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在職碩士班甘苦談-2017年度


小YY-阿銘 wrote:
說簡單點,樓主也知..說簡單點,樓主也知道現實面,為的是:國立四大其中之一學歷 名校光環,不然台北也很多學校
.(恕刪)


在職專班的學歷 有些公司 也不一定承認

去唸有好無壞

我今年目標 1. 進修 2.TOEIC 700,共勉之

借串問一下...
小魯私碩畢,目前工作了6年多
公司目前也穩穩的,想再去進修碩士會不會算浪費時間
心中也有些想法,目前是打算報明年的在職碩
但總是被同事說浪費時間
說真的, 雖然光五股新竹來回的交通費與時間個人就不是很建議...
但, 如果你願意, 堅持兩年內用力把他念完,我想還是值得的!
放心的去上吧! 新竹在地的工作就慢慢看慢慢投~
有些事,你現在不去做,以後更不可能做了! 這是你的人生,只要你妥善安排家庭與現實問題, 我相信都不會是錯的.
在職ing.

sy016551 wrote:
想問樓主你的推薦函兩封是請誰寫的?


如果不方便找公司主管
可以寄信給報考系所的教授問他們要不要幫你簽
幾十個教授要找到兩個幫你簽應該不難

建議是先去讀學分班
一方面先認識教授, 一方面減輕考上後的壓力
想後悔的話也可以提早設停損點

獨孤小浪 wrote:
Dear 各位Mobile...(恕刪)


邊工作邊上班真的十分辛苦

yoyo0719 wrote:
個人倒是覺得各位不...(恕刪)


非常同意^^
跟窮人裝闊學有錢人打小白球一樣 休閒很多種選對適合自己的就好
不然浪費錢也浪費時間
夢想? 還好我的夢想不是在這
我本身是鼓勵樓主有夢去追,但碩專班學費很貴,錢花了也不見得能順利畢業,而且樓主還需學貸,所以還是先得講一些現實面的問題。

根據之前系上教授的經驗談,在職碩畢不了業大多是因為生不出(達到教授要求之水平的)畢業論文,平常上課倒是其次,能pass就好(不要太誇張通常講師都不太會當人)。他看過太多學生修完課後因工作家庭課業多頭燒中途放棄論文撰寫,或達到修業年限論文生不出來被退學的案例,因此,口委會問你有沒有時間放在課業上不是沒原因的。

這情況在國立前段的碩專班尤其常見,因國立大學的教授沒來自學校的招生壓力,教授為了顧及自己以及學校的名聲,在畢業論文方面根本不可能給你放水(不信可以去查查看近幾年118電資學院畢業比例)。一般生全時投入論文都不見得可以準時畢業了,更何況是蠟燭多頭燒的在職生。

因此我建議樓主先把重心放在衡量自己未來能否承受來自畢業論文的負荷與壓力。寫畢業論文不比修課,把教科書讀熟就可pass;從一開始的找方向,看文獻,到後來的做實驗以及與指導教授討論實驗結果、論文撰寫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指導教授頻繁互動,才有可能完成。若樓主有決心可達成,小弟建議就衝吧!不衝的話永遠沒機會。

小弟我之前是唸118電資學院碩專,最後班上超過3/4的同學都沒畢業。我自己最後是花了三年才畢業,拿到學位時已經超過40歲了,這三年真的很苦很苦,這學位對我目前的職位與薪資完全沒幫助,中間完全是靠意志力跟不服輸的拚盡在撐。所幸最後還是苦盡甘來,與樓主共勉之。
============

說到唸碩的動機,就不得不提當初刺激到我的某個head hunter給我的助力 XD。
小弟我在國際級的大企業上班,靠自己的努力,不論在職位or薪資上都達到甚至超越許多擁有碩士甚至博士學歷的同事,也得到許多同事的敬重。但,有一次接到某個head hunter的電話,說有人推薦我去他們公司應徵某個高階研發職位,本來一切都很美好的,但在那位head hunter知道我只有大學學歷後(好歹也是中字輩國立大學,而且當年是為了減輕家中負擔才沒繼續升學),就開始支支吾吾說要改推薦我去應徵另一個比較低階類似sales的職位;當時我所受到的刺激現在還歷歷在目,現實世界中只看學歷的公司還是不少。每當我遇到研究瓶頸想放棄,只要回想起這幕,不服輸的動力馬上源源不絕而來,幫助我撐到最後拿到學位,畢業論文還被拿去投稿IEEE。事後回想起來還真該感謝這位head hunter。
獨孤小浪 wrote:
可是才發現在職碩士需考量很多【錢+時間+家人因素+........】(難怪當初口試時候教授問我說:先生你在五股上班,
你確定你有時間上課嗎?),這樣去上課拿到國立四大其中之一學歷,很怕爬高摔更傷!
現在有點猶豫了,希望版上的前輩高手能提供給小弟一點建議!謝謝!...(恕刪)

N年前順利通過筆試..接著口試..有很多關..
其中英文口試..竟然考工程數學的的翻譯..及時讓我想起來..就差一點翻船..
接著幾關..就很輕鬆聊著聊著..問我工作情形..
我才脫口說出..偶爾要出國接洽業務..
立刻被問..那你確定有時間上課嗎?
光為了解釋出國與上課時間是否衝突問題..花了好一段時間..

我是班上三仙老公標之一..
拖了那麼久才去進修..主要是財力+時間..已經不是甚麼大問題..
倒是..體力是一大問題..不過這是人生的無奈..

我的同學..有幾個..他們的老闆聽說是賣鍋子的..偶爾上課會遲到..
遇到嚴格一點的老師..如果連續幾次點名沒點到..
老師就會說..班代..你轉達一下..叫他不用來了..

簡單的說..同學類型不外:
年齡大一點的..財力+時間不是問題..只有拚體力的問題..
中壯年的..財力+體力不是問題..只有拚時間的問題..

通常是財力絕對不是問題情況下..才會考慮在職碩士..
而長距求學..即使樓主是中壯年..有可能體力也會變成問題..
樓主的問題..網友實在很難給你建議..
如果..財力不寬裕+轉職困難的情況下..
強烈建議..所有考量以保有現在工作為優先..



推薦台師大EMBA.以下是我讀了一個學期的心得:快樂X豐盛的學習收穫


1.我當初讀EMBA的目的就是為了讀書,充實自己,沒有甚麼其他怪異的原因(如擴展人脈之類的).

2.我只報考師大EMBA,因為隔周六日上課的方式,其實較符合人性.(台師大及交大是唯2隔周上課的學校)

3.學校真的有大師級的老師存在,跟大學母校的老師相比,真是不遑多讓.

4.豐富的同學人數及社團數量,我必須說:跟不同的同學相處及聆聽她們報告時,你真的會有不同的跨界視野.

5.豐富的人文課程,陶冶並與我們的人生舊思維跨界對話....只有當你自然而然改變對人的看法時,未來才會有不同的可能.

6.拒絕虛榮主義,追尋一個誠懇的對話與學習:

原本我有想過回我的母校就讀,一個頂尖位在台北市金融中心的大學,可惜我看的是授課老師多是以前的熟悉的助教及講師,突然覺得想有些不同的體驗,我的大學母校的EMBA系主任招生影片說:要錄取本校EMBA,最好大學是名校畢業或是上市公司背景之類的.雖然我也算是名校的大學畢業,但我覺得這話著實蠻令人心酸的,難道人的價值就是只有一張畢業證書及名片?尤其對應師大的有容乃大,主張對人的尊重及人文素養的課程設計,真是高低立判,讓我只好揮別大學時期美好的回憶,尋求另一個可能的遇見.

師大EMBA的學費與學分數脫鉤,修36~48學分,你花的學費都是一樣的,而且總學程(2年共計6個學期)合計不到40萬的學雜費,甚為合理.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溫柔敦厚的善良學校--就和她的校園建築一樣:雋永,安穩,以及踏實.....難怪,師大企管系,竟已是全國大學企管系的第三志願...或許,軟實力,不在於過去的排名及校友人數,而在於面對未來時,所要傳遞的核心價值及信仰......

這是一個令人覺得驕傲和尊敬的學校:她要的不是你的名或錢,而是要你親筆寫一篇關於你自己的文章,讓她慎重地知道你是否是屬於她的良人! (師大EMBA的入學資料審查,不會要你的大學成績單,而是要你寫一篇自己的文章.每年的11月是報考時間.)

師大EMBA不是只授予學位......而是,讓你,有一顆更靈敏及包容的心,去迎接未來的人生挑戰!

.....以上僅個人看法,給您參考....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