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對於低薪結構的一些想法......文多


兔窩窩之家 wrote:
你的觀察可以擴大到全...(恕刪)

一直以來我的觀點就是以台灣全體企業現況為基礎,當然少數特殊公司或許例外,畢竟台灣中小企業多,臥虎藏龍也不少,但畢竟是占全體少數
雷蒙斯 wrote:
一直以來我的觀點就是...(恕刪)


中大型的企業不說,以小型企業來講
常常是依附在中大型企業的需求而生存
簡單的講
利潤不會太高,量不會太大,訂單能見度不高

利潤高與量大,通常不會同時存在。
依我的認知,存在的話,要嘛有專利或技術上的保護,不然就是有檯面下的關系

也不能對單一間大廠(超過30%)依存度太高
太高的話,順勢來個養套殺,被大廠併掉或是被弄掉也是剛好而已


小公司技術上有重大突破,產品有重大創新,就要面臨資本雄厚的大廠注視
要嘛為其代工,做貼牌產品,要嘛大廠等你產品線開發的差不多,大舉壓境。

總的來說,小公司能保有利潤,也能持續開發,但總是走在鋼索上
像你講的,一有風吹草動,就很危險

先想到這邊。

兔窩窩之家 wrote:
中大型的企業不說,以...(恕刪)


也不能對單一間大廠(超過30%)依存度太高
太高的話,順勢來個養套殺,被大廠併掉或是被弄掉也是剛好而已


這段話,我心有戚戚焉...有個大廠就是這麼做,已經幹掉好幾個小廠了,老闆一直上電視..好像想當明星

另外我想提一點,就是付款期限

一般長期配合是月結30天, 後來演變,三個月結..
最近我聽到一個利用結算日,可以把廠商的錢拖到半年付

光付利息就給你倒

kindkill wrote:
也不能對單一間大廠(...(恕刪)

說的沒錯,這些不就回到產業上大着恆大嗎?以前分工細,大廠與小廠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後來量大後,價錢cost down,大廠對小廠施壓,盪到利潤微薄讓你賺不到錢與死不了
現在大公司好賺的部分就直接介入,成立子公司,並訂單移植供貨(所以台灣特多集團股)
台灣小公司多,大者恆大趨勢擋不住,以後若能成長成中大型公司(非集團子公司)那要真的有一套才行


以上言論只適用於競爭力弱的公司,若小競爭力強例外
雷蒙斯 wrote:
以上言論只適用於競爭力弱的公司,若小競爭力強例外)


競爭力為何?

以我來講,我很難定義它
客戶為何找我
有一些是有獨特性,加上價格上有優勢,直接封鎖國外產品進入的可能
有的是技術層次高,肯整合各種技術,並量產化,儘此一家,他也找不到第二間了
有的是技術層次低,但進入的早,設備回收,價格早就down到第二家進入別想賺錢,準備血本無歸
也有的只是我家對他們有求必應,採購忙到沒時間處理,內部訂單一來就直接發過來,因為他們沒時間議價,而且只有我們肯趕急件
有的是設備需求高,且量少,但我們肯做,甚至拉新設備進來做

上面全部存在於我們的客戶群中。

有點累,不過後續要再開發的新領域產業,新客戶已經排上線

說真的,小工廠搞到最後,賺得的是一堆設備機具。

我很認真的和朋友說,早知道一畢業就進電子業工作,那個年代拼個幾年,身家說不定比現在豐厚。
kindkill wrote:
另外我想提一點,就是付款期限

一般長期配合是月結30天, 後來演變,三個月結..
最近我聽到一個利用結算日,可以把廠商的錢拖到半年付

光付利息就給你倒)


曾做過一間客戶
幾萬元內,現金
幾萬~幾拾的,三個月
破百萬,驗收後半年…
而且是電匯,不會先拿到支票…


另外目前聽過最殘無人道的
訂單也下了,東西也做好了,交貨前幾天
通知延期進廠
一延再延,聽說已經數年過去了…
卡的錢是7位數起。

絕代蝴蝶 wrote:
這也是問題之一,在22K鳥政策還沒出現之前,有些職缺的性質與工作內容就已經是22K,這個鳥政策出現後,卻變成是資方惡意壓低工資(當然也有企業利用這個鳥政策壓低工資)。

當然,會有人說物價上漲之類的,但物價上漲,中小企業獲利是否有增加又是另一個問題,只能說薪資、物價、企業獲利三者之間的矛盾,不能以幾句話就帶過。恕刪)


的確如此

兔窩窩之家 wrote:
競爭力為何?以我來講...(恕刪)

身為第二代的我 對本業的專業來說 完全沒問題
問題是 對工廠未來的規畫 卻完全沒方向
以前一直覺的 小工廠的優勢 少量多樣 速度快
以較少的人力 也能達到客戶的要求
價格有時高一點 客戶有時也會買單
可是10年過去了 就我自已這些年來的感覺
其實 我只是做大廠不做的單吧
訂製品 麻煩 價格好 可是這些年景氣不好 和量產的差價也不大
每次做的都不太相同 公司很難一直成長 業績起伏大 人力也不能做好一點的規畫
也曾試過往量產的方向走
人變多了 也更難管理了 對景氣波動 更難對付
有單怕交不了貨 更怕沒單 沒事做 薪水還是得發
大廠 也是由小廠變成的 可是成功的真的是沒多少
小變大 只要失敗就是 全家跑路
可是不做 員工也沒希望 公司沒成長也沒法加薪 真是兩難
有那裏可以去取經嗎?
沒有喜悅或悲傷,也沒有昨天明天的差別,時光無限地延續下去,只能四處漂泊 Forevermore....

hentcruise wrote:
身為第二代的我 ...(恕刪)


你遇到的問題,跟現在有一個產業叫做電源廠的現狀況有點像
尤其是供應燈具,就是LED

最大廠叫明緯,消張的要死,貴得要死,但是它的東西就是好,但是配合度其差無比,不是知名大廠,用它的電源作安規出事根本不理你

這一種電源,要求會比一般電源多很多,又是散熱又是功因等等
其他廠怎麼辦,少樣多量,配合度高,客人要求盡量達到
結果呢,還不是價格被砍得亂七八糟

問題是,不是燈廠不叫貨,而是現在LED市場還是太貴,一般人還是會選擇一般燈泡

你和這些小電源廠都是同一個問題,景氣好的時候,五元十元不會計較
景氣不好,一元兩元就計計較較的,採購就會拼命殺價

像我最近和人家談的案子不過八十萬,為了一趟2小時的車程運費,老闆一定要我拗人家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