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在澳洲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年輕人,只要肯做~有車有房有老婆有孩子

你在台灣出海去抓魚也會比一般人的22k高阿....

不要只看一面好嗎

lcccccccc wrote:
樂觀的人
去買份高屏區的報紙
看看高屏的就業板
水深火熱的就業環境
很多人視而不見



高屏找不到 就不可以到其他地區找?? 很多人都是出外打拼,

剛開始辛苦一點 等學到功夫了

才會開始回甘




天 天 開 心 !

iamcobra wrote:
高屏找不到 就不可以...(恕刪)


每個人都有離家的條件嗎?
這說法是
買不起台北房的人
請移居屏東?

所以弱勢者~台灣海峽沒有加蓋…


五年級的宅爸
年輕時知道阿拉伯產油, 去那邊工作應該不錯 ?


七八年級的 也可以想像一下 若生在產油國家
當一位阿拉伯人, 日子會不會粉愜意 ?
有車有房, 有老婆 => 烏克蘭外銷正妹,一夫多妻是合法的

你們真的喜歡比來比去,網路發牢騷 ?

畢節望族後裔
理性與獸性 wrote:
大家信嗎?我之前看... 如果你是澳洲人,只要肯做,就會很有錢… (恕刪)

肯工作的人會有合理的回報,但不可能以薪資所得成為有錢人。受薪階級頂多成為有車有房的中產階級,不可能晉身上流社會。

hsnu786 wrote:
看完這篇澳洲本地新聞報導,再來評斷。
Melbourne Institute study finds young Australians struggle after leaving home
詳見全文
http://www.news.com.au/lifestyle/parenting/melbourne-institute-study-finds-young-australians-struggle-after-leaving-home/story-fnet08ui-1226603805515
僅節錄一句重點"It found 17 per cent of young women and 10 per cent of young men cannot afford to pay a power or phone bill a year after leaving home."
連電費,電話費手機帳單都付不出來的年輕人,怎麼買房買車養小孩?
這篇報導比較貼近現實生活~~~~~因為我有借錢給洋人朋友,讓他週轉繳水費過。

任何國家都有買不起房的人。住者有其屋是孫文三民主義的夢想。讓所有的人都買得起房是世界各國政客的口號,即令厲行齊頭式平等、無產階級專政的共產黨政府也無法讓所有的人都分得到婚房。

澳洲實行資本主義,鼓勵創新,多勞多得,多勞多得所衍生的貧富不均則以社會福利確保無產階級窮人不至於淪為路上凍死骨。只有讓願意多勞者多得社會的產出才能增加。再以高所得者多繳稅的財富重分配讓全體國民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

yellow sky wrote:
澳洲的薪水是台灣的3~4倍 稅大概也要20多趴 並且每周扣
不管你是不是公民或是有居留權 都會被扣退休金...(恕刪)

退休金猶如美國的401k。錢是自己的,只是退休前不能動用。唯一的例外是永久性地離開澳洲。例如持打工度假簽證者、工作簽證者期滿離境,或是永久居民放棄永久居留權,公民放棄公民權離開澳洲。當永久性地離開澳洲時,便可以一次性地拿到退休金。
Kanyil wrote:
這位大大是內行人,我... 2. 說到福利,外國人沒有辦法享用,所以不是澳洲人的不用肖想。就算是澳洲人,只要年收入稍高一點,也無法享用大部分的福利,而且要交很多稅去養不事生產的 人,所以很多高收入的澳洲專業人才都會選擇出國撈金。以高收入人才來說,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過的都會比澳洲好很多。

3. Gina Rinehart不是礦工,他是經營礦產、手下幾十萬人幫他挖礦的的富二代企業家,從靠礦產快速致富角度來說參考價值不大。更有參考性質的是Nathan Tinkler,我當初剛認識他的時候只是一個水電工,短短幾年內就變成年輕巨富,連我當年的金髮秘書都挖走,這個才叫厲害! (恕刪)

老兄想必離開澳洲有幾年了。前年更改的所得稅法追溯出國撈金而定期(一年一次以上)回國者海外所得。是故除非數年不回國,不然目前出國撈金已經無稅可省、無利可圖。

Nathan Tinkler 則令人艷羨不已。當年叱吒風雲、富甲一方,挖去你的金髮秘書,坐擁豪宅、跑車、遊艇、私人飛機。去年五月宣布破產後,在法庭中證稱已身無分文,靠老婆養,”自己認為自己[還有老婆肯養]很幸運“ 。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han_Tinkler

而昨(十四)日又大手筆斥資一億五千萬元(美元一億三千萬)買另一個煤礦。http://www.smh.com.au/business/mining-and-resources/nathan-tinkler-buys-150m-queensland-mine-20140514-389a9.html

yellow sky wrote:
網上看的資訊 跟 朋... 他們有真正的工會(不像台灣)真的有權力去逼你的雇主去實踐 以前聽說工會更強…(恕刪)

工會日薄西山數十載已。上個(四)月口袋甚深的國際跨國公司Chevron和BG呼籲澳洲政府對薪資設上限。指出因為廚師,洗衣工年薪325k(美元300k)太高,所以尚在考慮中投資額高達一千八百億(美元一千六百億)的下一個投資案可能喊卡。工會反擊宣稱建廠成本超支乃是管理階層的管理問題。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4-04-06/australian-gas-industry-wants-to-curb-pay-as-cooks-earn-325-000.html

澳洲政府尚未對此薪資上限做出回應。然而本週宣布的聯邦政府總預算案對年薪十八萬(美元十六萬)以上的高所得者增稅百分之二。年所得超過十八萬(美元十六萬)的部分,共課稅百分之四十九。無法出走的勞動階級(包含這些廚師,洗衣工)明年落袋的收入將相對減少。

蓋人口遷徙有疆界之限,而資本轉移則無垠無涯。資本主義下,資本家出資,承擔血本無歸的風險。工人出力,薪資---對所付出勞力的報酬---相對有保障。若或創業苟成,資本家獨享所有的利潤,工人無法獲得合約之外的薪酬。資本主義鼓勵冒險,保障願意承擔風險的資本家承受的風險不多於所投入的資本。公司破產不溯及私人財產。個人破產不溯及配偶財產。 而創業成功的資本家可以享受多於常人薪資所得的回報。持有公司股票一年以上,資本利得減半課稅。企業可以非常容易的裁汰表現不佳的員工。澳洲的公務員也沒有鐵飯碗的保障,本週聯邦政府削減的預算案也包含了裁減兩千五百位國稅局以及外交部的公務員。http://www.abc.net.au/news/2014-05-14/dfat-ato-jobs-cut/5453146
這些行將失業的公務員可以到政府的福利部門申請救急不救窮地失業救濟金。

資本主義並不完美。全世界產業面對高稅率、高成本、高工資只有歇業、出走一途,澳洲也是如出一辙。最近有名的例子是南澳及維多利亞州的汽車工業以及製造業。資本家可以歇業清算資產、可以帶著產業出走,讓所提及的Nathan Tinkler,在宣布破產之後可另謀東山再起。而對於長期在噪音充斥的廠裡待了數十載、五十多歲的老員工們---耳聾、背駝、無法再學其他謀生技能、若又不會說英語---一旦失業便一切全完了,這輩子再也沒有過上好日子的指望,再也不可能享受優於常人的物質生活了。

這個並不完美的主義事實上有很多缺陷,澳洲賴以確保路上沒有凍死骨的社會福利也在本週宣布的總預算案中大幅遭到削減。在資本家、中產階級以及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中,資本家一向佔上風。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業緣個人了。老實說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再也沒有別人有義務提供兄弟更好的生活。
說句公道話

澳洲
1.澳洲薪水打工AUD15/hour=台幣400左右
2.澳洲房子沒有在算公設的,公寓大樓的車位都是用送的
3.物價雖高但是只要自己煮也不會比台北貴多少

台灣
1.打工薪資不到人家的1/3,正職薪水就不用說了
2.房價貴就算了,還要含公設比動不動就30%起跳,先把房價乘以130%以上,另外加上車位的錢再跟澳洲的房價比
3.說實在的台灣除了吃方面比較便宜些,其他根本跟澳洲差距不大

房子本來就應該是人類的基本生活條件,現在搞的商品化,人們連住的基本權力都要這麼辛苦爭取,那怎麼會幸福呢?

澳洲打工的部分我只能說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如果沒有比台灣好,不會有白痴要過去,這世界是很大的。
不講美國 澳洲這個移民國家 還是一個有夢的地方

做多少事 拿多少錢

台灣是 做的多 領的也許OK 但 你永遠要做的更多更多....

以前還有經濟奇蹟(冷戰財) 現在呢?? 炒房!? 血汗工廠!?

台灣人也沒啥好怨的 一種人一種命 你生在哪天注定 下輩子記得投胎到好地方

台灣沒什麼天然資源 所以也只有腦礦 澳洲那裏 可是真礦!

積蓄還沒用完 但總有用完的一天

台灣的財政.公務員優退與勞健保制度...都讓人非常憂心

------

現在態勢已經明顯到不行!

中國.越南可能都不能待了 台灣低階工廠何去何從??

只能越走越遠 往柬埔寨.印尼 中南美及非洲走

去哪裡設廠 就被當地人學技術 然後一樣的是在經歷過一遍

然後再走 且戰且走 這樣嗎?

---
有錢人 有錢不繳應該繳的稅 拿去炒房 連動效益讓大家都住不起房子

發明22K 讓大家都有低薪工作 吸引外資(走廉價老路) 那不就是學越南嗎?

-

年輕人不出國學新東西 還在懷念蔣經國 懷念竹科 有恃無恐!

服務業真的不是一條好路 只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如果你沒有實力去支撐你的服務

就算把對方當成皇帝 也沒人要裡你!


不好意思! 又把事情說破了 也許有些思考不周全 但大致就是這樣吧!


















不講美國 澳洲這個移民國家 還是一個有夢的地方

做多少事 拿多少錢

台灣是 做的多 領的也許OK 但 你永遠要做的更多更多....

以前還有經濟奇蹟(冷戰財) 現在呢?? 炒房!? 血汗工廠!?

台灣人也沒啥好怨的 一種人一種命 你生在哪天注定 下輩子記得投胎到好地方

台灣沒什麼天然資源 所以也只有腦礦 澳洲那裏 可是真礦!

積蓄還沒用完 但總有用完的一天

台灣的財政.公務員優退與勞健保制度...都讓人非常憂心

------

現在態勢已經明顯到不行!

中國.越南可能都不能待了 台灣低階工廠何去何從??

只能越走越遠 往柬埔寨.印尼 中南美及非洲走

去哪裡設廠 就被當地人學技術 然後一樣的是在經歷過一遍

然後再走 且戰且走 這樣嗎?

---
有錢人 有錢不繳應該繳的稅 拿去炒房 連動效益讓大家都住不起房子

發明22K 讓大家都有低薪工作 吸引外資(走廉價老路) 那不就是學越南嗎?

-

年輕人不出國學新東西 還在懷念蔣經國 懷念竹科 有恃無恐!

服務業真的不是一條好路 只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如果你沒有實力去支撐你的服務

就算把對方當成皇帝 也沒人要裡你!


不好意思! 又把事情說破了 也許有些思考不周全 但大致就是這樣吧!

Oops_cutie wrote:
說句公道話澳洲1.澳...(恕刪)


成年人拿15元是違法的 相關條例可以骨歌!
去年幫我修廁所水管的水電工(自營)
問他一個月賺二十幾萬。

台灣願意吃苦,怎麼會賺不到錢。
問題,是你對吃苦的認知是什麼?

我說那賺的不少,水電工說,現在年輕人都不肯學,連他要教兒子也不肯做。

這就是要不要做的問題。
因為看他拿了很重的機械上樓,趴在洗手間地板(雖然很乾淨)撈水管裡的頭髮,修完起來還笑笑跟我聊天,這就是願意吃苦。

晚上十點多了,他離開我家時,正趕著往另一個客人那邊去。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