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以前是不是表示錢非常好賺

我想,所謂的台灣錢淹腳目的意思是說那個時代經濟繁榮,不管做什麼行業都能有一番作為,現階段百業蕭條,多數都是辛苦的工作,卻領少少的錢。所以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昔日的榮景在回來。
台灣錢淹到膝蓋~~~~感覺就是當年錢太好賺了,才種下現在台灣經濟的敗因

這可以從幾方面來看:

1) 民國七十年尾八十年初賺到大錢的應該都是四年級生和少數的五年級生。這幫人現在都身居台灣的領導階層。有不少人現在還是老闆。他們年輕時可以靠股市或房產輕鬆賺,當然沒心思花在本業如何產業升級什麼的。過去嘗過太好的甜頭,現在已難以專注本業。好逸惡勞應該是從他們那一代開始。

2) 當年的五年級生在民國七十年尾八十年初都還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們一出社會,隨便都有工作機會,而且很多機會跳槽。草莓族其實就是在說他們。這代人現在是很多公司的中堅幹部。問題是這幫人年輕時太順遂,屢換工作,能力底子打得不扎實。現在台灣談到的機車主管就是指這幫人,沒能力又愛管閒事。再過十年,這代人開始進入台灣領導階層,台灣會更慘。

3) 從整個層面來講,那時經濟大好,台灣社會變得急功近利,不圖長遠規劃~~政府和企業都是如此。民國八十年代,台灣人荷包滿滿,開始陶醉于台灣經濟奇蹟,殊不知大陸,韓國,新加坡以奮起直追。可以說民國七十年底已是台灣經濟的高峰,而幾乎沒有領導人看出這點。
過去的年代有很多額外收入的機會是沒被納入統計
即便是公教人員亦是
例如以前的小學老師都會帶補習-課後輔導
一個班至少也都有近20個學生參加
每個人一個月收2千,這樣下來雖不是大錢
但也不無小補

t3629655 wrote:
南部工廠少薪水低,就是南部人比較愛台灣所以把工廠趕走或搬到大陸去,他們要觀光業就好了

黑心慘業還是趕走的好,
沒徹底趕走來個爆炸又不知要犧牲多少無辜生命。
台灣什麼不多,
多的是那種希望黑心產業在別人家設廠的黑心人,
可惜黑心產業趕得走,
寄生在台灣的黑心人卻不容易趕走。

CohibaSmoker wrote:
每個人一個月收2千,這樣下來雖不是大錢...

上班族一個月多4萬還不算大錢?
如果是小學生像現在國高中生一樣要全面補習的年代,
一個月4萬元可不得了.
赤砂之蠍腳 wrote:
好逸惡勞應該是從他們那一代開始。~~~...

四五年級這一代不會好逸惡勞,尤其是有點成就的人.
(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社會進步的動力)
但是從前的社會講究勤勞,服從,
所以那個年代的老闆普遍對員工苛薄,員工普遍奴性高.

草莓族其實就是在說他們

草梅族一說要從社會風氣轉變說起,
早年的員工基本上不敢違抗上司,
上司對下屬的辱罵,惡整也是習以為常,
當有一天,發現上司說個兩句,該員工立刻自己走人,
而不再是對主管低聲下氣時,
「草梅族」這詞就出來了.

可以說民國七十年底已是台灣經濟的高峰

當時決策者無法割捨代工業,讓廠商自然倒閉或出走,
從某些觀點看,的確是無遠見,
但大多只不過是些事後諸葛.

cckm wrote:
所以那個年代的老闆普遍對員工苛薄,員工普遍奴性高.(恕刪)

有點矛盾,
當年工作好找,員工非高薪請不到,
老闆敢苛薄?員工會委屈奴性?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當年工作好找,員工非高薪請不到,...

前一句是真的,後一句並不確實,
低薪基層員工一樣不少,
若願意接受低薪且基層工作,遍地是機會,
當整體基層員工薪水高到某個程度時,
就引進外勞了.

即使是經濟起飛年代,基層員工還是很辛苦的.

老闆敢苛薄?員工會委屈奴性?

員工奴性很多是社會風氣使然,
如果老闆苛薄,員工覺得理所當然,
而主管以幫老闆整治員工為榮,
老闆怎會不苛薄?
黑心人不容易趕走就留在原地了
黑心人是作不起觀光業的所以只能低薪了
我外公在民國70年代是開紡織小工廠的

那時我只記得小工廠訂單根本接不完,忙到連家族裡的媳婦群一起做(記憶中叫剁紗?)

外公的朋友都很有錢,西裝行頭都是法國跟義大利的牌子

每天外公都贊酒店半夜回家,喝到家中最多堆了三十幾瓶人頭馬XO的空瓶(錢好賺到這種地步?)

車子不是英國車就是義大利車跟德國車,開了一年膩了又賣掉買新的

還跟酒肉朋友每一人買了一套100萬的德國音響,唱針頭是18K金的一顆要3萬元

都碰打火機有K金的有鑲寶石的,其中有五六顆被我拿來當骨牌

買給我外婆的生日禮物有紅寶石還有藍寶石(都有一個花生米大)

那時候我才國小,只知道想要買玩具就找外公,有求必應

現在回想起來................那年代錢有好賺到那種地步嗎?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