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台灣失業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為何還要開放白領外勞?

現在不是外勞要不要開放的問題,是這些工作人沒做,是現在年青人對於辛苦的工作沒人要作,寧22k的輕鬆工作,也不要作50k藍領勞力技術的工作!!!

seiya936 wrote:
現在不是外勞要不要開放的問題,是這些工作人沒做,是現在年青人對於辛苦的工作沒人要作,寧22k的輕鬆工作,也不要作50k藍領勞力技術的工作!!!


哪來的50K勞力技術工作...

現在就算勞力工作也是不會超過35K

前兩天一個傳產老闆哭邀27K請不到人的新聞歷歷在目 你是活在平行時空嗎?

小吹吹 wrote:
鯰魚效應 (Catfish Effect) (又稱 Weever Effect),是指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
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鮮活的沙丁魚比速凍的要貴好幾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他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由於沙丁魚生性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又很長,因此捕撈的沙丁魚往往回到碼頭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賺的錢也比別人的多。該漁民嚴守成功秘密,始終沒透露半句。直到他死後,人們打開他的魚槽,發現只不過多了一條鯰魚,漁民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不停游動,以求保命,終得以存活下來。當漁民出海捕魚時,先準備幾條活躍的鯰魚,一旦把捕獲的沙丁魚放入水槽後,便把鯰魚也放入水槽,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運用這一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
鲶魚效應是指新加入的競爭者參與可以激勵整個團隊的士氣,此方法用於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用以喚醒員工的危機意識從而促使他們改進自己的工作。

台灣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台灣人懶...
而是少部分懶的台灣人阻礙勤勞的台灣人

台灣要做的是把那些懶台灣人砍掉
讓勤勞的台灣人能夠正常發揮

nardi777 wrote:
三月份失業率3.89...(恕刪)

南韓人口多少,台灣人口多少
C.W.U58
賀瑞斯 wrote:
從你的論點來看 我怎...(恕刪)


自己不懂就看看別國嘛,

比我們富裕的國家,每個都一直優惠白領來自己國家工作、移民,

他們傻了嗎,他們國力有越來越弱嗎?

反而台灣近年一直擋一直在退步,

想想其實也不是擋,是吸引不了好的人才來,

可憐,本來吸引力就差了還有人一直在反對

台灣是小國,本來就是出口賺全世界的錢,

找外國人來幫我們去賺全世界的錢,你們是在反對什麼…
誰叫9.2們那麼死忠呢⋯⋯八年啊難怪
說老實話 個人以為以台灣老闆的低價搶單思維
就算真的開放外籍白領人士來台就業限制
應該也是一堆藍領充白領 真正想引進的高階技術或是管理人力(Ex.程式怪物 天才交易員 或是像L.Gerstner這種等級的外籍傭兵)
拿香蕉是搶不到的
...不過就算如此 個人相信台灣的老闆還是繼續會拿香蕉去試著請請看 然後請來了還要人家“共體時艱”

不要以為這是夢話 台灣真的曾經發生過老闆透過獵人頭公司把執行長獵來了之後
過一陣子就以遇到景氣低潮為由要這個執行長“共體時艱” 自己放棄當初講好的Offer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不用擔心啦,
真的是人才, 不會願意離鄉背景來台灣領低薪的啦!

Hight~你好 wrote:
台灣為什麼薪資低。。

個人認為如果去怪那些利潤高的公司
比如電信業。。石化業他們給付薪水低是有理的


但台灣大部份的公司利潤都很低是要拚量才有利潤
很多公司都以經面臨今天做了賠錢賠一半但不做全賠
個人還認為甚至很多公司沒賺錢是從股票市場炒作
老闆才有收入的狀態。。很多公司明明利潤和銷售低
的沒有未來了。。卻都還能在股票市場中炒中新題材
而賺到錢。。

那這就變成惡性循環了。。老闆沒賺到錢。。員公就
薪水不高。。員公薪水不高那他就沒辦法促進消費
那又回到老闆又更賺不到錢了。。

歐美國家如果有影氣不好。。人民是會去借錢促進消費的
來增加景氣的循環。。但對本身總是有些不安定感

那華人。。不景氣就多存一些錢來增加自身的安定感
不過景氣又會更不循環。。


事實上台灣人是會借錢消費的,而且還是借了超出償還能力的錢

2000年那幾年爆發的卡奴現象就是其典型代表....


Hight~你好 wrote:
想想看。。如果物價上漲。。讓老闆可以賺多一點錢
那之後在來調漲薪資。。大家願不願意

又或著老闆先在增加多一點債物咬著牙根讓員公薪水調漲
然後員公新水增加促進消費最後自己因為景氣變好得利

這或許對大家都好。。但誰要先犠牲。。誰又相信得了對方
這個社會。。消費者。。資方。。勞方以經太過於對利
誰也以經不相信誰了。。所以台灣目前的景氣死水應該很難在改善了
現今社會風氣是出了事就怪對方。。那一方都不自行檢討
不管是政府。。人民。。資方。。勞方。。消費者筆筆階是


如果台灣只有一間大公司的話,這方案百分之百行得通

如果台灣遍地中小企,這方案百分之百行不通....


Hight~你好 wrote:
個人覺得現在的台灣產業結構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就代工代習慣。。思維走不太出來。。很多事便宜行事
講求量大利微。。不過左邊那個大國比我們更猛
這一套台灣以經漸漸失去競爭力了所以狀況才會愈來愈不佳
現在應該是不是要多動點頭腦去抓小市場但利潤好的產品
讓產業的利潤改善那公司有賺錢就需要請人就需要人材
那大家都有賺錢的時侯就會開始搶人。。那大家都需要勞工
就會開始增加薪資。。漸漸的才會進入正循環~~

引進白領或著不引進白領其實對產業和景氣的正能量質有限吧
最主要的是本質為低利潤的這個事實要改變了。。
不要在靠衝量代工模式打天下了。。這樣結構永遠都上不來
連對岸這一點思維都比台灣強多了。。台灣都的是數十年如一日都沒有進步


問題在代工? 我是很懷疑啦
講的好像只要不代工台灣就起飛了一樣

andrew3688 wrote:
台灣的教育制度把大學生教到沒戰力,現在的許多大學生比起20年前的五專生程度還差,這並不是學生的錯而是教育的錯

現在許多大學生的程度本來就應該在高中時就選擇技職學校卻成了大學生,而大學為了招生率不敢當人,讓這些程度不夠的學生簡單的就畢了業投入職場,結果甚麼都不會,只有一張文憑

這真的不能單怪資方或勞方,台灣教育真的出了大問題,資方對台灣大學生的程度不信任,勞方揹了一屁股學貸畢業卻沒程度

雙方都被教育制度害死,我如果是資方,我還情願相信別國教育制度下產生的白領,風險小


很同意,感謝偉大的教改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