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美國工廠,Netflix 拍的紀錄片,探討中國在美國投資工廠的文化衝擊

探討中美工廠文化、管理文化、工會、生產力、自動化等議題。

《美國工廠》8 月 21 日起可在 Netflix 平台線上看片。想看的朋友試著加入Netflix,似乎有免費用期,

Netflix 紀錄片《美國工廠》你出錢我出力,中美合作重開機的廢工廠能再發大財嗎?

在今年早先日舞影展 (Sundance) 上首映大放異彩,並獲得美國紀錄片導演獎肯定的同時,也受到串流影音平台 Netflix、新科電影監製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 與夫人蜜雪兒歐巴馬 (Michelle Obama) 背書,這部由史蒂文博格納 (Steven Bognar) 以及朱莉亞雷徹特 (Julia Reichert) 執導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有望成為 2020 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最強競爭作品。

美國工廠,Netflix 拍的紀錄片,探討中國在美國投資工廠的文化衝擊
2019-08-26 12:49 發佈
Erichuangtw1980 wrote:
探討中美工廠文化、管...(恕刪)


讓我想點中間的PLAY
ianayi wrote:
讓我想點中間的PLAY...(恕刪)

這裡有預告,看完蠻期待的
David-Kuo wrote:
這裡有預告,看完蠻期...(恕刪)


在Netflx已經開播了,剛剛看完,

這個紀錄片是歐巴馬「拍的」,對於想到美國開公司的華人,是不錯的參考,

不過日本人也在美國開了汽車廠,就不知道日本文化和美國文化會不會也有片中的磨合問題。
ianayi wrote:
讓我想點中間的PLAY...(恕刪)


《美國工廠》8 月 21 日起可在 Netflix 平台線上看片。想看的朋友試著加入Netflix,似乎有免費用期,
我對紀錄片還好欸
比較推薦大家看AV帝王
jjinind305 wrote:
我對紀錄片還好欸比較...(恕刪)


美國工廠 和 AV帝王 在Netflix 都看得到。
Erichuangtw1980 wrote:
在Netflx已經開...(恕刪)


1986年電影
超級魔鬼幹部
日本車廠與美國員工

nomo333 wrote:
1986年電影超級魔...(恕刪)


日本風格比起中國,應該比較不「草莽」。
Erichuangtw1980 wrote:
日本風格比起中國,應...(恕刪)


另一篇訪談,可供參考,

----------------------------------------
曹德旺:我71岁花5亿美元在美建厂,13美元时薪的美员工说我冷

CEO在线原创

近日上映的一部影片引发了全网海啸,影片不是什么大IP,也没有流量明星的参与,只有一个71岁的中国商人。

他投入5亿美元在美国一个只有6000人口的小镇上盖了一座工厂,雇佣了本地1/3的人口。本地人的工资高、干活少,还充满怨言。

这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旗下制片公司推出的首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的剧情。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倒闭,社区陷入了萧条为背景。7年后,2015年,“玻璃大王”曹德旺在通用的旧址上开启了工厂。



在曹德旺的工厂里,每个美国工人时薪16美元,按每周工作40小时算,每周可以有620美元的收入。而在当地、市区的一套很不错的两居室月租只需不到800美元。

影片最后,曹德旺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现代工业,不知道我做的对呢?还是错呢?没有蝉叫蛙鸣的那种自然的快乐了。

经历了什么?

01

“我之前在莫瑞恩的一家造纸厂工作的,但我再也不想回去了,我非常喜欢在这家中国公司工作。”落日余晖下,刚下班的美国年轻工人J正在休息。

在曹德旺的玻璃工厂福耀,工人的时薪比当地平均工资的13美元还要多3美元,不是日薪、是时薪。

但不够。中式管理的水土不服,美国员工对福利待遇的永不满足、对重复机械活动的不满都是问题,当渴望躺着赚钱的美国人遇上甘为孺子牛的中国工人,硝烟弥漫。

影片中最焦灼的,就是工会的问题。工会全名汽车工人联合会,简称UAW,曾是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之一,擅长大罢工、争取福利。



在美国很多工厂或雇主都会加入公会,当产生劳资矛盾时就会通过工会沟通,美国员工对工会有天生的依赖感,认为美国工会的自己仿佛利益赤裸一般。他们在工厂内不断的声讨,想让福耀加入工会。

整部影片曹德旺有8次主要的出场,其中5次是和劳工难题有关。他的态度很明确:“工会进来,我关门不做了。”人前霸气侧漏,人后戒烟消愁,这个71岁的男人,每个月都要来回飞一趟中国和美国。

一边是永远不满足的美国工人,黑人妈妈说自己以前在福特的时薪是29元,而现在连一半都没有,孩子想要一双运动鞋都成为了一种奢望,重回中产阶级的梦碎了。



一边是无法理解“美式工作法”的中国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周周双休,工资可观,没有996的生活在中国工人的眼里简直就是天堂般。为什么效率这么低,还嫌待遇不好呢?

没有对错,但问题必须解决,但深厚的文化与企业差异解决起来又谈何容易。

一个明明可以在中国雇佣到更温顺、更便宜员工的老板,不远万里、不惜忍受冗繁的工会文化,斥巨资在美国的锈带开工厂。“你以为我喜欢每个月都跑来啊?累死了。”

02

影片是近日上映的,拿了奖、火了,但纪录片中的很多都不是秘密。在2015年曹德旺准备投资建厂时,他一度被当做是“背叛者”。

他曾经被和李嘉诚放在一起,称为“逃离中国的2个男人。”微博热门上常能刷到他的一张采访截图,配的文字是“我捐了几百亿、还有几百亿”,自媒体以此作为他炫富的凭证。



当曹德旺说美国建厂的成本比中国低、中国的税负成本比美国高35%时,舆论喊着别让曹德旺跑了。

当福耀在美国的工厂因为《纽约时报》的一篇负面报道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时,舆论嘲笑着曹德旺的决定,说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从1983年承包家乡一家连年亏损的玻璃厂起,1993年福耀玻璃在上证所挂牌上市,到如今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制造商。36年的商海沉浮没有改变这个男人的初心。

当很多人拿他和李嘉诚作对比时,他表示出了强烈的方案:我跟李嘉诚不能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赚的钱也是捐掉。干嘛拿我和他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在王志安的《对话》里,曹德旺说过:“我95年移民美国,拿了美国人的绿卡,到05年我发现福耀两个字将会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这时候我跟美国人讲绿卡还给你,不要了,全家撤出一个都不能留,三个孩子,一个老婆,全部撤回,有意见留在这里不能继承我的财产。我们不能移民的,曹家人移民,中国人没有玻璃。”



据《新京报》报道,曹德旺一方当时只想邀请外部团队拍摄一部宣传片,但和导演沟通后决定,“让他们拍一部他们想拍的影片”。高墙内的公司矛盾、秘密被公开,人们拿着放大镜去看福耀工厂的类军事化管理、看中国雇主与美国雇员之间的文化、管理冲突。

03

那个黑人女性邦妮,说现在的工资让孩子买一双运动鞋都买不起的那位。12.84(近13)美元的时薪真的低吗?(现在她的时薪是15美元)



先给出一个数字,美国最低的时薪是7.5美元。2018年10月2日,亚马逊宣布将企业美国雇员的最低时薪调至15美元。但同时,亚马逊取消了部分员工的月度奖金和股权激励。

2019年3月,沃尔玛宣布将最低时薪提高至15美元。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塔吉尔将最低时薪提高到13美元。对比之下,目前拥有15美元时薪的邦妮真的还不错了,不是吗?

此前曹德旺曾对媒体称,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占到总营业额的40%。而福耀所雇佣的这2000名美国工人,为当地政府贡献了收入2.5%的个人所得税,这对于维护和投入当地年久失修的公共设施意义相当重大。

政府很满意,工人很不爽。工厂屏幕内播放的中国工厂宣传片都让美国工人感受到了侵犯,他们甚至开始高呼:“这里是美国。”

改革是迫在眉睫的,10个月亏损4000万美元让曹德旺意识到问题不能泛滥下去了。更换领导层、聘请劳资关系研究院对员工进行游说,雷霆手段下,在最终投票日,886票反对、444支持的结果成功抵制了工会进入。



福耀美国,开始盈利了。

“这是一个最差的工作的地方,很多中国员工一句英文也不会说,他们没理由就解雇员工。”“嘴上说这是一个大家庭,但实际上对待员工像垃圾。远离福耀。”矛盾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地下。

“我们最关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让美国人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影片之初,曹德旺群情激昂。但引文最后他那句喃喃自语,似乎已经给了世人答案。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