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中年退休生活分享?!

iamaminimalist wrote:
謝謝回覆,我剛查了...(恕刪)


自刪
能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是快樂的
生活可以過就好了
何必要賺到很多錢才退休
失去健康後
才會體會
心靈的快樂及身體的健康比賺很多金錢重要
退休後怕沒錢
可以做兼差的工作賺個便當錢也不錯
很多兼差的工作.年輕人嫌錢少不願做
所以很歡迎退休著來做



xpotter wrote:
小弟也追隨著獨孤求敗/住在台北的台中人/灰狼01/linchz/理想與現實的距離/ejan1969/lilice/siva01/mark1008/
wayne36183512/siva01 ......
等「中年榮退」的先進而退休了...(恕刪)


中年退休生活的分享...
也許因為我是工科出身的(嚴謹),剛退休的我覺得其實不太適合分享生活規劃,避免有因為剛開始的興奮或蜜月期而失真。和我前面兩篇退休目標和退休財務配置的文章不同,因為我在發文前已經醞釀了好多年了!不過我可以講一下關於我現在的退休生活原則性。

1. 中年退休者的價值觀: 最起碼我是這樣認為的,中年退休某種程度對金錢要有某種程度的看清(不是看破),和自己中年後的價值觀的重新排序,追求幸福最大化,而不見得是財富最大化。以我為例,過去幾十年的生活經驗,我知道我和老婆一年花一百萬是快樂的,足夠的。以這樣的預算下去營造自己的幸福和快樂。這是長久以來的習慣。再一個例子,我昨天剛簽約買一台新車,我就察覺到我花錢的成熟度,我不會因為沒有主動收入而不敢買新車或有壓力,但我也不會因為業務推薦一堆花花草草沒用的配備而加購我不需要的。

2. 退休生活的原則:退休基本上是身體的自由和自己創造力的再一次釋放。所以我不會把生活弄的太固定,要不然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上班,我要一個不斷激發自己創意的空間和心態。 創意可以是一種新的想法,感覺,或觸動等。所以目前我的生活原則為下
-有變化
-有快樂
-有成長
-有目標
為了興趣(快樂)和創造力的發揮而開發一些自己的可能性,並結合生活。因為小孩都大了,所以更有時間在這些事上。以今年來說:
~為了練肌肉,每天上健身房一小時。
~為了樂趣,每週一次4+2外地騎單車,和一次帶著爐具郊外野餐。
~為了成長:多方面閱讀,多旅行(下個月要去中亞,今年應該會再一次海外騎車)
~仁者樂山,一個月爬個幾次山。
~身為平民美食主義者,每個月研究嘗試幾家新餐廳,和下廚。
~為了創造力的開創,觀察,歸納和思考不同的投資術。有時會很久不去想投資,但一但被一個不相干的時物激發,可能會在電腦前思考一下午。
~其它的興趣,琴棋書畫,品酒..等..興之所至,偶一為之。
~ 上網和上課,網路上有不少好的課程。哈佛,耶魯,台大等
~和小孩,家人多互動。
基本上,以上內容就架構我的生活,只是有彈性的應用在每天生活上...
有人也許會說這很平常啊,不用退休也可以作。沒錯,但你不能每天作。

前幾天碰到以前的廠商,他說我變的感覺很不一樣,氣色很好。這也算是某種的肯定吧!
以上~
刪...刪...刪...刪...刪...刪...刪...
過了50歲想去上研究所
約花30萬
拿碩士的目的除了對該科有興趣
而且學習令人年輕
也想以後或許可做個兼職的鐘點教師
賺點零用錢及充實老年生活也不錯

所以過了50歲想去上研究所,不知好不好???
刪...刪...刪...刪...刪...刪...刪...
最近有認識一個人
他唸了五個大學不同科系三個碩士
現在也是40幾還在念。都是跨領域的,
超厲害的。
他老闆都讓他不用打卡上班,唸書都接近年輕人。可以讓自己心態年輕喔
說到讀書,我都往誠品書籍看新書,
博覽群書很棒,不用為了考試目的而記憶背誦,看書看重點翻閱,沒有考試壓力不用只念考試要考的科目
一本接一本感覺棒透了

若回校園念研究所 應該會找特別的領域來念 像是哲學係體育系...另外個好處大概就是可接觸到年輕學子吧
也許您還可以有機會發展第二春(誤~)

都已經退休了 又何必考慮那些現實因素 輕鬆點上上課程旁聽就好

生活玩咖 wrote:
中年退休生活的分享...(恕刪)


〉〉〉

我非常樂在工作

退休生活,如果能像各位 前輩

如此積極不懈怠,經濟上也能不虞潰乏

還真令人羨慕丶嚮往


從前只專注本業工作

101年突然失業,拿到一些欠薪丶資遣費

有些資本,才重回投資理財規劃

希望能跟大家看齊

也許不必工作退休,但至少有其他被動收入

心情上就比較安然面對

〉〉〉

分享端午假期去走一趟鎮西堡神木群

感覺非常不錯

提供樂山者參考

現在是蜜李丶水蜜桃季節,值得前往







我都喜歡去圖書館借書看,因為有歸還時間限制,所以會把握時間盡量在1~2個月內看完,
不然很容易拖過一天又一天到最後不了了之。
借的書喜歡以歷史和哲學為主,語文學習的就在書局買因為要看好幾年和複習,
圖書館的帳號可以加入自己的書單,訂自己的讀書計畫,
現在雖然一次可以借 10 本以上,但借期還是一個月,最多再續借一個月,
所以我習慣一次借 1~2 本即可,每天看一點,慢慢品味,趕時間看就沒味道了,
長期的讀書學習可以提生人的精神境界,很多企業家也都是喜歡讀書。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