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年輕人,22K是台灣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找尋別人的缺陷

然後將自己的無能連結起來

撫示成自己的落魄是別人的因素造成

其實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專業

一般人沒辦法達到的

Speed Wick wrote:
唷,開始牽拖了是多...(恕刪)

行啊
你住哪裡??
可別以為只有天龍國30年來升值喔
來.......你家幾倍
可別當睜眼瞎子喔
我見過幾個不錯的年輕人
他們做的要死要活盡心盡力
也得不到什麼加薪機會
反倒是老屁股閒閒沒事幹指使他們幫忙還領比他們多
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
只能說台灣今天這樣,多少也是上一輩玩壞的
當年輕人低薪,自己都顧不好了,怎麼有錢養家?
這樣只是惡性循環

所以年輕人,如果你真想證明自己,就要另尋出路
反之想要安逸過爽爽的,也沒什麼資格要薪水
n0918625680 wrote:
真的是自己問題啦!...(恕刪)


我的學歷不算高,國立科大畢,

現在從事與所學不相關的工作,

當初剛退伍找工作也是到處碰壁,

到了工廠人家總是問:你有沒有相關證照或經驗…

面試的機會有,但總被打槍居多,

后來沉靜的思考1、2個月加入政府的職訓課程,

結訓后找到一份弱電工程的工作,

剛開始就我和另一位文大中文系的畢業生一起工作,

每天跟著兩位前輩去拉線,早出晚歸,

不過那位文大中文系的同事做三天就不做了,

可能是文科突然轉拉線的苦力活,適應不良,

因為公司寫的是『網路工程師』,其實拉線比較多,

網管就只是一般維護和用戶端協助而已,

當時的想法是至少有一份工作可以學點東西而已,

薪水是2萬3,之后調到2萬6,月休6天(當時還沒全面雙休),

就像前一位網友講,這種基礎工程的行業,

常在徵人,也常在走人,前輩都是底薪加件數論薪資的,

所以他們基本上一個月大約有4萬-4萬5,月休幾天就看自已,

做了半年上手后開始私下接案,當時無線網路未普及,

所以接了不少案,帳面上是2萬6,實際上約3萬多,

之后考慮到發展性,做了1年左右換了2份工作,

現在則在大陸工作從事訊息化的工作,

那想分享給剛畢業或想轉職的青年一些想法,

學歷只是一張入場券,能不能入這行走下去,

完全靠后天的養成自我要求,

興趣和熱情真的很重要,因為它是持續的原動力,

眼前的工作也許薪資低、也許辛苦,

但你總要在工作中學到一些東西,

不論是技術或職場的文化,都是累積往后的工作能量,

工作一年后自我檢討一下,是不是往后就領這樣的薪資,

還是抓住機會往更高的領域去發展,

10年前有人問我幹麻去大陸工作,

我的回答是:如果在台灣做這份工作最多領到5萬就已經是級限了吧,

但來大陸絕對可以領到比5萬還要高的薪資,

當然未來不一定對,至少現在是對的,

總之,把握當下學習的機會努力去做就不會一直領低薪。
travelerchen wrote:
外勞的工作,年輕人...(恕刪)
這位網友,別再微言聳聽了,真的領22K的比例上其實很少.

當初就是有人傻傻的大肆宣揚22K才搞得很多無良企業主跟進...
豬排先生 wrote:
這位網友,別再微言...(恕刪)

不要再說很少了
全台薪資未達3萬元者有352.8萬人。
單看30歲以下有205.7萬人,而當中:

薪資不到2萬元者有34萬人,占16.5%;
月薪未達3萬元者有126.5萬人,占61.5%;
薪水不及4萬元則有182.7萬,占88.82%,

也就是說將近9成的青年一個月領不到4萬元。

這是主計處的資料
但是別忘記
"台灣是個高工時的國家"
所以事實上這個統計數字並不準確
以標準工時來說,情況可能更惡化
當中22K絕對有"一大部分"

絕對不像你說的"一小部分"
政府可以矇著眼拿美化過的數字當政績
你也要矇著眼睛當睜眼瞎子??

cyberhunter wrote:
台灣的年輕人領22K...(恕刪)


這邊上網的朋友大概也不會去真正了解我們的立法院吧。


這個進程有幾個階段

第一,先讓台灣的薪資條件跟大陸相同

第二,再引進大陸白領

第三,經濟無法發展的情況,自然就會走向統一


結案了

旋風 wrote:
不要再說很少了全台...(恕刪)


小弟我也認為真的領22k的人不多
這數據本來就是失真的
原因在於許多企業主
為了節省勞健保費以及勞退提撥
高薪低報是長久以來的方式
執政者不知道嗎?
當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勞工們為了保全工作
當然只能忍耐....
總歸一句,就是台灣「人口過剩」。

目前40歲以下的國民,將來如果沒有安樂死的權利,一定會很痛苦的。
現在的年輕人很聰明
總是想不勞而獲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