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中國大陸人的一些好奇,請別見怪。

薪資這種問題是這樣
台灣的行政院長說平均薪資五萬元
是包含所有奬金的全年總收入÷12

我簡單地舉例
1. 比方說我年收入大概 4,500,000
2. 比方說剛畢業的鄉民(意思就是在網路上出沒的群眾)
年收入大約500,000 月收入可能將近40,000

3.如果總共10個人,也就是說, 剛畢業的鄉民有九個 和我個人的年收入的平均
4,500,000+500,000×9 = 9,000,000
9,000,000÷10個人÷12 =$75,000

就得出這十個人的群體每個人的平均每月總薪資是$75,000

4. 對那些剛開始工作的鄉民而言,
看到這個數據當然會覺得怎麼可能有這麼高?
大約是他們月收入的一倍以上。
可是事實上這是包含全年的所有奬金與津貼;有些人在計算時忽略了這一塊,
另外,有很多剛進社會的人一個月連四萬元都拿不到,甚至連三萬元也沒有。
因為學歷經歷能力智力努力運氣時機人脈,還有職業別的選擇,
只有兩萬多的水準⋯⋯
這其實也很正常,一開始工作薪資就有五六萬以上水準的人畢竟很少。隨著資歷的增加,能力的強化,薪水自然會慢慢上升。

自然會有人抱怨政府所說的數據不準。
其實統計數據是沒有所謂的準不準,除非造假。
簡單地說,只是每個人所在的位置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事實

----------
5.
好像在公司裡,剛加入的新人年薪大概1,000,000
他們總是會羨慕又嫉妒的說,你們這些老骨頭都可以領個4-5,000,000 ;
可是別忘了,我們也都是從一開始菜菜的1,000,000,經過十幾年的奮鬥拼到現在的水準,沒有一步登天的。

6.
另外在其他薪資水平沒那麼優渥的產業界的人,也會不平的說,憑什麼你們這種產業新人就可以年薪百萬?老人還可以領個四五倍多?為什麼我做了10幾年,年薪只有五六十萬?

唉,我都淡淡的說,答案只有以下這幾種東西的組合,你覺得呢?
學歷經歷能力智力努力運氣時機人脈,還有產業別的選擇,
你自己缺了什麼,自己應該最清楚;
大家都是領薪水的,其實這一點是最公平不是嗎?

Dr.Corgi wrote:
話說什麼問題都可以...(恕刪)


你看啊,這個話題呢,我回答起來肯定沒有說服力,更談不上公信。但是我還是嘗試從我的角度說幾個觀點好了。不評論是非,只說觀點。

其實不管是新疆也好,西藏也好,甚至蒙古,青海,廣西,遼寧,每一個地方,幾乎都能見到各個省份的人。比如成都,在2012年前後開始,就有很多新疆人看的到,而且有爆出來過,幾乎成了一條產業,因為新疆也很大,除了烏魯木齊,一些偏遠地區,小朋友被騙出來或者就是帶出來,就做小偷。現在應該都能百度到一些偷東西的視頻或者文章。還有就是著名的切糕事件,所謂天價切糕,也能找得到那些報道。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窮,這些人的意識也好,接觸的生態鏈也好,還上升或者達不到要想到分裂或者爭取什麼民族權益的地步,因為中國的法律對少數民族是最優待的,比如高考加分,比如殺人不償命,等等。

其實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果沒有各種衝突和理念不同,才可怕吧,要不就是和朝鮮一樣被全民麻痺,要麼就是高壓洗腦。正因為有不同需求,所以才會有各種爭論吧。美國也會有州威脅禁槍就退出聯邦這樣的情況。

人就是這樣,利益驅動,達成利益共同體,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鬧了幾百年了,還是若即若離,如果是中國,肯定又會被國際社會廣為抨擊吧,只不過是意識形態上公敵化,所以就沒道理了。

大陸這邊不管怎麼做,其實有很大程度都會被說成各種不道義,這個儒釋道為核心文化的千年國家在全世界面前就是沒有美國邏輯,所以是異類。因為是共黨執政,所以沒有人權,管你干了什麼。結果大陸政府又是一個對外軟蛋,永遠就是不斷的解釋,解釋不通就使勁去做給人看,結果又應了老話,做的越多錯的越多,你做吧,做了我就有罵你的由頭了。

所以呢,以上就是我個人一點不成熟而且沒有公信的想法,不代表誰,不準確不完善,不罵我就好。

金聲子 wrote:
嗯,下面有朋友給的...(恕刪)


認同你的觀點,畢竟大家成長的背景不一樣。
另外,就跟內地一樣,這邊也有很多自以為優越的人,戴著立場眼鏡看人,認真回覆很好,心態上就持平即可...

acbc wrote:
薪資這種問題是這樣...(恕刪)


您的邏輯很準確!理解!

supersport01 wrote:
我怎麼覺得這個版幾乎...(恕刪)


不過也才兩個中國人而已~
金聲子 wrote:
我是中國大陸人,住在成都,喜歡了解台灣文化,偶然到這個網,覺得很新鮮。


暫時跳開樓主的題問
個人認為台灣與大陸最大的不同就是"多元",
以及蓬勃的社會運動

同一個問題,
台灣十個人可能有十一種意見,
因此乍看之下台灣整天吵吵鬧鬧
但是基本上還是會共同遵守遊戲規則
並且在吵鬧中逐漸凝聚社會共識

而這當中
言論自由的保障是最基本的

在台灣
不會因為公開(報紙,電視)罵政府領導人,
或因為立場不同,而有"被消失"的顧慮
政治上,
一人一票決定未來政府走向
選輸了四年後再來

雖然台灣目前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要改變這個社會也確實不容易
一個議題可能要努力數年甚至更久
但只要肯付諸行動(殺人放火例外),
每個人都有改變這個國家未來的可能
因此也衍生各種不同的社會運動團體
(述求政治立場的,對社會議題見解不同的etc...),
在街頭遊行示威也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
但是如果把時間軸拉長,
和過去相比,
在不同層面上大致是朝正面的方向發展
而這些差異並不是大陸來台人士以風景遊覽為主的旅行所能立即觀察到的
而且台灣的風景和已經看慣大山大海的大陸人士來說
可能也只是小菜一碟罷了







Q_Q wrote:
1. 平均5萬!? 那是騙人的, 主要是貧富差距太大所造成數字上的假象, 一般都在2萬1上下還差不多.



你是住在多鄉下啊,南投深山中還是台東鄉下,會不會太誇張了。或是你年紀很小,見識太少,然後

朋友都是在工廠當童工,如果都不是,我是很懷疑你講這話的目的。還是你是外勞? 不會阿,外勞薪

水還沒與基本工資拖勾。


要認識幾個薪水三、四萬的人很難嗎? 我剛剛查了一下,中華民國基本工資已經是2.2萬了,只要你

不是打工族,薪水應該都會超過吧基本工資。


"一般都在2萬1上下還差不多"

借此楼问个平时不好意思问的问题,在台湾中油工作,新鲜硕士毕业生月税后收入多少,大概年终奖多少?工龄5年、10年、20年的大概多少?谢谢!

123nelson wrote:
暫時跳開樓主的題問...(恕刪)

台湾最大的特点其实是“不多元”,你看台湾今天吵这个明天吵那个,以为那是“多元”,差矣——绝大多数台湾人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受地域限制其实是高度趋同的,所谓各种不同政治观点,政党人造的而已。退一万步,就算那些蓝的绿的政治观点是原发性的多元化好了,那也只是“政党多元化”,这只是“政治多元化”的一部分,而“政治多元化”又只是“文化多元化”的一小部分。

要说多元化,大陆几个都会区鱼龙混杂南北群贤毕至,那才是多元化。举个例子,在上海北京随便找一间办公室,你能听到十几种不同的方言口音,在台湾,你从南走到北,也只有一种台湾腔而已——语言不比政治观点更是文化的基础?这并不是批评台湾不多元,实际上,台湾就那么大,族群融合又早早完成,根本没有文化多元化的物理基础,倒不如就高举单极化的“台湾价值”就好了,凑多元化这个场子,台湾没这个先天条件。

你肯定想说政治力量对多元化的影响,没错,大陆如果本身的多元化是90分的话,中共的威权体制可能会把这种多元化压制到80分,但台湾先天的多元化也只有一二十分,政治再怎么开放,也不可能和大陆比多元。

那台湾为什么爱用“多元化”做自我标榜呢?90年代中期国民党失去了“反攻大陆”的执政合法性,需要一种新的理论,要不然少数外省人统治多数本省人的基础就没了。那这种新的理论就是“台湾文化多元论”,说白了就是本省人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我外省人也要是,这我就可以执政了,顺便把爹不亲娘不爱的原住民和客家人拉进来,凑个四大族群的麻将局。这段历史需要很有年纪的台湾人才有印象,只是后来民进党上来之后,觉得文化多元论也可以为己所用,就留着了。四大族群很厉害吗?想多年前我上大学,我们宿舍就有四大族群呢。
收入平均有可能是這樣子沒錯.
要看你們的訊息很簡單.因為會有很多的管道去了解.
不論賺的錢多或少,妻子能夠上班是好事.不完全是因為錢.
大家互相交流聊聊都很不錯的.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