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恕刪恕刪恕刪恕刪

上一代的成功很多是跟整體大環境有關係, 運氣成份站蠻大比例,
反過來說上一代失敗亦是如此, 沒甚麼好奇怪的,
財富要比專業職等傳承容易多了,譬如入門級的有錢人第一代白手起家開公司, 第二代努力增加營收, 第三代就算因為公司收了, 至少靠著先人留下的財富達到每年被動收入上千萬. 第三代只需要保有好學歷, 一份大公司的中上工作,或是當個醫生律師之類的, 至少立於不敗之地 (雖然無法再年賺幾千萬上億). 到了第四代才是真正的頭痛, 該給自由發揮 ? 走嚴苛式的菁英教育 ? 送出國走移民路線? 培養成新一代的創業家 ? 還是混入一般人的生活圈低調過日子 ?

以上是中小企業後代可能的路徑

至於高級白領的優勢是培養小孩的資源不一定輸給企業家, 甚至有更好的學經歷+時間可以教小孩
小孩出社會前至少都保有優勢, 跟富人沒差距太大
就像小留學生圈子裡的父母不是創業家, 就是高級專業人士

但是, 一但出社會之後, 父母的背景將會對小孩的職業有深度的影響....
也就是能給的路, 能給的人脈 將會非常不同
高階白領要繼承高階白領不難, 但是想再往上爬升成富人比較困難

wazup wrote:
但是, 一但出社會之後, 父母的背景將會對小孩的職業有深度的影響....
也就是能給的路, 能給的人脈 將會非常不同 (恕刪)


你說的非常好,

有人問我,兒子大學要填什麼志願?

我說,看看家族中,在那一行佔有重要的位置,就填那個專業

畢業後,就業市場中的人脈關係,

就讓你起跑點就贏人一大步了。
這種思考方式就是社會大眾仇富的根源之一
有時覺得不知道是電玩打太多
還是任何人都大學畢業導致一些資訊浮濫
五十年一百年通通不放在眼裡
用過度的超級宏觀在看事情
而且所有的變數完全不考慮
然後就說出了一個歪掉的道理

幾個問題簡單來說
四代至少可以過個80-100年
更何況這個四代可以延展到甚至是一兩百年
一兩百年表示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先祖
不要說80年100年的
五十年前的一百萬和今天的一百萬價值就不一樣了

而且沒有任何產業和職業可以真正地做到永續
後代沒能創造自身價值
面臨產業衰退甚至沒落的時候
也只是全倒

再者如果後代沒能夠創造新的獲利
除非每代都獨子
不然財富還會稀釋

以前流行過一種書
大意都是「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裡面的內容有部分是真的

我認為個性即是命運
事實上
我跟一些富二代三代甚至是富了幾代的朋友往來的時候
我覺得他們都有一些獨到的思維
而且多數都是富有個人魅力的

如果硬要舉那種富了很多代的企業來說
那也不過硬要舉那個1%來說嘴
沒落掉的家族一大堆

我一個朋友是某企業第三代
等到長輩走光了以後
而且原來的公司早就因為股權爭奪戰換人經營了
他同輩堂表兄弟姊妹
努力的還是作出了一番成就
而不努力的也只能拿那些分到的財產買幾戶房子收租或是找理專投資
看到這邊當然會有人認為“你看還不是靠富爸媽”
事實上我這個朋友的亂投資
沈迷於網路遊戲和電玩
幾年下來他資產一直萎縮
目前粗估至少虧掉了30%了
雖說還勉強維持在九位數
但是到他的下一代會怎樣根本不敢想
什麼都聽他老婆的
連祖厝都賣掉換錢了

另一個朋友家裡在大陸經營某集團
不過他人生態度放蕩
到處惹是生非
被家族趕回台灣
現在在跑外送餐點
而他爸發現公司沒辦法傳給下一代
打算要賣公司
結果因為錯過幾次機會
現在變成要賣還是繼續經營也拿不定主意
還有一些狀況發生導致狀況完全失控

其實我還有一些富二三代不努力或是沒能力
讓整個家族敗掉的其他例子可以舉
但是我想要說的是
父母能夠給子女的不論事智慧還是思想甚至是財富
都只是一個助力而已
還是依然看自身的努力
我覺得近來看到的謾罵
只是單純仇富罷了
連思考都不願意的仇富言論
根本不值得一看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人生的樂趣無趣,就在於你什麼都不知道,可能為了某個目標,選擇了衝次努力,

而放棄了其他的選項。也有人有更高的夢想,但是難以達到,以致於終生白日夢!



讀完大家對階級複製的看法,狗尾續貂的說說自己的意見。

階級的定義大部分人是以財富或可以掌握的權力來劃分。
我倒喜歡用氣質來看待真正的階級。

氣質的表現和個人居處的環境和上一代所傳承的教育理念有絕大的關係。
要富有,做一次對的決定或賭對一次就有
要有氣質,非得三代的努力。

我比較喜歡家族能自然散發出來的氣質傳承,而不只是著眼在年收入或幾家公司。

當然不可否認的,肚子吃不飽是很難有氣質的。
只是我覺得物質是輔助的,是個技術性問題比較容易克服。
精神傳承就沒那麼簡單,它比較可以長存。

抱歉有些離題了!
離題聊一下
我對傳承這兩字,想表示一下。
贊同你講的精神面, 很多是想靠著家族的庇蔭,可以平步青雲
但真的家庭教育確實要穩固。

家族的人脈,家族的權力地位以及金錢。
怎樣把上面給你好的一整套的,接下來。 也是個學問阿。
曾經看過一個長輩,常和我講,以身作則,親做表率
這也是靠著精神面再撐整個人生啊





納蘭不畫扇 wrote:
要有氣質,非得三代的努力。
我比較喜歡家族能自然散發出來的氣質傳承,而不只是著眼在年收入或幾家公司。
當然不可否認的,肚子吃不飽是很難有氣質的。
只是我覺得物質是輔助的,是個技術性問題比較容易克服。
精神傳承就沒那麼簡單,它比較可以長存。


我很認同這樣的說法
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
我有朋友家裡雖然好過
可是態度讓人質疑
最後果然還是家道中落
現在網路上有時一些四處叫囂的
或許是國家社會的水準還沒有到吧
所以我們的社會並沒有抵制這樣的人
他們也覺得這樣很正常
用著苛薄的言語攻擊別人
用“不公平”這樣的東西來包裝自己的問題
扯什麼居住正義之類的
連蘋果手機定價都能指責
眼睛就要盯著買不起的東西看
還要監管別人用什麼東西
真的是很奇怪的事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