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2-30年前的台灣薪資


arlo1011 wrote:
1980年 工業及...(恕刪)


快速崩壞的職場新資

外加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過去

貧富差距的擴大

政治惡鬥

一點一滴都是造就現在這狀況的原因

台灣最黃金的時期是80年代末期,薪資快速增加,一個人出社會可是十個工作機會,
還要看你老子願不願意幹,那時小蔣剛掛,老李上台,把工會鬆綁,
讓老闆自己吃肉也必須給員工喝湯,共享經濟成長成果,
那時台灣的經濟表現真的可以說是經典...國際上有目共睹..百業俱旺


90年代時,傳統行業的成長力道趨緩,但也還不差,科技業崛起,
當時台灣算是轉型成功,老李雖然搞戒急用忍,但也開放大陸,
且要企業學著轉型,畢竟解嚴後,要學兩蔣時期壓低工資打壓工會
用廉價人力創造經濟已經不可能,當時就算有亞洲金融風暴,可台灣還是不錯


現在來看,只能說啊..80..乃至90年代,台灣應該都沒辦法回復那時候的好景了


不能看薪資平均數,要看薪資中位數比較準
(可能郭董一個人的薪水就拉高好幾十的平均數)

這幾年老闆的荷包多了,但是小民的荷包變少,即使平均數一樣或增多

spencerk wrote:
嗯....是嗎???...(恕刪)


一語中的!
從老李後期到現在
不是自我封閉
就是刻意製造對立
不然就是自我設限無作為

太過多元化結果
從政治到社會
大家只重眼前的權益跟利益
內鬥內耗, 凡是斷章取義, 只看壞不看好
結果就停滯不前

後來不是被主要的競爭對手一一超過
就連過去不放在眼裡的, 也一一爬上來

看看新加坡弄個賭場
哪來公投
作什麼像什麼
清廉效率有遠見
現在還要忙著爭取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
我們花光了八年八百億治水
還淹的到處都是 (颱風天淹大水說謊睡覺的首長 還政績第一)
現在還吵著要六年六百億

老話一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  從赤道到北極 「非常新加坡」
國家領導人的眼光如何看得遠、看得精,新加坡又有一例。
新加坡爭取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極冷與濕熱的經濟溫度計上,新加坡著眼的是港口營運是否能持續繁榮。世界銀行上月報告指出,新加坡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經商便利度最高國家;要維持各項優勢,至少要避開可能的危險。

新加坡地理位置,加上新加坡人在經營管理的優勢,讓新加坡在全球海事運輸市場占一席之地。若北極融冰可供歐洲船隻取道北極進入亞洲,新加坡能否繼續保持強項不無疑問。

新加坡領導人李顯龍從一張希臘油輪可縮短20天抵達日本的照片開始,想像10年、20年甚至30年後,新加坡可能面對的改變。新加坡領導人看到可能的冰山漂來。

新加坡預判,在北極理事會擔任觀察員,至少在部長級會議有書面發言權,也可在會員國後表達意見。赤道國家進入北極理事會,「非常新加坡」,卻也看出國家領導人的眼光。

BTW新加坡的大學一隻手就數得出來
反觀台北市就有幾間?

台灣的大學現在有一百六十幾所
錄取率幾乎是100%
大學多到有些學校還招不到學生

可以說是不用唸書也能上大學

你是老闆的話
你會用程度差的大學生嗎?
就算用了你會給高薪嗎?
just truth wrote:
從老李後期到現在
不是自我封閉
就是刻意製造對立
不然就是自我設限無作為

太過多元化結果
從政治到社會
大家只重眼前的權益跟利益
內鬥內耗, 凡是斷章取義, 只看壞不看好
結果就停滯不前


這不就是資本社會以利益最大導向所帶來的結果嗎?

大吃小、資源爭奪
玩不過人家就在旁邊玩沙吧!
我12年前高中高畢業去打工 月薪2萬6正職是3萬5

後來做了2個月多去讀大學 想說畢業後 應該就棒了

結果大學畢業 退伍後 竟然無薪假 政府力推22K

為了不家裡蹲 牙一咬 22K就做了一年 竟然大學畢業後比高中少錢

這甚麼天理阿,雖然現在薪水 已經是40K以上了 還是覺得剛出社會新鮮人很可憐


重點不在老李,反而老李時還比較重視勞工權益,

剛看了工業平均薪資.民國62年僅2254,65年4266,
到了民國68年僅6727,但那幾年物價飆得十分兇
而當年受薪階級最大的問題除了薪低外,還有缺乏法條保障
比如最低工資在老蔣時期未設立,勞基法到了80年代後才有
以及男女工資差異相當大等現象

這樣的薪資只能勉強維持溫飽,粗茶淡飯,大部份收入可能都貢獻在食物身上,
當年受薪階級之所以慘,在於政策面打壓工資與工會,不讓工資與通膨做出適當連動,
隨通膨大幅上漲,具有反映工資功能的工會又被情治單位監控,
在戒嚴法底下根本難以發揮作用,蔣政權似乎一直認為台灣只適合走廉價勞工
促進投資拉高經濟,結果讓台灣的勞工一路低薪化,直到小蔣走後待遇才得以改善,
但也因為蔣政權時期忽略產業轉型.造成台灣在經濟路上受到不少挫折,
後遺症一直持續到現在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大概就是這樣囉

現在的對岸不就是台灣從前的縮影嗎

看看大陸沒幾年的時間,物價已經幾乎要超越台北

到處炒房,連老共也壓不下來

但即使如此中國人還是敢消費

為什麼?

因為人家正在經濟起飛

每年都在調薪

情勢一片光明和燦爛

現在花光了又如何

辭職換個工作

薪水又可以往上談

反正到處都缺工

所以也沒什麼好怨嘆

從最後一名進步本來就相對容易

想從開發中國家進步到已開發的程度

本來就是舉步維艱

何況台灣這麼小,內需市場這麼小

只能走出去跟全世界競爭

台灣早就到了該轉型的時間

老一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年輕一輩的也應該要有覺悟

不要再老是有想要坐領高薪到退休的想法

沒有人跳出來闖出另一片天是不會有轉機的

現有的利潤,只會越來越低

想要更好的薪水

除了求新求變

沒有別條路可走的

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都一樣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