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中年失業的準備???


蝦米爸爸 wrote:
週密的計劃就是把可...(恕刪)


說得更精準一點
這對有經驗的人才有用
菜鳥怎麼想怎麼排練
真的很多事沒碰過
排練也沒用
我覺得人脈如果是依靠公司給你的資源所建立起來的,那你離開那個位置,這人脈也就垮了。
 如果是靠你本身技術能力建立起來的,可能還有一點用處。
 我是不覺得有多少人會介紹一個能力很強,而且這個人的專長跟自己重疊很多的人到自己公司上班。
人都是自私的,死你就好,不要把你救活換成自己死...

人不是我殺的呀 wrote:
想了好一陣子如果自己中年也失業該做啥,現在也40出頭了
雖然現在工作還算穩定,也待了10多年,薪水不上不下50多K,一年大概14.5個月
但總覺得私人企業那天會叫你滾蛋也不知道
雖然就算滾蛋應該短時間也沒立即的經濟壓力


我已經完成轉職,至少不算是民間的企業了。
雖然薪水變少很多。
但是就是求一個穩定
見識過2009裁員的危機,約聘的技術員真的打電話來問我,
明天是不是該進公司。
我已經厭煩地震後就準備接電話,回報機台狀態。
公司滿滿的都是外勞。而且還慢慢把原本台灣人做的機台保養的工作
交給外勞作。不是輕視外勞,我就是鄙視外勞。
不然怎麼會有家族企業這種東西。
你會把有責任的東西交給外勞,然後是語言不通的情況下。
最後的責任都將會是機台負責人。

今年三歲 wrote:
種田~~~沒穩賺的...(恕刪)


我還真沒聽過
周遭親友
種田慘賠的~
很多退下來的親友下鄉
种些與農會配合的輪作
都還過得去

最近還有年青
合資建種苗廠

lbb507 wrote:
你說的也對啦,這兩...(恕刪)


前年在公司被併購前後,也找了幾個月的工作,那時42歲
現在上市公司處長頂多月薪在10~15萬,年薪則不一定吃得到,這種月薪在前公司,一個資深工程師就有了
還有一堆從大陸回來,經驗不差的人跟你競爭。
面試時常常遇到薪水比面試主管高的狀況,大多不了了之
因為之前在外商當區域主管,最後還是到了一家外商,薪水比以前好一點,但是危機感讓我思考,是不是該去創業或是有個副業撐著
於是今年跟朋友在外面弄一個公司,幫國外新創公司找工廠跟資金,做為五十歲之後的穩定生活來源,目前有兩個case在弄,多少賺一些退休金

另外一個同事則參加了高考,到交通部所屬單位,也是穩定的規劃

人不是我殺的呀 wrote:
哈~ 我的確有把這部...(恕刪)


年紀跟你差不多,

但我最常想到的是:我跟街友們有何不同?會不會哪一天我也要加入他們?

現在想最多的是:如何創業?創哪種行業?資金夠嗎?

還沒定案就是了。

我比較不同的是:只有自己的開銷,不用擔心家人。

預計應該上班到50歲吧,

趕快趁著現在收入穩定還不錯,累積資本,

也構想著不吃頭路之後要做什麼?

還有幾年時間可以努力啊,

男人啊,中年危機是一定要有的,

不管會不會發生,

至少該為自己老年生活做打算,

很羨慕的是那些被動收入超過現在50%以上的人,

到底該如何做?要多久?才有辦法達成。
也逼進40大關,也一直在準備plan B/ plan C...

今年給自己的目標是加強英文的聽和說,英文能力好,選擇機會多

也有準備一些副業(房租/網拍/代購) ,和加上投資理財為被動收入,以保持收入的穩定

但還是無法完全cover目前正職所得到的

之後,不管離職還是被離職,應該會往自己創業的方向

危機就是轉機,祝福各位
整串看下來,就是Hank大寫的一針見血

自己就是技術出身的,看過很多中小設備vendor

當初創廠的技術原老/有跟原廠學到完整技術的資深技師

結果因人事鬥爭被冷凍 更慘就是踢出公司

(不管中國or台灣,華人公司永遠是關係大於一切)

特別是很多工程出身的 又鬥不過人家商科的

真的就是改朝換代 就要你滾蛋了~

沒有所謂不可取代的技能

(看看曾風光一時的光碟慘業,那些在光碟技術鑽研/打拼幾十年的技術人員 因慘業倒閉還有中年轉業的機會嗎??)

唯一真的不能取代的就只有老闆而已

hank78 wrote:
跟對人很重要
但對公司有多少貢獻其實不是重點
大多數公司內部有派系鬥爭
管你對公司貢獻多少改朝換代就是要滾蛋
而且腦力活隨著年紀增價產能也是會下降的
所以別幻想有什麼技能是能讓你吃一輩子...
lcccccccc wrote:
我還真沒聽過周遭親友...(恕刪)

就如你所說的……都還過的去……
但,配合農會的
相信他們的年收入應該都在50以下,
且……是夫妻兩人共同所得
這樣夠花嗎?
若非是自己的田地,自己有房子……怎麼可能會過得去
務農要貨車,要農機及雜七雜八的東西
都是本錢……
田地耕種一段時間後最好還要請怪手翻土重整
都是成本……
除非是退休了有退休金可以加減補貼
不然,以務農為正職
一般初學者是不可能說一開始就賺錢
我相信三歲大講的

祖上就是佃農出身的

當時鄉下農民會要兒女讀書/到都市打拼不是沒有原因的~

搞農業想要賺大錢 只有去當盤商專門剝削農民才有機會~

今年三歲 wrote:
相信他們的年收入應該都在50以下,
且……是夫妻兩人共同所得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