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朋友、又是同業,就約個地方介紹一下公司的走向與最新的技術發展,如果有興趣就可以約時間來公司面試考試。
前半段互動都還不錯,但到最後談薪水,我跟他說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經歷或成績,起薪 30000~40000,中午供餐。
起薪多少是看考試測驗的結果,滿三個月看表現再調一次。有可能考完試只能拿 32000,但是試用期滿再加 3000,那就是 35000,也可能考試結果就拿到 36000...
我還沒介紹其他制度,他忽然冒出了一句,『台積電要來高雄了,你們開這種薪水,應該找不到人吧?』
台積電真的成了經濟的火車頭,不只房價漲了,連薪資都漲了。
但是,不管薪資會不會漲,台積電還沒來不是嗎?
當然,也祝福他能進得了台積電,有實力的人,不需要屈就在我們這種小公司啦。
我已經戴好鋼盔了,樓下要開砲的就開砲吧。
或許『他』也正在看這篇文章。
=================================
2022/01/11 補充
後面的討論雖然已經歪樓,不過我想用一句話做結論
【決定你的薪水的是自己的實力,不是台積電。】
=================================
2022/01/15
由於討論的內容已經歪樓了,一位香蕉哥批評起薪沒有 45K 只能找到台灣獼猴,一位台大的頂尖人才稱新人起薪沒有55K找到的都是爛人才。
想像一個土豪,拿著一疊鈔票,走到蘋果攤前面,跟老闆說我願意出比較多錢,我先挑。
市場機制當然合理。
土豪挑了幾個蘋果之後,然後指著剩下的一大堆蘋果對著其他人說,剩下這些我不要的爛蘋果就讓你們這些買不起的低端人口挑吧。
這是我們該教給年輕人的價值觀嗎?
難道自己領高薪,就可以嘲笑薪水比他低的人嗎?
這樣的價值觀,小弟實在是不能苟同,對兩位的後續發言挑釁,我也不再回覆。
回歸本文的目的,薪資的高低,取決於職位的產值,而不是這個人值多少錢。一個擁有醫師執照的人去跑 Uber Eats,難道按照醫生的薪水給他嗎?
如果您的能力很強,您自然不需要去屈就低薪的工作。
同樣的,如果您想要高薪的工作,也得是您的能力可以勝任那個職位。
如果一個年輕人,可能某些原因,一開始無法被挑走,是不是就注定了不能走這一行,我們只是提供另一種方式。
去年一位中字輩的,可能就不善於面試、口試,畢業快一年還在待業中,經由初級工程師的管道,到現在半年已經調薪兩次,總共加了 6000,五月滿一年還會再調一次。如果不是透過這個管道,我們如何去挖掘這個人才。
至於台積電來了,薪水是不是會提高?鴻海已經表演過一次了。
以下節錄一段鴻海高軟的新聞
鴻海喊要招募3000名工程師,最後只來500人。除高雄人才難尋外,鴻海只要有經驗的高端人才,今年5月底鴻海開出高軟徵才職缺,擁有工程背景的起薪最少45K。
鴻海來了,薪資一定調漲,然後呢?
鴻海只要有經驗的高端人才!
沒實力的還是沒實力,不是嗎?
完整新聞請看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614000559-260118?chdtv
就像台積電來了,房價漲了,台積電的員工會去住舊部落的矮房子嗎?
你的薪水取決於你的實力,和台積電來高雄沒有關係。
有實力就去台積電啊!
你要罵我爛人、台灣獼猴都沒有關係,我沒有富爸爸,唯一比較稱頭的乾爹就是五府王爺(我媽說的),程式寫了 30 幾年,吃得好、睡得飽、睡覺不會做惡夢。
=========================
這篇文章本來就不是在討論我們公司的薪資制度,卻一直歪樓。
一直貼標籤,認為我們的起薪就是 32K。
我再說一次:
滿分 220 ~ 250 分(100%)
60 分及格(24%),薪資 30K ~ 40K
100 分以上(40%),面議 > 40K
我們當然可以直接將標準訂在 100 分 (40%),起薪 40K 以上。
簡單的說,答對 40% 以上的,就可以直接議薪。
那稍微差一點的人呢?他們就該放棄機會嗎?
60分(24%) 以上的,基本上還是有一定的資質,我們提供一個彈性的做法,也就是初級工程師。
重點是,每三個月檢討調薪。
10幾年來,這次最累。
不再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