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人力資本 – 「不尊重專業,亂砍價格」,唐朝就是這樣滅亡的 – 彭振宣

『專業人士』、『技術工人』的「專業」、「技術」並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為了養成他們自身所具備的「專業」與「技術」他們必須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金錢來充實自己。這包括了花錢去參加訓練課程、講習,以及自身購買各種書籍、教材的金錢成本,還包含了投入這門「專業」所花費的時間成本…… 如果這些人完成了任務,您只看到他執行時花了多少時間來計算『成本價』,您一定要用心閱讀這篇文章。

https://hiproficiency.com/human-capital-respect-professional/

看完蠻感慨,台灣這塊蠻有問題的。
2020-10-09 6:56 發佈
台灣低薪資的問題,站在供需面來看:

●就業市場小、選擇性少,自然只能被宰殺

●產業都是低獲利產業,低獲利自然不需要高端或技術過於精湛的人員,因此

技術好的,跟技術一般的,對獲利低的產業來說,是無差異對待


也因為對公司來說無差異,且就業市場小,也就產生:"從業人員選擇性少而

企業可選擇人員多"。再按市場供需以及市場競爭關係,自然形成:「可以用

更低價的錢,請到條件更好的人」、「可以用更低價的錢,買到更好的東西」

等等的現象。




有關"就業市場小或是台灣自身市場小"的問題,還可以克服,但是台灣多數企業

主都有:

●選擇"克苦耐勞",勞力而不勞心的 心態

●選擇快速賺錢(錢投下去就要保證能賺錢),避免需大量研究、突破的產業項目。

即不想投入大量積累、深度蘊釀能量的行業。(主要也是怕,可能還沒撐到結果出

來,企業就活不下去)。長期下來,自然沒有底蘊,也就形成現今台灣產業等級低

落、能量不足的情況。



想要活下去的一些商人、老闆,多數就將產業轉移到更落後的東南亞國家,但仍然

沒有將產業升級、仍然短視近利。或者是說:自已這輩子夠用、夠揮霍,也就行了,

升級產業或是轉向高端產業,一來沒那個魄力,二來沒那個資金,而且那是國家政府

的責任,關我商人什麼事!?

當然很大一部份是沒有那個發展環境,這是需要靠政府創造環境條件的,畢竟在商言

商、商人逐利,若能創造有利可圖的環境與養份,自然能吸引。
mascotqoo wrote:
台灣低薪資的問題,站(恕刪)


自動腦補的人太多了,不去了解做決定或沒有緩衝帶來的後果,等日後出現異常再來官官相護,推卸責任,導致留下來的沒有比較好,但好在不少企業的本質不錯,有本錢內耗,改革成功的就更上一層樓,沒進步的就變成步調慢的養老公司。
mascotqoo wrote:
台灣低薪資的問題,站在供需面來看:

●就業市場小、選擇性少,自然只能被宰殺
●產業都是低獲利產業,低獲利自然不需要高端或技術過於精湛的人員

第一點有問題,那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不也一樣,那為何當時沒問題,至於第二點,後面選出來的人眼光都有問題造成產業發展出問題,例如二兆雙星這種產業政策的大笑話,以後總統前面別選政治系和法律系的人出來
jiangbruce888 wrote:
第一點有問題,那台灣(恕刪)


你知道所謂淹腳目的時代
台灣總體經濟規模還不到現在一半
以前的四小龍各個都已經是世界前20大經濟體了嗎?
Joe2001 wrote:
『專業人士』、『技術(恕刪)


靠你帶頭做好老闆了!
全球分工的情況下,無祖國的商人永遠在找最低價的方案,
所以服裝,3C產品,生活物品等等的加工品,價格一直維持在低檔,
貨幣一直在貶值,按理物價應該齊漲,但是主要漲資產金融,
現在的經濟模式在歷史上沒發生過,包含無金本位擔保的各國錢幣,
同樣的情況不止發生在台灣,大部份成熟經濟體都遇到了,
台灣還有更糟的情況,不做長遠的科技研發,只有短線,這點比南韓差,
雖然台灣中小企業多,但那些大企業還是沒升級,代工外貿多,
台灣外貿型企業反正利潤來自海外低價加工廠,
為什麼要給台灣員工加薪? 20年前起薪2萬多,現在還是差不多,
問題20年前只要有一點點專業,調薪週期不長,現在10年不動太正常了,
很明顯的分水嶺應該是2008金融危機後,同時還有分紅費用化問題,
上市公司大部份薪水都拉不上來,中小企業更沒理由加薪,
別以為技術多值錢,全世界還有很多地方的技術工更便宜,
中國漲價了,印度就抽5%的人都是巨量,很多歐美公司外包軟體到印度,
相對企業,如果你的工作價值隨時可以換人,甚至另一國的人,
為什麼要尊重你的專業價錢?? 人力,在台灣,只是成本,而不是資源,
沒什麼公司有人力資源部門,我還是都叫人事,
民粹主義興起,和經濟有很大關係,因為魯蛇人數變多了,
競爭不止發生在小島,而是地球變村...
Joe2001 wrote:
為了養成他們自身所具備的「專業」與「技術」他們必須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金錢來充實自己。


以軟體業為例,台灣中小企業不想要培養專業人才,
只想要撿現成的,整個產業都不培養人,又抱怨找不到工程師!

薪資不改善、不落實軟體工程,只會一招:砍成本 ...
給工程師用著很難維護的架構,
又不淮工程師去做新的架構來改善舊系統問題
有些用 VB.NET 的公司,
產品程式碼 GO TO 來 GO TO 去的,
連物件導向是什麼都不知道...
程式品質差、誤用靜態類別、正式機當測試機來用、測試資料存進正式資料庫
連單元測試是什麼都不知道,產品BUG多 ...

以上問題通通被列為機密,客戶都不會知道的!
反正大頭們談好就會付錢,公司就有收入,問題多是事後的事了 ...
ucandoit1010 wrote:
他們自身所具備的「專業」與「技術」他們必須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金錢來充實自己。



以軟體業為例,台灣中小企業不想要培養專業人才,
只想要撿現成的,整個產業都不培養人,又抱怨找不到工程師!

薪資不改善、不落實軟體工程,只想要砍成本 ...
給工程師用著很難維護的架構,
又不淮工程師去做新的架構來改善舊系統問題
有些用 VB.NET 的公司,
產品程式碼 GO TO 來 GO TO 去的,
連物件導向是什麼都不知道...
程式品質差、誤用靜態類別、正式機當測試機來用、測試資料存進正式資料庫
連單元測試是什麼都不知道,產品BUG多 ...

以上問題通通被列為機密,客戶都不會知道的!
反正大頭們談好就會付錢,公司就有收入,問題多是事後的事了 ...
2020-10-09 17:20 #8


唉,你說的這種,我有聽身在其中的朋友說過。蠻慘的。
jiangbruce888 wrote:
第一點有問題,那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不也一樣,那為何當時沒問題,至於第二點,


時代不同:農業時代 ->工業時代->然後停滯不前.............................

不同時代論不同原因。那時趕著提升經濟、生活水平、人均等等。




長期沒有提升產業高度,不管台灣本島或外銷市場,都只有低獲利,

循環下,台灣本島企業的高薪職缺,選擇性顯得更少,上面網友

都有補充。

「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那是多美好的年代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