年間上升一倍,但月入中位數仍然維持在八 千元水平。此外,青年已婚比率只有2%,比十年前的3.6%再下降1.6%,創十年新低,但他們與父母同住的比率則不斷上升。樓價租金飆升,年輕人置業無 望,又不想住劏房,唯有繼續跟父母同住。
內地老養少日漸普及
與父母同住,一來可盡孝道照顧父母,二來可乘機儲蓄待將來置業,本來並非壞事。問題是愈來愈多年輕人嫌辛苦嫌錢少,連工也懶得做,反正覺得父母 養得起自己。這現象在內地日漸普及,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現時30%的年輕人基本上靠父母供養。在一孩政策下,就算子女不願工作,父母也甘願照顧, 背後的想法是反正他朝百年歸老,所有財產都是歸於這個孩子,只差遲或早而已。有些父母認為自己以前捱過苦,若有餘力也不忍見到孩子受苦,讓他們現在享受一 下又何妨。
香港會否步內地後麈,出現老養少的文化?這不單是個別家庭的選擇,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年輕人是社會最重要的人力資源,若他們不投入工作,社會 的經濟發展便要依賴其他年齡層來推動。上一代要交棒,下一代卻不願接棒,最後便會出現經濟斷層危機,香港過去幾十年的美好日子將難以維持。
原文:
http://hk.news.yahoo.com/%E5%95%83%E8%80%81%E6%97%8F-%E5%9C%A8%E6%B8%AF%E5%87%BA%E7%8F%BE-220558519.html
https://ace0156.pix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