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了我周遭很多例子,其實......家庭還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能力可以到達台GG兩倍,那其實在台灣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
因為,為了多賺一點,大多得要拋家棄子,然後,真的拋家棄子了,外面都會再有一家子
最後心理想說,也不過就是錢...........家都沒了
doubleeeeee wrote:
小魯的朋友今年40歲
今年8月準備迎接生命中第一個小寶貝
去年底就接到某外商邀請到北京擔任大中華業務代表
需時常性的飛大陸其他各省、日本、韓國
但卻不捨須與妻子&即將臨盆的孩子分隔兩地
之後每隔2~3個月才能回台灣一趟
由於工作性質需時常飛
若將妻小帶到北京也沒太多相處時間
稅後薪資大約是五年台GG工程師資歷的兩倍薪...(恕刪)
我當年就是去了北京,家人留在台灣,一轉眼已經很多年了,家庭還算美滿,事業也很好。過來人的經驗和你分享一二。
分居兩地,最重要的是和你老婆的感情,第二則是你的財力和自己的毅力。如果這些事情能處理好,家庭和事業是可以兼顧的。
關於夫妻關係,你要懂得你對你老婆有所虧欠。你能去追逐事業,是因為老婆把家裡打理好了讓你無後顧之憂。所以你回台的時候要懂得好好對她,嘴要甜一點,要定時安排出國,要記得送禮物。每次回台灣記得一有機會就撲倒,然後再撲倒,然後再撲倒(反正男人過了四十只剩一張嘴)

我覺得親子關係,最主要取決於你有沒有真的用心。我自己這幾年下來平均每兩、三個禮拜回台一趟(自費),有空的時候待久一點,忙的時候往往是周五晚上到周日中午離開,回到家照顧小孩的事都是我來做,熬夜餵奶、換尿布什麼的你要主動扛起,讓老婆休息一下。就像很多台灣的家庭一樣,如果大人一回到家就是滑手機不真的照顧小孩,那怕你天天住在一起,關係也不會好的。
外商的假比較多,我自己一年超過30天annual leave,所以除了定期回台灣以外,我們家每年會有4~5次的長假,農曆新年和十一我都放將近一個月,其他則每次大概10天左右,剛好帶全家去國外走走好好相處一下。我自己覺得,比起每天忙於奔命的一般家庭來說,我們家相處的時間和質量都還算高。
關於接去北京,說真的我覺得這個要看你們家庭情況,北京不是一個很容易居住的城市,雖然可以請傭人,但整體來說交通和台北差的很遠,小孩小的時候你還會擔心空氣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和台灣不同,大陸有非常多的出差機會和需求。我當初有把家人接過來一陣子過,但是因為出差的問題,我人其實很少在北京,後來他們覺得分居兩地反而是比較好的相處模式,一方面他們離家人近而且什麼都有,另一方面我每次回去都已經把工作的壓力和個人情緒處理好了,大家能很開心的重逢。從金錢角度來說,500萬台幣看起來好像不少,但如果一家人未必很夠。大陸看病很貴,小孩六歲後要上國際學校(好一點的一個小孩一年快要三百萬),如果真的要接過來,記得和公司要求小孩學費和商業醫療保險。你現在不要,以後就沒有了。
整體來說,有好有壞。至少我們家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和相處方式。小嬰兒的時候其實還好,等小孩3歲到快上小學的時候你會更難過,因為他們會開始想你,但是又不能理解你為什麼需要離開,會問:"人家的爸爸都在台灣,你為什麼要去北京工作"等,很令人難過的問題。 我自己是誠實回答"同樣是一天工作十個小時,人家的爸爸在台灣工作一個月,我在北京只需要工作X天,就有同樣的薪水了",順便開始傳授資本主義的觀念。

以上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你認清你這個男人需要夠強壯,要有足夠能力。如果無法忍受孤單,或是怕自己會每天混KTV包二奶,就不要輕易嘗試。
離開台灣十多年,至今偶爾還是有公司會想挖腳我回台,但條件太差我根本不可能考慮回台灣。這是很多跳出台灣的台灣人的痛,台灣是個多麼好的地方,如果有選擇誰會願意離鄉背井,但台灣這幾十年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大陸讓利是統戰、大陸不讓利是鴨霸。假民主真民粹,搞的經濟一蹋糊塗。
Kanyil wrote:
我當年就是去了北京...(恕刪)
謝謝Kanyil san與各位大大的回文
特別是Kanyil san的心路歷程給了小魯很大的勇氣
以下跟各位報告一下進度
1. 目前這份工作應該確定是會去了,主要還是錢的考量
2. 老婆非常支持,我跟老婆都對我自己很有信心,不想也不可能包養小三,有需求我的D槽打開就好
3. 基本上賺的錢扣掉每個月的開銷,其他全部都會想辦法匯回台灣
4. 四十歲得子真得是不容易,我會每天珍惜視訊時間
5. 大家都說上海好,小朋友一兩歲時,我也不排除全家接過去(後來跟公司確認是上海不是北京)
6. 最不捨的還是辛苦帶孩子的老婆,我也下定決心,一有空,哪怕只有一天半,都要飛回台灣慰勞老婆
7. 這間也算是國際級大公司,如果小魯撐個兩年真的想回台的話,應該還是會有公司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