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已更新)留在台灣還是去澳洲


Loompster wrote:
Call girl嗎...(恕刪)


Risk & Return

High Risk .... High Return
劉肯尼 wrote:
我也沒舉很極端日子啊,
一天在外面吃一餐跟一杯咖啡很正常好不好,
好...你很省每天上班午飯帶便當, 我佩服你! 但是請不要忽略當地物價!
是的, 可以每天吃便宜的, 一餐9澳元搞定....可是就是很難吃!
你每天自己泡咖啡省錢很了不起....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這樣~
你認為我的例子極端, 你自己何嘗不也是?

ps. 我現在樓下的販賣機賣的瓶裝可口可樂$3.50澳元如果我昨天沒看錯的話.....
你是不是也要說我舉的例子太極端...想喝可樂不會去賣場買一箱20罐的那種 = =a


我真的天天帶便當上班,自己家裡做飯啊

這樣不就能省一堆錢? 照前面說的一頓若15澳幣,那一天省15澳幣,一個月就450呢

難吃? 我煮的比外頭餐廳的還好吃喔,特別是自己煎的牛排

對了,帶飯帶便當並不代表是想要"省"

我的情況是中午根本懶得開車去外面餐廳吃飯,公司的餐廳已吃膩了

我寧可簡單吃飽後睡個午覺

老外的午餐也都很多都是很簡單的

你覺得自己煮飯叫極端嗎?

還有想喝可樂去賣場買,很奇怪嗎? 我工作了,我還是都去賣場買飲料回家喝耶

這是自己的習慣問題吧...要省一點都不難,去賣場買飲料有很大的困擾嗎?

我們這邊飲料店一杯奶茶也是3塊多美金呢,但可以自己泡呀,省有省的辦法的

臺北有地方一碗牛肉麵250,有的地方一碗牛肉麵不用80元,

你有張良計,他有過牆梯,省有省的辦法,也不是生不如死的日子吧

我只是覺得出去外國打工,收入不高,沒甚大不了,更何況樓主的情況是比臺灣的收入要好

收入好過臺灣的情況,又能增廣見聞,真的該去澳洲開開眼界,多去闖闖才對
我沒說你極端,不過你說一天外面吃
一餐買一杯咖啡的叫極端

看來世界是繞著你轉的
劉肯尼 wrote:
我沒說你極端,不過你說一天外面吃
一餐買一杯咖啡的叫極端
看來世界是繞著你轉的


這樣講吧

你有你的生活方式

我也有我的生活方式

以樓主的收入

他適合我的生活方式

這樣"省"的生活,在國外一樣能過得舒舒服服的啦

自己做飯自己泡咖啡,也不錯呀
tracer1000 wrote:
這樣講吧你有你的生活...(恕刪)


樓主是廚師.....你說他會外面吃還自己煮?
無言!
還有, 很明顯你還是跟不上我們其他人到底是在討論什麼.


還不懂?
------------

未來也決定未來走向就是當廚師。


以月薪來說好像是十萬,
供宿舍,也是從是台式餐廳,
好像是在布里斯本。

而留在台灣,待在飯店,
又要從廚助開始慢慢爬的話,
起薪不過22上下...。


--------------

樓主問的是人生走向~
你只看在澳洲能賺到台幣每個月10萬 vs 在台灣只有2萬2
就要別人去澳洲...
然後開始推銷自己的'生活方式'....

是啊, 以你的生活方式樓主是可以"存"很多錢,
然後呢? 賺了幾年錢回到台灣開飯館? 還是繼續從廚助開始?
有沒有建議?
你自己前面也說過回台灣開店不容易, 那還要別人賭上自己的未來跑去澳洲?

一個月3K澳元(雪梨) 跟 22K新台幣(台北)
沒相差多少....按照你的生活方式, 為何在台北不行?
別人只是說物價多高, 不能單只看收入多少...
你硬是要扯到別的.........真的是留美過的? think outside the box以前老師沒教過?
還是單純只是喜歡嘴上不服輸?

劉肯尼 wrote:
Risk & Ret...(恕刪)


是啊,畢竟是用命在賺錢
翻文看起來肯尼現在好像還在讀書?

我認識的大多剛大學畢業的正職(包括公務員)都月新台幣十萬上下(四五萬澳幣)左右?

除非是有經驗或者是在特別階層的,或者是找到比較願意給高價的公司,或者是醫科來的

況且我還認識有人一個月五六萬台幣的可以買車到處去玩都還過得去的

所以我相信十萬台幣要存到錢絕對沒問題,況且公司還提供宿舍!在澳洲房租是很貴的,動軋就五萬到十萬之間

另外下面販賣機賣3.5澳幣?販賣機都比較貴的,有些小攤販只賣1澳幣而已,澳洲平均物價比台灣高三倍左右,況且iphone之類的好像也賣同樣價錢


重點不是存的到存不到錢,是這份工作對未來有沒有幫助!

如果台灣那邊廚藝很發達,可以學到很多亦對以後事業規劃路線有幫助的話,然後在澳洲只是洗洗碗隨便切切菜啥技術都學不到的話,那麼在台灣是會比較好,因為在澳洲的時間可以說幾乎都浪費掉

若相反,在澳洲可以學一堆廚藝,亦可增加語言能力,以後返台可以直接有加薪的潛力的話,那當然在澳洲會比較好.

所以未來目標設定很重要!

劉肯尼 wrote:
樓主問的是人生走向~
你只看在澳洲能賺到台幣每個月10萬 vs 在台灣只有2萬2
就要別人去澳洲...
然後開始推銷自己的'生活方式'....


你才在推銷你花錢的"生活方式"吧(列出吃飯15元,可樂3.5元 )

我不只看到錢的差別

前面我老早就提到,出國闖對年輕人來講,絕對不是壞事,增廣見聞

比起窩在臺灣這溫柔鄉領死薪水,30歲可能連三萬都沒有(臺灣30歲以下有六成),要強太多了

凡事東怕西怕,是成不了事的!

你不也在澳洲嗎? 那麼怕人家去澳洲? 真是挺怪的

不妨看看這篇報導:

難忍爛老闆 年輕人大逃亡去當台勞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913/101192.htm

如同裡面講的,錢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收入只是讓你能在外國活命,但生活不光只是為了"活命"
tracer1000 wrote:
你才在推銷你花錢的"...(恕刪)


我曾經聽過前摩門教傳教士說過,她說美國的就業情況跟台灣差不多,都是低階工作居多,所以我在想,跑到國外工作應該跟在台灣就業差不多,差別是在於人家的觀光旅遊業很發達,我們則是要靠假期吃飯,沒有長假員工就要等著喝西北風,要怪就怪台灣的觀光旅遊業很畸形,只能靠假期吃飯.....
Loompster wrote:
我曾經聽過前摩門教傳...(恕刪)


也許他是在比較窮的地方傳教吧。臺灣所經歷的,其實美國也經歷過。 現在的相同點是中產階級消失。低階工作很辛苦。但是美國的科技工作目前是很多的,這可以客觀的查證,最近幾年H1 幾十萬的名額都不夠用。這都是年薪2,3百萬台幣的工作。臺灣年輕人是錯過這班船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