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台灣低薪現象誰是元兇?

1. 分紅費用化,低薪造成科技業不能留才,惡性循環下無法創造經濟成長。

2. 派遣制度,拉低了薪資水準,企業甚至於政府,也只想低薪聘雇員工。

3. 政府沒有遠見,無能!

秦式繼承人 wrote:
天天看到一堆期待薪...對於只想保持現狀的台灣社會
憑甚麼覺得薪資『能』隨著時間增長?

誰是元兇?
答案再明顯不過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其變寧唯一紀、二紀,

JasonStock wrote:
台灣本來就有很多高薪的工作, 你要思考的為何領這分高薪水的不是你?(恕刪)


其實應該是說,也許每個人對高薪的定義不同,也許有的人6萬經理他覺得算高了,可是在先進或發達國家,說真的6萬的經理真的只是職員的薪水,台灣的低中高層薪水都是低的,中高層遠不能跟國際接軌,可能連東南亞發展中國家都不如。所以高薪?如果指的比台灣的別人高一些,那真的算高吧?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JasonStock wrote:
啥叫直銷式的洗腦?...(恕刪)

換個角度想一下好了
假如台灣的一般OP薪水以正常工時可以月領3萬元
那初級幹部.班長.組長之類的領個4~5萬不為過吧

再上去課長領個6~7萬也算正常吧
以此類推
薪資成長是全面性的
假如大量引進外勞
導致低階op薪水永遠升不上去
(因為世界一定會有更廉價的勞動力,假如政府不限制的話)
那就不可能上階的幹部會三級跳

因為
下一步資本家將會考慮
引進也價廉物美的低廉外籍初級幹部
(別懷疑,政府如果放任或妥協,這是絕對會發生的)
以此類推
慢慢取代中級.甚至中上級幹部
白領想加薪??
早睡早起身體好啦
看了8頁總結


1.教改失敗 (大學生 草莓 沒競爭力)

2.產業人才外移 (希望你有五十歲的智慧四十歲的經驗三十歲的衝勁和二十歲的起薪標準,只給香蕉?)

3.外勞大軍 (竹科外勞大軍多的可怕.大部分產線OP10個有6~8個外勞)

4.政治鬥爭 (垃圾不分藍綠 633 空心菜 馬上好 )

5.台灣是資方天堂 (重罰2萬 黑油 廢水 黑蛋 勞檢會擾民)

6.黑心老闆太多 (幸福城市19K、員工自願加班 單週工時超過160小時才叫過勞)

7.代工毛利率低 (竹科10個有8個代工吧,跟3.環環相扣)

8.錯誤的政策 (證所稅 富人稅 )


還請大大幫忙補充
低薪?

軍公教
台朔集團
銀行
國營企業
竹科,中科,南科
01百萬年薪大軍

考試
當軍人
當工程師
當作業員
自己當老闆

想高薪,靠自己

低薪是自己造成,元凶是領低薪的人
讓老闆認為低薪可以請到人





odenshop wrote:
外勞!
別跟我扯什麼台灣人不做
是企業主不想提高薪資
有源源不絕外勞
為何要請高薪台灣人?(恕刪)


新加坡外勞占勞動人口的3成,算不算高?
外勞的薪資,只有當地人的一半不到,算不算低?
但是新加坡人還是高薪啊!
他們有源源不絕的外勞,
還是照樣高薪請新加坡人和
高薪挖角世界各地人才啊!

就台灣最奇葩,外勞有最低工資保障
台灣人卻薪水不漲


阿德Sky wrote:
我可以跟你說,機械...(恕刪)

當然不難
我就是做這個的
問題是台灣的產業型態跟外國不太一樣
中小型企業
小批量生產佔了絕大多數
使用機械手臂就必須常常更動程式去適應新產品
好處是可以減少人力
事實上成本的節省,目前是真的看不到
台灣要機器人化
還早得很

像有的單的量只有100~300個
上了生產線只有短短一天甚至半天就必須換線
這種生產現搞機械手根本就是作弄自己
只有類似鴻海這種大量單的大型代工廠
去使用機械手才有效益

明天更美好 wrote:
新加坡外勞占勞動人...(恕刪)

新加坡的產業型態跟台灣有很大差別
不能一概而論
有些產業是外勞根本沒能力進去的
asperen wrote:
但是,學會做太空梭,老闆說投資過大要共體時艱
所以繼續給做螺絲時的薪水~~


那你一定沒注意過螺絲業

我一個好友就是專門出口特殊螺絲到德國、歐洲的千金
高雄她們那幾家有做特殊螺絲/扣件的,薪水都很不錯.. 甚至到非常好的地步
如果是專門的研發人員,百萬年薪的多的很

以前一個客戶做精密螺絲,專供德國大廠
一般年輕勞工薪資也是三萬多、四五萬以上,看學歷及部門不同..
其實在南部算還可以的薪水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