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mobile01的年輕人有幾個是真正看待過自己的 ?


我應該告他嗎 wrote:
低薪是讓自己眼界變得...(恕刪)


認同
誰願意低薪?會願意"暫時"拿低薪是因為這間公司有東西、技術對我有用,我想學
不然就是進這間公司的經歷也對我以後工作有發展有幫助
才願意拿低薪的

如果說你進一間公司後發開公司摳的要死,又是慣老闆
主管沒擔當,也沒東西學,也沒資源用
拜託馬上把工作辭了,不要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也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習慣那種鬼地方
然後只會每天報怨工作很爛,環境很鳥
結果隔天還是乖乖去上班

如果說沒辦法就是找不到好工作,生活邊環境就都是低薪工作
自己也沒本事找到更好的,那就忍,自己用下班時間花錢去學東西也好
平常做點小善事,積點運氣,等到好運來了機會來了,就快點衝~~

換到好工作後,真的至少上班心情會好很多,視野也會不同,可以用的資源也會多很多

我覺得很多人其實工作都滿努力的,只是因為沒機會、沒環境
以及不會做人(都很天真的以為上班就是把工作做好就好)
時間久了工作心都被磨爛了,開始憤世嫉俗
其實那對自己一點幫助也沒有~~
如果想過的舒服點,就要努力往上爬
這社會有時就是這麼現實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認同
誰願意低薪?會願意"暫時"拿低薪是因為這間公司有東西、技術對我有用,我想學
不然就是進這間公司的經歷也對我以後工作有發展有幫助
才願意拿低薪的...(恕刪)


真的 但台灣軟體技術方面真的落後人家太多

落後人家 這應該不是年輕人的錯吧? 是誰的錯?

我目前一直再跟自己公司的外國工程師 討教

才發現台灣寫軟體 沒辦法像他們一樣有系統的講好

就算A走了 B來接手 也很快上手(一星期內大約就可以了)

一切都是慣老闆 還是去外商走走看看 看會不會好些
前面的朋友有人提到:

有些領不到25k的年輕人 , 整天抱怨薪水少 , 一到下班時間三不五時聚餐 ;上ktv ;換手機周期就像換季買衣服一樣 . 吃喝玩樂後回到有空調有個人衛浴的套房後繼續上網靠杯 .

===================================================

年輕人有沒有常聚餐、唱歌、或是上網靠背我是不知道,不過他們換手機的頻率真的不低。想想一隻都上萬元,別跟我說什麼專案每個月一千元左右,仔細算一算都是不小的開銷。

「開源」很不容易,和大環境、和所謂的中生代、和老闆、和教育、和自己都有關係。但是「節流」就是自己的問題!

我到現在有時還用20年前的掌中星鑽,手機也沒用網路,我實在搞不懂,以前手機沒網路,不是也用得好好的?
99m06002 wrote:
我都快笑死了一堆"菁...(恕刪)


人生勝利組並不單只用收入衡量,有一份好工作,好收入,生活過得愉快自在與滿足,比起一些怨天尤人又負面思想充斥著生活的人來說,這不叫人生勝利組要叫啥呢?




那請問mobile01的老年人有幾個真正看待過自己的??什麼事都要年輕人扛!!今天的新聞一個退休老人回公部門上班領80k還有退休金五百萬!!80k可以請三個年輕人了!!為什麼還要請個退休金有五百萬的老人呢??而且這些人的退休金都是要靠現在的年輕人去扛!!竟然還有這種要挑起世代對立的文章!!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的面對問題!!互相指責搞批鬥有比較好嗎??除非不婚不生啦!!為了年輕人說話也是為了下一代著想啊!
可以參考一本書.記得去年逛書店有翻過這本書
"賈伯斯送給年輕人11個忠告"
裡面提到一句重點.沒記錯的話.

"當你待在沒有前途的公司.
最好當下走人.找個可以讓你發揮才能的公司."
"不要當追風者."etc..
賈伯斯創造手機時.
改變了全世界.
而淘汰了傳統思維的產業.
比方摩托羅拉...

--
巴菲特
七段簡短精辟理念 ;

1做你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
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叫改變
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2如果你向神求助
說明你相信神的能力
如果神沒有幫助你
說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3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並不是
失去了一些朋友
而是我們懂得了
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4當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
你要感恩他,
他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也許你會
因此而改變和蛻變

5當沒有人逼迫你
請自己逼迫自己
因為真正的改變是~
自己想改變

6 蛻變的過程是很痛苦的
但每一次的蛻變
都會有成長的驚喜

7巴菲特在美國
一所大學舉行演講
一個學生問:
你認為什麼樣的
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
他沒有談到財富,
而是說:
其實,你們到了
我這個年紀的時候
就會發現,
衡量自己
成功的標準 就是~
有多少人
在真正關心你、愛你。

他說出了
人生的一個秘密:
幸福的關鍵是~
我們越早明白
這四個道理越好

【1】
當人到
30好幾的時候,
身體健康,
略有積蓄,
已婚,配偶體貼,
孩子聽話,
父母無大礙,
有一份
真正喜歡的工作,
不必成名,
也不必發財,
不必老要
看人眼色行事,
做想做的那個自己,
這就是「成功」!

【2】
因癌辭世的
復旦大學教授于娟,
在生前日記寫道: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
你會發現,
任何的加班
(長期熬夜
等於慢性自殺)
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買房買車
滿足慾望的需求,
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
好好陪陪你的孩子,
把買車的錢
給父母親買雙鞋子,
不要拼命去
換什麼大房子,
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蝸居也温暖!

【3】
假如有一天
你病倒了或者猝死了,
你服務的單位
會第一時間
找到人替代你,
一切照常運作,
你没想像中那麼重要!

而你的父母、
家人、愛人
孩子的天會塌下來,
你對於他們
才是最重要的。
適度工作,
多陪家人,
愛惜自己!

【4】
什麼是幸福?
家裡没病人,
牢裡没親人
外邊没仇人,
圈裡没小人
身邊没壞人,
辦事有熟人,
談笑有哲人,
聚會有高人!
當你看完時,
是不是有所感觸?
我願將這篇好的文章
與我愛的與愛我的
親朋好友們分享……
通古斯卡 wrote:
坦白說我覺得22K是...(恕刪)


你是對的,
我應該說,
你覺得他爛你應該不要念,
去念你認為好的學校.
不要有大學讓你念還來怪人家廣設大學.
我不認為分數比較低的就是不好的學校.
原PO的重點是,
年輕人有自己好好了解自己, 想過自己的規劃嗎?
大學生有多少人啊? 誰能幫你規劃?

但是相對來說,
花了學費,
不去上課,
或是只想混個學歷,
才是爛的主要原因,
你想學,
那個學校的老師不願意教?
你不想學,
那個學校的老師救得了你?

分數比較高的學校的師資真的比較好嗎?
我覺得不見得.
大部分的大學老師都有博士學位,
代表他們的專業學是經過一定程度的檢驗.
我不覺得台灣教育很爛.
同一個科系的同班同學,
為何會有高下之分,
不是學生的個別差異嗎?
舉例來說, 建中畢業的每一個都考得上醫科嗎?
不用功只想混文憑的學生,
要上層如何改變?

我確實覺得有些年輕人是草莓族,
就跟我的那個年代(6年級)的有些人一樣是草莓族.
不過我很高興有草莓族存在,
這樣可以輕易讓別人看出我比較好.
我以前也覺得出社會壓力大, 環境不好,
但我不會去怪政府,怪學校,怪慣老闆,
我要求我自己比別人更好,更值得好的對待.
薪水低, 我就找薪水高一些的工作,
人家不要我,
就去想想怎樣加強自己.
我不是最好, 但我比一部份人好很多, 特別是那些草莓族.

當然, 弱勢族群確實是例外, 但我不覺得弱勢族群必然成為草莓族.
相反地, 因為知道自己資源少, 更加努力求上進的比比皆是.

p.s. 送去國外的野雞大學, 然後只是混文憑的真的是炫耀用, 因為國外也有很爛的大學生.

不賭就不會輸,但是也不會贏.

seanbx wrote:
那請問mobile0...(恕刪)


看看其他目前有好工作好收入的有為年輕人們
看看他們與其他還在渾渾噩噩不知自己幾兩重的魯蛇年輕人們差別在哪。為什麼不能好好的面對問題? 我也是很吶悶這些魯蛇們為啥不肯好好的面對自身的問題?

我應該告他嗎 wrote:
才發現台灣寫軟體 沒辦法像他們一樣有系統的 就算A走了 B來接手 也很快上手


這是真的
我工作單位外包出去的code就是如此
外包公司人員如果流動再大一點,根本就是一場災難
在台灣老闆都覺得硬>軟,軟是長期不受重視的
sean12345678 wrote:
當然, 弱勢族群確實是例外, 但我不覺得弱勢族群必然成為草莓族.
相反地, 因為知道自己資源少, 更加努力求上進的比比皆是


我認識的弱勢族群成為草莓族的還真的不少

我高中念的就是一間統測有成績就可以入學的私立學校
班上同學三四十個,裡面有五六個就辦學貸
午晚餐沒幾個敢訂50$的便當,大多都吃20$的麵包或泡麵
有手機的沒幾個人(當時智慧型手機還不流行,手機功能也不怎麼樣)
畢業後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去簽自願役或當義務役

現在還有連絡的只有幾個發展得還不錯,找不到工作或領低薪還不少

當然我也有認識一個家裡破產還能繁星進台科大念書,畢業領4萬
這種人真的不多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