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中部工具機產業都是這個行情嗎??

朋友在工具機產業做了陸續近20年,目前在某一家做了10幾年售服,常飛國外客戶工廠組裝或是維修,要能獨立作業、 要能與國外客戶溝通(英文至少要過得去)、機型幾十種要能融會貫通。說真的這份工作強度不輸駐外工程師,但他的本薪竟然只有4萬出頭(不含出差費),沒錯,就是4萬出頭。
公司幾年前把國外出差日支費從1,200元砍到800元,理由是「其他公司也都差不多」。一年有100多天都在國外,這樣算下來,全年出差補貼也才10萬出頭,這是以長時間離家、在外工作換來的。
幾個朋友聽完他的狀況都覺得蠻扯的,也難怪他們公司長年都在招人,因為沒人願意做這種「高強度低回報」的工作。每次看到他剛從國外回來不到幾天,公司又叫他辦簽證準備飛下一站。整年就是在台灣→國外→台灣→國外的輪迴...
想請問大家,在台灣中部的工具機產業,這樣的待遇是常態嗎!?
2025-07-28 13:05 發佈
小C瓜 wrote:
朋友在工具機...(恕刪)


所以呢?

你怎麼不勸他去台積電?
最近常聽一個K總的網紅,有談過中南部傳統產業的問題,就是很摳,薪水就大家約定好都很低,年輕人看薪水這麼低都不會進來這個產業,最後產業就沒落後繼無人。

以前就常聽大陸勞工講台資廠的特色就是摳,確實非虛言。

你朋友該跳槽了,看看外面環境人力薪資漲多少,而老闆就讓他高價才找得到新人,不然台灣薪資結構永遠不會改善。
小C瓜 wrote:
一年有100多天都在國外,這樣算下來,全年出差補貼也才10萬出頭,這是以長時間離家、在外工作換來的。

往好處想

可以常常

搭飛機,住飯店

其他公司如果更好

那他應該跳槽

所以應該全台都差不多慘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中南部傳產薪水都低,若再加上20%關稅,恐怕只會更糟

我一直都搞產品研發設計,薪水較佳些但也不符應得,所以一年換24個頭家,換到無頭家!
烏都禾黑 wrote:
中南部傳產薪水都低,若再加上20%關稅,恐怕只會更糟

其實可以不要賣美國。比較可怕的是台幣升值又用美元計價。

不過中南部傳產不景氣很久,當初民進黨鬧不要簽服貿協定,就讓台灣賣東南亞都要抽稅,但其他有簽協定的國家都關稅優惠,所以台灣才沒競爭力,只剩電子業,因為電子業有另外一個協定可以關稅優惠。
資本家有資本假的考量,
這我不去論斷。
但既然身為勞工,
你不為自己打算,
難道還奢望資本家幫你打算?
7:49開始看他講彰化~~沒救,摳到連冷氣都不修

第一代做苦勞,第二代被壓榨,沒有第三代,因為摳過頭沒有年輕人要進來,第二代也不敢生第三代
Lisa_Hsu wrote:
7:49開始看他講彰...(恕刪)

無人願意承認問題出在華式士大夫好逸惡勞 讀死冊求功名主流文化,只想升官發財不會玩物(創)造物,只想做代工度日

彰化以五金/自行車/汽機車零配件聞名,我早期謀職在彰化,機車廠/自行車產業,住台中但台中的工具機與設備專用機產業沒做過,我哥從學徒幹起的黑手仔才是做設備
彎道小三/小四 /小五/ 6輪水陸仔 設計開發 造物者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