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最近出差大陸的一些心得

toy j wrote:
要不就就要走..... 管道


清朝後來對鄭氏政權解除禁令 福建對於台灣府還是實行"渡台禁令"
很少人可以拿到官方通行證 不少先民冒險偷渡黑水溝
一些被無良船家推落(躲盤查) 一些遇到風浪(怎麼想到安平追想曲)
只有一定比例先民來到台灣

講那麼多...
是想了解走官方管道100%薪資都能匯回嗎? (扣除完稅.個人社福.保險支出...)
還是玩文字遊戲? (薪水切成好幾份多種名義)
虛心求教
超認同
COH wrote:
不管你信與不信,電...(恕刪)

sgconduty wrote:
很久沒去大陸了,也...(恕刪)


我如果沒有記錯
2004年 那時候的普工工資 不到1000/月 不過要包吃包住
那時候這樣的薪資水平 廠門口就有一堆人等著應聘了
加班費的計算方式也很奇葩 跟白天上班一樣是1比1
但工人還是很樂意加班

那時候的物價也很低 洗腳大概也就35吧
聽起來薪資已經要超越歐美了,這也不知是好是壞。

bluejay27 wrote:
廣州市不是直轄市喔...(恕刪)
HighPrice wrote:

別用台灣公司的思維...(恕刪)



沒繳五險一金的中國內資企業還是很多數,覺得這是「華人」的通病。比台灣老闆小氣的中國老闆看得也是會讓人搖頭。
個人覺得在中國往上衝一定是沒有極限,而往下看會發現慘兮兮的人多到令人咋舌。努力保持自己競爭力最重要!!!
絕代蝴蝶 wrote:

你得先看看台灣有多...(恕刪)



所謂目標只是發大財吧?
就我接觸跟共事的上海年輕人,除了電視上拿來酸台灣年輕人的「狼性」外,也有許多跟台灣年輕人一樣的惆悵。自己只能靠爸媽買的房子,不然自己根本連頭期款都付不出;縱使自己是個留學歸國的高材生,仍須面對眾多同等優秀人才競爭,或是直接被靠關係的人騎在頭上。
中國高知識年輕人不是不想小確幸,是這個越來越高壓的競爭氛圍推著他們前進。撇開政治,兩岸年輕人是可以相處得很愉快,互通有無當作是去一個語言可通的外國看待就好了。
有錢就可以大聲,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以後台灣人會更有感受的
他說的是廣州裡的二線城市,你.....呵呵

wecotu wrote:
有錢就可以大聲,自...(恕刪)


在大陸有些有錢人還是很低調 很多農村的人 可能因為拆遷補償一夜致富
但還是繼續做著原本的工作

大陸很大 不同城市狀況都不同 就算有待過大陸的人
可能都不是看的很全面都很清楚所有的狀況

兩岸交流應該要拿掉一些既有的刻板印象
不要什麼都是先入為主
什麼事情都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yoyo0323 wrote:
沒繳五險一金的中國內資企業還是很多數,覺得這是「華人」的通病。比台灣老闆小氣的中國老闆看得也是會讓人搖頭。
個人覺得在中國往上衝一定是沒有極限,而往下看會發現慘兮兮的人多到令人咋舌。努力保持自己競爭力最重要!!!


我同意小氣的老闆這部份兩岸其實是差不多的, 不過若是要比大方的老闆, 台灣遠遠輸給對岸.
兩岸老闆最大的差別是, 在台灣絕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都是吃大鍋飯, 薪資年終會比較以年資跟人情去計算, 而不是完全看表現, 而且就算表現再怎麼好, 你能領到的也不會比其他人多太多 (大多數情況). 但是在對岸, 只要你有表現, 大陸老闆是很敢給的, 比較不會去被年資或是其他因素綁住, 而且針對能協助到他公司的人才特別大方.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