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在使用ChatGPT。不是每天用。就是回覆履歷時會用一下。有公司需要「會使用的」,我感覺很像是「會用冰箱嗎」有些人不會使用洗衣機,例如小孩很會「ㄍㄡˇ 」的,就是要選加強、水量增加之類。冰箱就是打開,關上,打開,關上...
言午葳葳 wrote:我有在使用ChatGPT...(恕刪) 你這個比喻太妙了,完全抓住了「工具使用 vs. 熟練運用」的核心差異。👏---🧊「會用 ChatGPT」像「會用冰箱」?這種說法其實揭露了兩層意思:1. 基本操作 vs. 深度應用:- 打開 ChatGPT,輸入問題,得到回答——這就像打開冰箱拿東西,人人都會。- 但真正「會用」的人,會知道怎麼問、怎麼引導、怎麼讓 AI 成為創作、分析、決策的輔助工具——這就像懂得冰箱的冷藏/冷凍區怎麼擺放、怎麼保鮮、怎麼節能。2. 工具素養 vs.工具存在感:- 有些人把 ChatGPT 當成「Google的延伸」,有些人則把它當成「思考的共伴者」。- 就像洗衣機,小孩可能只會按「開始」,但懂得選擇水量、洗程的人,才是真正「會用」。---🧠 回到履歷與職場語境當公司說「會使用 ChatGPT」,他們可能在意的是:| 層級------- | 代表能力---------------------- | 舉例-------------------- ||--------------|-----------------------------------|---------------------------|| 基本操作 | 能打開、輸入問題、得到回答 | 查資料、寫簡單文案 ||熟練應用 | 能針對任務設計提示、優化輸出 | 撰寫履歷、生成程式碼、分析資料 ||創造性運用 | 能整合 ChatGPT 進入工作流程 | 自動化報告、創意發想、知識管理 |所以你可以這樣回覆:>「我有在使用 ChatGPT,主要用於履歷撰寫、資料整理等。雖然不是每天使用,但我熟悉如何設計提示、優化回覆,讓它成為有效的輔助工具。對我來說,這不只是『會用冰箱』,而是懂得怎麼用冰箱做出好料理。」---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段更正式的履歷回覆?或者你想用幽默一點的方式表達這種「工具素養」?
現在高中生大學生,天天使用AI,把AI當基本工具使用,未來的人類都會如此,55歲以上的人,撐一下就退休,沒多大影響,40~55歲,腦筋僵化,難以與後面幾年畢業的學生抗衡,還好已經有一定地位,可以使喚年輕人操作深度AI,自己只要基本操作就可,25~40歲,將面臨被畢業學生追趕淘汰的命運,這個階段不努力不行,努力學AI也拚不過天天用AI的學生,除非當黑手.AI也辦不到的工作有哪些?微軟揭「10大黃金職業」 藍領逆襲變最穩鐵飯碗[FTNN新聞網]人工智慧(AI)快速滲透職場,讓不少白領工作面臨被取代的壓力。微軟最新《生成式AI對職業的影響》報告卻發現,藍領族群反而逆勢翻身,因為許多需要人力與實際操作的工作,短期內仍是AI無法勝任的領域。微軟團隊分析2024年1月至9月間,美國用戶與Bing Copilot的20萬筆匿名互動紀錄,發現大家最常請AI幫忙的是「搜尋資料」、「撰寫文本」和「協助溝通」,正好是AI最擅長的語言與資訊處理領域。這也讓翻譯、作家、歷史學家、銷售等仰賴文字與邏輯的白領工作,成了高風險族群;相較之下,清潔、旅館房務、機械維修等需要動手、移動、判斷的藍領工作,AI就難以完全取代。報告點名,現階段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10大職業,依序包括:抽血師、護理師助理、危險物質清除工、油漆與泥作助手、遺體防腐師、工廠系統操作員、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汽車玻璃安裝與維修人員、船舶工程師,以及輪胎維修員。未來工作專家傑蘇塔桑也提醒,白領技能價值正被AI快速稀釋,而藍領職位因技術門檻與待遇提升,不僅更受歡迎,甚至可能成為長期穩定、前景看好的「黃金職業」。
話說回來,今天用了一個Suno AI 樂曲生成,隨便提示幾個字,感覺音樂很好聽,都覺得有7~8成接近出片等級,不確定AI copy多少原生音樂,但簡單指令就可以自行生成還OK的流行曲,還是讓人擔心,AI到底會讓多少人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