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新鮮人就業率 技職科大打敗台大

真是無聊透頂

你有興趣在聯發科工作嗎?.....我不喜歡

你有興趣當醫生賺大錢嗎?.....我不喜歡

你有興趣去跑船領高薪嗎?.....我不喜歡

讀技職或普大,讀什麼科系,找什麼工作,都只想到前途與錢途

這樣的人生對你有何意義

沒什麼好戰的 我清大畢業 覺得很好找工作 在清大念書很開心 校園很大 資源也很豐富 交大課隨你選 圖書館隨你用 (以前清大圖書館沒交大的棒 但現在清大新的圖書館也落成了)

要我捨清大去念技職? 一句話 不可能
Kake wrote:
我在外商多年,雖然說人家也是重視你的能力而非學歷,
但我家的董事會那群先生太太們都是哈佛畢業的喔!
還有某個在美國總部的單位,裡面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是來自某個系,幾個人還是在學校就認識...

說真的,學歷真的只是找工作的條件之一,但它似乎會影響未來的升遷,
也就是既然都要念書了,那乾脆好好選一個學校來念!


這才是正解! 不知為何就是有人一直要忽略這個事(現)實

andy2000a wrote:
新鮮人就業率 技職科...(恕刪)


今天去機車行
老闆也是這樣說..
現在學徒都做不久
還會得罪客人...
heliboy wrote:
這才是正解! 不知為何就是有人一直要忽略這個事(現)實...(恕刪)


如果是立志創業者,學校不會是重點

如果是立志要當螺絲釘者,學校就會是重點.

------------------------------
學術+研究型(如哈佛、耶魯、北大、台大、港大)允許學生的學習更寬泛,而不是過分專精。校風也許偏自由而不是偏刻苦,允許學生多點時間發展綜合素質。他們畢業後就業率或許不太高,平均起薪或許也不太高。但是這一類大學是培養領導人。換言之,這種大學的畢業生也許是個廢物,但是培養領導人也從其中誕生。

而科大=技術+研究型(如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慕尼黑工業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台科大)的優點是訓練很嚴格,學生的水準相對整齊,畢業後可能都是人才而不是廢物。但是,科大不容易出那種領導人物

一個社會不能都是工程師,總要有極少數大學偏重于“務虛”,偏重于“研究治國”,偏重於“研究理論”

但務虛的人越多,對台灣而言是場大災難.

美國,其勞動力市場,相對缺乏的是工科人才。但是美國的優點就是經濟富裕、教育發達、地廣人稀,而且有移民傳統。美國的孩子們過度往文科跑,所導致的理工人才缺口,美國可以通過吸納留學生、引進技術移民解決。美國缺護士就可以從菲律賓引進護士,缺數學家就可以從俄羅斯引進數學家,缺程式師就從印度引進程式師

請問臺灣呢?臺灣有資本放任學生憑藉興趣選專業,然後導致工程師與藍領技師缺乏,靠引入移民解決麼?臺灣在政治上能否接受只要缺工程師,就從中國大陸引進麼?肯定不行。

凡是無法吸納留學移民、技術移民的國家或者地區,就必須自己想法子培養數量與品質足夠的工程師,就不能完全學習美國、加拿大。


而一般來說很多企業喜歡比較樸實和耐操的科大,底子也較專業
而一般大學讓人感覺不中用,眼高手低,沒辦法及時上手,
都必需經過一段時間的心態調整和訓練才能派上用場。

以整體教育來看,台灣只適合德式教育制度,但台灣有台大算是寶,不過這種學校最好只留3~5間,多了就是災難.
KanyeWest wrote:
沒什麼好戰的 我清大畢業 覺得很好找工作 在清大念書很開心 校園很大 資源也很豐富 交大課隨你選 圖書館隨你用 (以前清大圖書館沒交大的棒 但現在清大新的圖書館也落成了)

要我捨清大去念技職? 一句話 不可能

立志想進台、清、交、醫、牙等諸多明星校系所的,
就好好地用心培育教養自箇兒子嗣!
日後,
或學術研究、或應用研發、或精緻醫療!
為整體國家社會墊定永續發展的堅實基磊!
儲存下一步飛翔跳躍的潛能!

至若那般死心塌地認定惟獨技職體系才有一片光明前途的,
也請好好地訓練自箇兒子嗣確實擁有一技之長!
成為工廠最堅實的技職人才!
更切忌成為終其一生只會照表操課、因循苟且、怠忽思索的傻蛋型操作廢物!

當然,
這廝低級的傻蛋型操作廢物,
無論國內自行培訓養成,
抑或自相對於呆丸落後、低階的國家引入,
或可悉數滿足所需!
反觀,
相對於呆丸進步、高階的人才,
卻除國內自行打底、嗣後國外高階培育,
甚而國外直接引入,
用以彌補目前呆丸最為匱乏的高階人才漏失於萬一!

PS.,

http://www.npf.org.tw/post/1/1932
階級複製 隱然成教改最大罩門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April 18, 2007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薛承泰

franz_perng wrote:
真是無聊透頂

你有興趣在聯發科工作嗎?.....我不喜歡

你有興趣當醫生賺大錢嗎?.....我不喜歡

你有興趣去跑船領高薪嗎?.....我不喜歡

讀技職或普大,讀什麼科系,找什麼工作,都只想到前途與錢途

這樣的人生對你有何意義

就甚麼樣的人?
玩甚麼樣的鳥!
bobbycomboy wrote:
如果是立志創業者,學校不會是重點
如果是立志要當螺絲釘者,學校就會是重點.

你這個看法果然很獨特,不過就我身邊的案例來看都不是如此...


bobbycomboy wrote:
科大(類似MIT,台科大)的優點是訓練很嚴格,學生的水準相對整齊,畢業後都是人才而不是廢物。

雖然我不是出身自MIT,但就我大老闆(MIT,1977)的看法跟我自己的了解,不宜將人家歸類到科大,
至於科大畢業生是不是"都是"人才,我想見仁見智,不過應該跟自然分佈一樣:"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bobbycomboy wrote:
而科大(類似MIT,台科大)的優點是訓練很嚴格,學生的水準相對整齊,畢業後都是人才而不是廢物。但是,科大不容易出那種領導人物
....(恕刪)


MIT 是以研究爲主,類似哈佛,台大。 前面有人提過了。 科大應是像這樣的學校 http://www.csupomona.edu

前面我也提過,重視實際經驗的學校是由做中學,所以可能大一就實際操作機器, 但如果發現興趣不合,轉系時會浪費一些時間。重研究的學校,可能要到研究所後才實際操作機器。這應是這2种大學最大的差別。


bobbycomboy wrote:
一般大學(類似哈佛,台大)允許學生的學習更寬泛,而不是過分專精。校風也許偏自由而不是偏刻苦,允許學生多點時間發展綜合素質。他們畢業後就業率不太高,平均起薪也不太高。但是這一類大學是培養領導人。換言之,這種大學的畢業生也許是個廢物,但是培養領導人也從其中誕生。
....(恕刪)


台大讀起來很輕鬆,MIT與哈佛讀起來不輕鬆。

bobbycomboy wrote:
美國,其勞動力市場,相對缺乏的是工科人才。但是美國的優點就是經濟富裕、教育發達、地廣人稀,而且有移民傳統。美國的孩子們過度往文科跑,
....(恕刪)


平均來説,美國最難進的科系是工科。 最熱門的不外是電機,機械,航空之類。 以一線的幾個 UC 為參考,電腦這幾年不是熱門科系,但也不冷門。美國大學每個學校收學生的方法不同,有的完全不選系,有的只有工學院選系,其他不選系。 有的申請時可以選2個系,有的只能一個系。 所以科系熱門排行外人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每個學校都可能不同。

另外學生入學不是單以成績為准,例如,大學自己會設定學校與區域的名額限制。 好大學不會只由一個學校挑學生,如果套到臺大來説,可能建中的名額不超出50名。北中南各1/3。其它如父母親都不是大學畢業,也會優先考慮。 造成的結果可能是台大有最多建中的學生,但不是所有達到標準的建中學生都能進臺大。

當比較高中成績時,以數學來説,同樣是滿分,由於難度得關係,微機分的分數會比普通數學高。所以如果要進工科,高中生一搬來説會修微機分,而且必須拿A,不然就跟普通高中數學沒2樣。這也是一種過濾的方式。所以數理好的學生,自然的會選工科。除了修難度高科目外,還需要修得多,因這代表學生是否努力,能承受壓力。以上是針對好學校而言。
學術+研究型(如哈佛、耶魯、北大、台大、港大)
技術+研究型(如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台科大)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