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求職畢業文:13次面試、打工與參與項目

女,長年大陸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出版、網文、遊戲、影視)。
工齡12年,最後一份工作是內容平台的產品經理,類似台灣的企劃+PM
 
大白話:經歷都在大陸,在台灣幾乎沒有人脈;產業不通,經歷不能轉移。
 
求職起始時間:2020二月~四月上旬,共計兩個月半
求職主要管道:大陸拉勾、台灣104
 
---------
 
求職經歷如下:
  1. 遊戲行業:陸資博奕產業,遊戲PM,當場發offer
  2. 出版行業:台灣出版集團,大陸網路行銷,不適合
  3. 醫療行業:美資線上醫療創業團隊,大陸線上市場營銷,二筆二面無果
  4. 網路行業:台灣社群行銷公司,產品PM,當天發offer
  5. 醫療行業:台灣醫院,大陸網路行銷,一面無果
  6. 網路行業:大陸內容社群公司,內容變現PM,線上一面無果
  7. 網路行業:台灣服務網站,產品企劃,一面無果
  8. 遊戲行業:陸資博奕產業,遊戲運營,一面無果
  9. 出版行業:台灣出版集團,產品PM,一面無果
  10. 保險行業:台灣建築集團,保險業務,不適合
  11. 遊戲行業:好友了解意向,嚴格來說不算面試
  12. 出版行業:前輩聊聊,獲取信息也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嚴格來說不算面試
  13. 製造行業:台灣製造商,就是現在的工作
求職考慮:
主要來說不是薪水,還有未來規劃、過去經歷與個人傾向有關。
但這不是我挑工作,事實上機會就是很少;有一種機會少、眾人搶的感覺,其實有點可怕...
 
期間打工項目:
  1. 規劃產品:幫以前認識的老闆規劃產品的新版本,畫框圖
  2. 賣書:感謝朋友們友情支持啦
  3. 上課:體驗了一把線上分享大陸互聯網的業務邏輯
其實錢賺得不多,但有收入就是一件好事!
 
期間參與項目:
  1. 參與一個科技產品的知識社團項目
  2. 沒怎麼幫上忙的姊姊非洲分享、PM的線上工作坊
參與項目可以避免世界變得封閉,我覺得對保持心態很有幫助。
期間我還把所有在台灣的老同事、老闆、朋友給見了一圈,還辦了幾次聚會,嗯嗯社交活動很重要!
 
放棄的項目:
  1. 菲律賓英文學習計畫:疫情影響
  2. 南陽街補習、駕照學習:下定決心開始之前,就去上班了,有點遺憾
 
大概就是這樣吧~找工作真的是太痛苦了,大家千萬不要裸辭啊!!
 
---------
 
沒有離開過台灣,不知道冒險的烈火寒冰;沒有回到台灣,不知道低薪與匱乏感、以及踏實的小幸福呢。 
 
但也是經歷了這個過程,我才對台灣機會少、薪水比較低有所了解,也會在逛網路的時候回答一些「大陸工作」與「網路創業」的問題。
 
其實台灣經過了漫長的台商台幹時代,知道這些的人非常多,但會寫出來的人特別少。
小妹我就野人獻曝地寫一下嗯... 關於「跨系統生存」的進與出的問題,我真的是很有感觸啊。
 
以上~請多多指教&請輕拍!
祝大家平安健康、還在找工作的大家早點得到理想的工作~
今年真的太難了
2020-04-22 16:08 發佈
求職起始時間:2020二月~四月上旬,共計三個月半

應該是兩個半月........
真的耶哈哈 
感謝!!

arthur1125 wrote:
求職起始時間:2020(恕刪)
那請問你為什麼回來台灣找工作?
台灣薪水是否比較低,當然包含扣掉當地物價生活所需之後剩的.
留在大陸發展有哪些缺點才讓你想回來?
icelatte1001 wrote:
那請問你為什麼回來台(恕刪)


我也很想知道@@~~
icelatte1001 wrote:
留在大陸發展有哪些缺點

代答

有武漢肺炎
無法返台

不想留下來了
哈哈謝謝你問出了這個經典問題,我今年被問了至少五十次了,想知道的人超多的!
 
「新冠肺炎」是一個很好的原因,我知道很多人都因為這個留下來,重新找工作。
但我不是這樣的。
 
大家都問:「大陸薪水好、機會多,為什麼不留在大陸?」
 
第一,主觀方面:我快樂的同時感到痛苦,內心失去動力
第二,客觀方面:互聯網薪水好、機會多,但競爭太激烈,很看重年齡
 
------
 
「快樂同時痛苦著」
 
大陸生活是很精彩的,我曾經在學習、住宿、生活、旅行、工作上都有很棒的體驗;特別是與優秀人才共事的那幾年,永遠都會在我的回憶中閃閃發光。
 
但同時我也很痛苦,內心失去了動力--「愛、夢想、房貸、家庭、責任」是人生五大動力,但我完全沒有,所以我就痛苦了。
 
同樣是工作十年,
在台灣工作的朋友們,至少會有房貸跟家庭;
但是在大陸工作的我,這些全部沒有,所以我到後面幾年真的沒有動力,那很痛苦。
 
那時候我就在掙扎要不要回台灣,於是我在2018年從物理與心理上開始遷移,
2020年一月在俄國、香港旅遊,回到台灣,然後才碰到疫情難以就業。
 
------
 
「互聯網光鮮亮麗、但競爭激烈」
 
好東西人人都想要,你作為一個30歲的人,面臨的競爭是不一樣的。
 
做執行:
20歲名校畢業、海外留學歸來,這麼多漂亮的面孔、新鮮的肝、輝煌的學歷,為什麼不選他們,而要選擇你?
 
大陸互聯網很多職缺都直接寫上「35歲以下」,事實上就我所知,大部分的執行職位30歲以下都失去競爭力。
 
做管理: 
30歲之後是可以做管理的,但是你有那機會嗎?
 
在互聯網上升期間,讓你升你不升;
現在市場處於「飽和+動盪+換代+混亂+資本寒冬」的多重風險的關鍵階段,用一個主管很可能影響公司在未來布局的戰果。
 
這麼重要的決定,你覺得公司為什麼要用你呢?
 
今天公司招一個管理職,
要嘛就是能上陣在紅海裡殺出血路,要嘛就是跟公司淵源深厚信任度高。
 
如果你兩樣都不佔,又沒有名校、硬條件、人脈...在背後撐著,是很難。
 
------
 
綜上所述,我主要是在自己「動力低落」的時候,來到「需要挑戰」的階段
 
你得先解決自己動力低落的問題,才有那個信心與動力去面對挑戰;
不面對挑戰也沒問題,但還是得解決自己的問題。
 
所以我回來了。
 
------
 
回到原本的問題--「大陸那麼好,為什麼不留在大陸?」
 
在我的產業與職位上,大陸是好的;
但再好的瓜也得我有能力去吃,我得先解決我根本上的問題。
 
回台灣不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最後我還是繞一圈遠路,但不嘗試就沒有機會。
 
------
 
我要的其實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就是內心的動力能夠回來,支撐我去作夢、或著努力。
 
而路徑也比較明確--「愛、夢想、房貸、家庭、責任」,至少有一個就能成為你的動力。
 
我覺得在台灣呢,至少有家人吧,所以我最近感覺真的比較好了;雖然感到動力與安穩的同時,也有很多的落差與不安需要自己克服,但是加油吧!
 
------
 
最後一點小感想:
 
1.
在大陸我真的是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我可能在前兩年會更痛苦。
我得到大陸與台灣的人們的很多幫助、看過萌芽、輝煌、熱戰與興衰,所以現在親眼看到兩岸之間的許多揣測與漫罵,就覺得很可惜。
 
2.
這些年來我有四次回台灣的機會,三間是台灣上市的公司、一間是相熟的介紹。
如果那時候我回來會怎樣呢?偶爾我也會想這個問題,也許最後我還是會被「內心的噪動」拖垮。
 
在大陸,你要克服「動力」問題;
在台灣,你要適應「落差」克服「封閉感與不安」。
 
不同的環境,本來就會有不同的問題會出現,有「想了解的心」才是解決的開始。
 
3.
疫情對我的影響,就是工作更難談、北京有些事情還沒有收尾;
但我覺得開始工作,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icelatte1001 wrote:
那請問你為什麼回來台(恕刪)
最主要是這10年大陸崛起,內地人才濟濟,清華,北大,復旦,交通,每年出來的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台幹光環,或是台人想在陸資企業繼續吃香喝辣,只怕是越來越難!
對岸的就業競爭
,比現在台灣更激烈!
大陸是個流著蜜也插著刀的肥沃土地,紅海中的紅海,下行時期的一級戰場...

三峽朱哥 wrote:
最主要是這10年大陸(恕刪)
重複了...為什麼不能刪除回覆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