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八年後 , 台灣會成為全世界最沒競爭力國家 " , 很可怕的一句話 , 這句話到底是不是真的 ??


ncvt wrote:
要反駁也反駁完整一點吧,
快告訴大家你是不是領有退休俸的退伍職業軍人?
因為你的思想模式和職軍真的太像了。


討論事情討論不了

老問人家背景?

你是不是乾脆問我是不是共諜好了,我不承認你也可以有話講

我如果有退休俸,那我一定挺政府的德政挺到底

不像有些人,被無能的政府政客坑了,還替他們講話

臺灣政治內鬥,害慘臺灣的經濟與前途,大學生只會領低薪跟丟鞋子

這樣的慘狀不思考一下,問題出在哪? 行嗎?


spencerk wrote:
說實話小弟並不欣賞tracer大大的言論
但他所說的, 就小弟我的認知, 是事實...

ECFA, 服貿詳細的內容, 影響的層面有多廣
小弟並非專家, 頂多也是一知半解
但, 遲遲不簽, 影響受傷最大的將是台灣本身, 這是十分確定
因所學與工作的關係, 同學與朋友都在電子業較多
其中已有不少人投身陸資的公司了
我前同事, 等著返台成立分公司,弄個研發中心
但目前台灣對陸資入台的限制有多少
非當事人, 恐怕很難了解
我同事, 已經等了快2年了...


歌功頌德,大家都欣賞..

其實, 服貿協定沒過關

人家就不跟臺灣談貨品協定

ECFA只是個空框架,多了些早收清單的幾百樣貨品協定

後面真正影響最大的八千多樣貨品進出中國的協定,不去談嗎?

現在真的要弄清楚,是臺灣急還是大陸急?

大陸同時也在跟韓國談FTA,一樣是進出口貨品的關稅減免,這對臺灣沒影響?

這些也不是我的角度

臺灣許多專家學者老早一再點出這類問題,但是呢? 我們的人民跟政客,只懂得分政黨顏色來鬥爭

只要是政敵的政策,對臺灣好也是一路反對到死

服貿逐條審? 還是拖拖拖,拖到執政黨政府下臺才是真的? 否則經濟起來,是執政黨的功勞了

逐條審查可以,但立院會審多久? 審了幾年嗎? 臺灣人才資金還有多少年可以出走?

薪資低,GDP成長低,出口慘慘慘,對中國的依賴也從沒減少,人才資金全往中國跑

居然還有人覺得我在替中國說話? 只因為我主張對中國開放?

臺灣若真要對中國鎖國,就先狠下心,不要把中國搞成對臺灣的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

弄得臺灣人前進大陸輕而易舉,大陸來臺灣困難重重,單向出走,臺灣一樣不會是好下場

現在這慘狀還不夠說明這些嗎? 這不是活該是甚麼?

看到一堆人反中=愛台灣,我想問,反中也請徹底一點,行嗎? 趕走大陸觀光客,兩岸停航,進出口斷絕

哪個政黨上臺能做到呢?
ncvt wrote:
你只要聽到"服貿"二字就單細胞式的支持,
連囫圇吞棗的包裹表決也不在意,真是敗給你,
現在不是臺灣急也不是中國急?是你和某些政客不知在急什麼,
急到要人照單全收不然就扣人鎖國帽子、說人活該、說人卡服貿,
連要求逐條審查也被你說成反服貿,
快告訴大家你對服貿的內容懂了多少?
提醒你,一知半解就傻傻的支持、包裹式的支持是很危險的,
很可能落得"活該"的地步。


我不急

我只是看到臺灣一堆人罵薪水低韓國幾倍,GDP連2都不保,政客們在狂批政府無能,
出口GDP一堆則都在靠中國製造在計算 (有空看看前兩天的正經話節目的專家學者們的看法)

商週刊這篇文點出了國際的現實跟臺灣資金人才外流的情況

這些抱怨東抱怨西的人該看到的回答,那就是活該,因為是自找的,不是嗎?

你說臺灣可能落得活該的地步?

你對臺灣現在出口委縮,中國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國,臺灣的出口超過50%是臺灣接單中國製造

臺灣薪資低,GDP也低,資金外流,人才出走,出口委縮,你覺得還沒到達"活該的地步"嗎?

服貿當然能繼續慢慢卡,貨品協定也可以別談

美國韓國簽了FTA,臺灣社頭襪子廠就一堆人失業,有空看看外面發生的事才好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27/183729.htm
節錄:
時間回到2012年3月15日,美韓FTA生效,韓襪輸美關稅降至零,台襪卻高達10%至19%。曾公開支持ECFA,被稱為「傳產F4」的台灣區織襪公會理事長魏平祺,在一場國民黨記者會中吶喊:「歐韓及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台灣織襪業一定毀天滅地啊…。」


等到中韓簽完FTA,

臺灣跟中國ECFA不搞定 (貨品協議),那才真的活該了,若對中國的市場都被韓國搶走的話,那可就不只是襪業了 (中國可是臺灣的主要出口市場,下一篇文的學者也會提到)

誰急? 在臺灣的臺灣人有條件說,不急著簽,中國要看我們臉色,是嗎?

有空可以看看一些新聞跟專家的評論

中韓FTA已經超車 ECFA原地踏步…
(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3.11.26 )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320023.shtml
節錄:
中國大陸與韓國上周完成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第八回合談判,此回合談判最大的特色是進入到細項產品市場開放的階段;雙方並交換關稅減讓清單,預估會有至少百分之九十的農工產品納入關稅消除的範圍。

中韓FTA將是一兼具深度與廣度的FTA,除了貨品市場開放外,也包括服務業、投資、智慧財產權、環保政策等多項議題。韓國除了希望藉由中韓FTA拓展出口外,更期待降低中國大陸其他之非關稅貿易障礙及潛規則,以在中國大陸服務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今年台灣出口表現不好,除了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的因素外,也受到一些已經生效FTA,例如中國大陸—東協FTA、美韓FTA、韓—歐盟FTA的影響。中國大陸均為台灣與韓國最主要出口市場,韓國目前在多項產品競爭力已經超越台灣,未來中韓FTA對台灣之衝擊將會遠大於其他FTA 。

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上已經處於非常嚴峻的形勢,不僅進度時程停滯,推動制度也落後,開放心態更保守,未來若不急起直追,台灣前景堪慮。

==>

八年後臺灣也許不會是世界上最沒競爭力的國家,但不思改變,不斷倒退將是必然的結果,以後也別在跟韓國比薪資,太傷人了
我只知道出一張嘴的人越來越多...
有本事+苦幹實幹的人反而常被人譏笑

光這情況來說...
的確到最後會沒啥競爭力
因為人才不是搞到變廢才!
就是直接氣到出國闖天下了.....

ncvt wrote:

中資公司來台搞研發中心,
對台灣的發展有那些好處?
給你機會說明,
你說得好可以替服貿拉到不少支持票。
其實中資不必來台設研發中心,
台灣不少技術人力早直接被中國挖去了,
你覺得中國這樣的挖角行為對台灣是有利還是不利?


現在的台灣就是因為近20年來太多像貴公司這樣外移中國的公司造成的,
不是嗎?
貴公司當年之所以不留在台灣要前進中國必然中國有勝於台灣之處,
貴公司當年前進中國的因素消失了嗎?
你認為目前台灣的條件能不能留住台灣的資金?
如果不能的話,憑什麼吸引中資?

...(恕刪)


仔細一看, N大你的心態不就跟鎖國的心態沒兩樣嗎??
另, 仇中, 不用仇到這種地步啦
只准台灣人到美商日商德商...等外商
這些國家可以對台灣人進行挖角
就是不准台灣人進入陸商???
認為中國這樣挖角的行為對台灣不利??
曖....我該怎麼說呢???
你高興就好啦...


只針對一點回覆
中資公司來台搞研發中心, 對台灣的發展有那些好處?
最少可以創造出100個中高階人力的工作機會
這樣你滿意嗎???

小弟猜想N大的年齡應該不大,最多只是6年級後段班吧
西進大陸是歷史的產物
台灣在1980年代左右, 就由紡織業領軍, 大幅西進大陸了
而且由鄧小平開放改革後, 台灣從不是對中投資的前幾大國家之一
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的競爭, 你自己放棄了便宜的資源
那你如何面對世界的競爭, 尤其是地處在一個沒有甚麼天然資源的台灣小島..
非常鼓勵若有機會就去國外工作吧
小弟曾在日本東京一年及中國上海一年半
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





ncvt wrote:
現在的台灣就是因為近20年來太多像貴公司這樣外移中國的公司造成的,
不是嗎?
貴公司當年之所以不留在台灣要前進中國必然中國有勝於台灣之處,
貴公司當年前進中國的因素消失了嗎?
你認為目前台灣的條件能不能留住台灣的資金?
如果不能的話,憑什麼吸引中資?

(恕刪)


怕你不了解...
簡單回你
台灣廠商前進大陸,
大多是為了便宜的勞工與廣大的市場
另外, 還有供應鏈的整合也是要素之一
畢竟, 他是世界工廠很多年了...
而中資來台
為了當然不是便宜勞工與廣大市場
他自有他的原因
以我前同事在台設立研發中心的情況而言
他是為了相對便宜的中高階研發人才
台灣人的獨立研發能力雖然不足
但不要忘了
台灣人的複製能力, 及導入量產的能力確是世界首屈一指
簡單而言, 就是各取所需
請把地球村的觀念導入你的底曾想法, 應該就能了解
聽到中國這兩個字,立馬喪失辨別和思考的能力,結果就變這樣了,爭了那麼久還不就是因為這一點?

政治鬥爭,人家鬥起碼能撈到好處,民眾也跟著斗,能撈到什麼好處?
中國在台灣面前只說了一句話:「你是我的」,結果台灣自己就把自己給鬧殘了,飛彈都省了,呵呵。

Louves wrote:
聽到中國這兩個字,立馬喪失辨別和思考的能力,結果就變這樣了,爭了那麼久還不就是因為這一點?

政治鬥爭,人家鬥起碼能撈到好處,民眾也跟著斗,能撈到什麼好處?


中國亂伸手進別人的國家, 讓一些效忠外國勢力的人都現了形.
正好幫助台灣進行國族思想重建, 有助於台灣未來長期的安定與發展.


就像當年日本如果不向中國發動戰爭, 那中國的親日份子
還可以繼續偽裝愛國並搗亂破壞吧. 多虧了八年戰爭的發生,
中國才能一網打盡所有隱藏的騎牆份子阿...


所以中國來擾亂台灣, 反而幫台灣找出隱藏各地的牛鬼蛇神,
這真是中國對台灣最偉大的貢獻阿...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