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科大畢業生,是小魚?還是漏網之魚?


DannyHwang wrote:
這樣說也不能說是錯, 因為很多抽象的東西不是人人看得懂, 對不懂的人來說, 那的確就是啦天打屁... ...(恕刪)


如果是這樣就不符合你所說的業務以科大為主,因為業務是較抽象的事,普遍我看到的業務主要都是企管所為主體,少數是外語類,普大居多數.

很顯然你還是存在盲點.

我舉個例子,目前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是日本人,他是一位工程師,在企業中被擠壓,看不起所以研究出led.
這人是在壓力中創造出新的發現

所以說工程師在被歧視的環境下才能創造出新的成就,並非工程師不能成就新的發現.

走應用科學這塊,跟從事研究是不同的,應用科學需要的是熟悉度,演算數理能力,這些並不抽象.

你所說的盲點應該是對於不瞭解的就稱其為抽象吧.
bobbycomboy wrote:
你所說的盲點應該是對於不瞭解的就稱其為抽象吧.


肯定您的抽象跟我的抽象是不一樣的!

還有走應用科學路線出身的也未必抽象思維不好! 這世界是很多樣性的, 我們是不能用簡單方法來作絕對的分類, 總是會有些特例出現.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我是以為不管是科大還普大都不該太多!

技職路線是要從做中學, 不該放到學校裡去用同一套制度去教育, 而是該放在社會上歷練. 我最近常常覺得外面餐廳食物口味越來越單一化, 有特色的地方小吃越來越難找. 後來有天我就恍然大悟, 現在很多餐廳的廚師都是所謂的餐飲學校來的, 都念差不多的教本出來的, 所以煮出來的口味也差異不大. 加上資訊的流通, 很多東西都互相抄襲, 大家做的菜是越來越像.

我真的覺得把所有人都擺到學校用同樣的方法訓練是很不好的, 這照成同質性越來越嚴重, 當環境出現大變異時, 大家就一起死. 適當的保持學徒制, 跟技職學校並存才是對的, 這樣才能維持多樣性....(恕刪)


走技藝總該對材料有所瞭解,包含基本知識,你所說的飲食類,至少有毒沒毒也該瞭解,好不好吃也該有一定的水準,這些就是教育的目地,很顯然你忽略了這塊的重要性

另外社會需求大的應用科學人材應該大量被培育,這是科大存在的重要性,甚至中小學教師培育都屬於科大,但普大無法從事學術研究者也可擔任教師.

而普大應該著重在基礎科學,學者,科學家等的社會需求少,但不得不的人才培育.

-----------------------------------
當然台灣的教育很自由化,普大科大搞得四不像,如你所說的走應用科學路線者,只想考上研究所只重視要考的科目,這樣大量製造同質性高的人,缺乏創造性與獨特性.

目前own brand的企業,新產品並不是放在r&d,因為思維是僵化的,主要都放在markting,以工設人才構思為主.


farastein wrote:
P.S. 郭董深知自己不足,也去普大讀書混個學歷。...(恕刪)


他知不知足跟你有關嗎???

其他企業主都很知足了嗎??

如果都知足了,還能擴展嗎???

你盲點太多,溝通很困難
bobbycomboy wrote:
看這些幹麻呢???...(恕刪)


那可以看看前廿大的科技公司
研發部總經理或處長是普大還是科大出身
工作到現在待過五家上市公司,全是前100大
研發部的頭均是普大出身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敝小公司可能沒有B大的公司那麼強,但單季千億還是有的

kc01 wrote:
那可以看看前廿大的...(恕刪)


你這說法跟我的看法並不衝突,你再回去看我所說的.

研發的頭應該是副總吧,組織改造常被改的那一群.

一般企業組織改造理級以下不會動,都是以上動.

企業主還是會留住自己的根.
bobbycomboy wrote:
走技藝總該對材料有所瞭解,包含基本知識,你所說的飲食類,至少有毒沒毒也該瞭解,好不好吃也該有一定的水準,這些就是教育的目地,很顯然你忽略了這塊的重要性


說真的! 我還真不知道要怎接您的話討論下去. 教育只能在學校裡作嗎?

您知道那些科大的師資哪來的嗎? 幾乎都是普大體系訓練出來, 很多沒在社會上歷練過的. 現在台灣的科大根本就是招收高職學生的普大, 說難聽就是掛羊頭賣狗肉.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說真的! 我還真不知道要怎接您的話討論下去. 教育只能在學校裡作嗎?
您知道那些科大的師資哪來的嗎? 幾乎都是普大體系訓練出來, 很多沒在社會上歷練過的.
...(恕刪)


基礎教育是要做的,社會教育未必有這塊,當然師徒制,德國是做得不錯,但在工業基礎或技能是可行的

科大師資問題是有點糟糕的,台灣產出太多博士所以廣開大學,為了收納這些教師,創造出更多問題,呵呵!

台灣能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人,大概就是前1%,目前卻有5000多位博士流浪教師.

這是個教育的大漏洞,呵呵!有決心才能走得更好

bobbycomboy wrote:
基礎教育是要做的,社會教育未必有這塊


我們真的不能太侷限自己的想法, 就算現在的環境是這樣! 台灣人太在意文憑, 變成很多事情本末倒至. 社會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輸學校教育的, 而且是真正可以讓整體人民素質在離開學校之後還能繼續提升.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Ricado wrote:
去年初,公司來了兩...(恕刪)



這兩間科大畢業的被當成雜魚 有點替他們敢到不值

有些老闆跟主管還是看不起技職體系出身的學生

好在樓主公司在學校判斷錯誤之餘還肯給機會還是值得肯定

當然學校不代表一切 只是張入場券 第一印象 往後的升遷

還是要看個人努力跟造化 可是不可否認的好學校畢業的底子

是好一點 但是觀念跟個性又重於這些 ..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