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920 wrote:你引的是financ...(恕刪) 一切是相對的。這個標準應該不算高。如果有錢,那學費當然要照付hose parents with annual incomes between $65,000 and $150,000 are asked to contribute from zero to ten percent of their income.
mkhsu wrote:不是如此,所謂45000 是指household若是個人,low income threshold 是22K. 恩 我知道 謝謝您的提醒但我assume 他是一個household 因為他文中 用"我們"不過household好像還是要分有多少人言而總之 3800稅前在美國 跟 台灣七八萬一個月 想都不用想絕對留台灣吧
skullssss wrote:美國的low inc...(恕刪) 其實很多大學新鮮人起薪都沒有那麼高,大部分的很可能連工作在那裡都不知道。4萬5的工作其實在除了矽谷跟華爾街以外都算是中等了。美國大於50%的人都是低於4萬塊的薪水,47%的人都不用賦稅,因為根本連付稅的標準都沒有達到。10萬多美金的年薪已經算是人生勝利組了。我前面有調資料,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親愛的馬桶 wrote:台籍工程師有在矽谷混得很好的當然也有陸續回台甚至轉至大陸謀職的個人際遇差很多 以我看到的年紀大了回台去大陸找職涯第二春的還不少基本上美國還是人家的地盤當當基層小兵還可以想爬上去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夜店八月 wrote:美國的税,學費,醫療費,保險費是非常不 親民的!台灣的稅,學費,醫療費,保險費是便宜! 但美國房價,相對於薪資,比臺灣親民很多,特別是臺北...以年薪十幾萬,前面人提到的六七十萬到一百萬的六七十坪房子,真的並不遙遠但如果是臺北的年薪,就算百萬年薪,想買個一兩千萬的一個三十來坪的單位 (一坪50-60W 臺幣)感覺要遙遠太多了 (賺的錢 vs 花的錢 vs 買到的東西)至少我的感覺是如此
我去海外工作過,(溫哥華,大陸上海,大陸河南新鄉,菲律賓,泰國,)在國外工作有比較好嗎?!海外工作真的比較好,溫哥華是我海外工作生活費比較吃緊國家。海外工作時公司包吃住機票一定要的。海外工作時保險一定保周全。上班時多注意同事相處,危險工作進度放慢小心做事。還有只要是你簽名文件內容要看清楚,海外工作遇上法律問題很麻煩。太多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