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小孩 該不該唸大學 ?



Exactly.

版上有人分享其它出路 other than PR shooting high.

華人社會 Tiger parents 深植人心, 傷害了不少小孩, 兩敗俱傷.

父母看一下小孩的 PR, 避免成為 Tiger parents.


aaaaabounce wrote: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特別強調PR值,我只知道有數據不一定能評定一個人的能力與未來。
畢節望族後裔
學歷不重要,但卻是入門門票,沒有這門票你只能比別人辛苦好幾年去爭取門票。
J.F C wrote:
學歷不重要,但卻是入門門票,沒有這門票你只能比別人辛苦好幾年去爭取門票。




Partial agree.

類似討論串,可以看到正反兩派口水戰激烈.

宅爸家中老二,國中資優班入學考,一口氣進入 PR 97, 下一步為何 ?

As my words before, 家長瞄一眼 PR 值 => 就略知小孩該否走升學路
企業界叫 KPI ,供決策 or 改善 參考

宅爸不聰明, KPI 就選現成的 PR
The reason is
小學班排也是 PR 的一種 => No.1, Top-10,average ....whatever
都不若 大區域的國中資優班入學考樣本大


宅爸的想法
1)PR 低於 70, 小朋友升學會粉辛苦, 在升學班被資優生壓著打,成績中後段
worst case 鬱悶,失去信心,交上壞朋友 向下沉淪
不仿走技職,插大 溫和漸進的方式 補齊職場門票資格
or 職場有機會,先佔先贏

如餐飲,護理,軍警,中小企業 ....... 等

2)PR >70, 資質,程度 OK, 直接和資優生對抗. , 不會被壓著打
通往大型企業,外商,特考 的門票.


畢節望族後裔
對於我的小孩,我常跟他說,要發掘你有興趣且比別人強的地方,如果還沒有發現而且也還能念一些書,就先把書念好,至少念個不錯的學校,以後也能維持生活所需。若是對念書也是興趣缺缺,那就學一門技術,也能養活一家人。就像我有個朋友是學飾金的,收入也比22K好太多了。
數學和物理這兩樣東西大器晚成的很多!

我指的是教授級以上的程度。

宅爸還是保留一點吧??
金門 Maker 型實驗教育中心:

我們希望提供一種教育的選擇權,
讓小孩有機會在國小四年級就開始接受職業教育,
經過三到六年的訓練之後,可以選擇在 15 歲或 18 歲就可以投入職場,
而不需要多花 4 到 7 年去接受高中或大學教育呢?

德國的技職與學術教育的分流從國小五年級就開始了,
這看起來實在非常早,
仔細想想後卻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
其實已經具備了母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對於數學的「加、減、乘、除」也已然熟悉了,
這些能力已經足以應付日常生活,
並且做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的基礎。

在我們的教育中,
國小五年級到高中這一段漫長的時間裏,
所學習的主科不外是「英、數、理、化、史、地、社會」等等科目,
但是沒學習這些科目並不妨礙技術的學習。

.....

看來是蠻有道理的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快樂小皮蛋 wrote:
有看到一些技職體系的人,透過各種正式的管道要想要進入大學,不僅辛苦,也要花更多的時間。


Disbeliever wrote:
數學和物理這兩樣東西大器晚成的很多!


Two different opinion
如果不是以此當職業, 宅爸較認同小皮蛋的看法.
基礎科學 or 語文 建議一般人趁年輕學.

宅爸大二時, 班上轉進一些役畢,名校五專插大生
太偏基礎科學的科目, 他們集體找教授 ...... 希望放水,別為難他們

管理類的科目 later 在職進修 is fine,
上述插大生表現比未役的小朋友們出色.

sardine001 wrote:
德國的技職與學術教育的分流從國小五年級就開始了,
這看起來實在非常早,
仔細想想後卻是非常有道理的。


感謝資訊, 德國工藝一絕 其來有自.
畢節望族後裔
讀書我覺得可以

但就業可以的話往外跑吧

因為這艘船已經沉一半了
ai_0301 wrote:
版上經驗人士...(恕刪)


好大學就念
不好的大學也可念但要考證照
ai_0301 wrote:
As my words before, 家長瞄一眼 PR 值 => 就略知小孩該否走升學路
企業界叫 KPI ,供決策 or 改善 參考 ...(恕刪)


可以了解,但不完全同意。

聊聊自己的經驗好了,我小學到初中的成績一直都是中段班,不好不壞,很愛和老師辯論,常被處罰。之後去了國外換了學校,學習英文很辛苦也很混,上課不是睡覺、看武俠小說就是打架,高中代數被當掉兩次(對台灣人來說難以想像),退學一次,基本上被放棄。PR? 零吧。

但是有一天突然變得自發想讀書。一有興趣讀書,很多課業一讀就通,出國兩年英文也差不多了,六個月後跳級畢業,拿獎學金進大學兩年畢業,證照拿一拿讀研究所。老師、教授我都不怕了,被資優生打壓? 笑話。

如果只看高中前一年,相信任何家長喵一眼都會認為這個孩子應該不適合讀書。如果只看高中最後六個月,相信結論很不一樣。如果我父母當初一看成績就決定逼我當水電工,接下來的人生相信會很不同。

想讀書的孩子就會讀書,不想讀書的孩子在逼也沒有用。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父母負責幫忙、支持,但是要盡量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