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沒有實習、交換、社團的無經驗新鮮人的求職攻略!

【推薦原因】
網路人瘋傳過一張,可以說盡世間所有求職新鮮人的苦,多數的業者都希望自己招聘的員工具備即戰力,但若是每個業者都只想招聘有經驗的人,這世上基本上是不會有新鮮人有經驗的,那針對沒有實務經驗的新鮮人到底該如何求職呢?

原文來源:
【求職新鮮人】給沒有實習、交換、社團的無經驗新鮮人的求職攻略|求職百問Q&A
 

一、求職前先調查公司的文化

面對人才培育,可以將公司種類分從三種,看潛力願意培養新鮮人的「培育型」、初期不會花太多時間培養新鮮人,讓新鮮人在同一批優秀的人當中脫穎而出後才培養的「競爭型」以及最常見的完全不培養的「放養型」,這些公司當然不是佛心來著才培養人才,也不是苛刻淺薄才不培育新鮮人,而是面試招聘有不同的策略

1.培育型公司:

內部有完整的培育系統,對於如何讓新人快速上手有一套SOP以及訓練課程,上完課後大概可以自己獨立處理60%以上的日常事務,並且針對這套SOP不斷修正更新版本。而這類型的公司會願意培養新人,是因為目前公司所需的人才是市面上非常的稀缺,稀缺到不如自己培養來的更快,通常這類型的公司,創辦團隊都有強悍的實戰實力
適合對象:渴望學習、執行力高者。

2.競爭型公司:

有對外招聘「MA」、「儲幹」的公司通常是這類型的,尤其以外商、銀行業等偏多,職缺應聘求職眾多,能應徵成功的幾乎都是萬中選一的人才,真正的競爭是從進入到公司後開始,幾乎每個同事都很優秀,也因此初期除了基礎的教育訓練以外,不太會重點培養特定人才,要等到一番廝殺過後,還能撐下來的人才會是重點培養對象。

3. 放養型公司:

這類型的公司在台灣不算少數,通常是員工可替代性偏高或是人才流動率高的產業,原因是找到可替補人才的速度快,且公司擔心花時間培養,卻短期間就離職,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公司對於人才培育並沒有概念的公司,通常純服務類型或是加工類型的產業會比較有這種情況。
沒經驗的新鮮人,建議從「培育型」公司開始應徵,雖然「競爭型」公司是多數人夢寐以求的公司,但如果在大學四年並沒有積極地去爭取機會以及累積實力,確實是很難緊入這種高競爭力的產業。
 

二、先來談談人資如何看履歷

所以這份文章是在教大學時期都在偷懶的人,沒有努力經營自己競爭力的人如何偷吃步找工作嗎?當然不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運氣不好,沒辦法應徵上自己想要的實習、參加競賽遇到雷隊友因此沒有得名,或是所處環境就是沒有提供這樣的資源。
也因此TC Incubator 的不論是實習招募或是培訓營除了要應徵者提供履歷以外,還需要多填寫一份應徵表單,希望藉由幾個小問題,可以更清楚求職者的個人特質。那如果應聘的公司並沒有這樣的招募管道,又該如何撰寫履歷呢?以下為你簡單揭開人資是如何看到履歷的:
以新鮮人的履歷來說,通常會看的資訊權重如下:第一種是有實習、競賽、比賽經驗;第二種是社團、 活動、成發經驗;第三種是出國交換、打工、成發、專題經驗。

第一種實習、競賽、比賽經驗:

不論你的學歷多好、功課多好,等出社會之後看的都是實力,你現在得能力可以為公司帶來什麼價?有多快可以上手你的工作?這些會是人資或是企業主最關注的點,也因此有實務經驗的實習會是權重最高的經歷。

第二種社團、活動、成發經驗:

如果求學時有總籌過學生型大型活動策展(200人以上),也會是加分項的一種,但他的權重並沒有第一種的高,因為多數時候的學生活動成功與否不是靠實力,而是靠人脈,但如果你在籌劃的過程當中,有特別突破的行為,例如開放校外人士參與,總參與人次破千,這類性的經驗確實有機會被認定為實務經驗。

第三種出國交換、打工、成發、專題:

這類型的經驗很難量化,也通常不會有太多的加分效果,比較像是用來輔助說明自己的人格特質用的,例如在同一間飲料店打工三年,可以說明你可能相較刻苦耐勞,而專題過程中同學很雷你一個人獨立扛起,代表你可能相較有責任心。

隱藏版第四種:

以上三種都沒有,但有特殊的興趣或是驚人的故事,例如:曾經體重破百,但在一年後減掉一半的自己,可能多人會很訝異這種也能放上去?但仔細想想可以做到這點的人有多少?這個過程要多有意志力才能堅持下去呢?
所以,大學確實可以任你玩四年,但玩四年後的需要付出哪些代價是你得考量的,而尚未畢業的大學生們,可以參考上方的說明評估一下未來的職涯發展,已經畢業的則可以思考一下要如何將自己的所有經歷轉換成「可被利用的價值」。
 

三、那沒經驗的人到底如何開始呢?

如果你評估完這上方這四種的經歷你都沒有,確實在求職時會趨於弱勢,但也不一定會沒有機會,企業會不喜歡用沒經驗人,是因為他不希望花太多的時間在培訓新人,卻在培育好新人後,新人離職去找更好得工作,為他們做嫁衣。
 
因此當你沒經驗時,就必須證明自己已經有充足得準備,只差在實戰經驗去證明自己,多參加相關的職能培養課程,並且盡可能練習,例如:學習投放廣告的課程,課後自己投放廣告看轉換率、學習社群經營的課程,自己創粉專開始測驗操作方式。
 

最後提醒

不論你做過多少事情、厲不厲害或是學歷好或不好,所以人資或是企業都只考慮一點,「你可以為公司帶來什麼?」,所以如果你很會讀書,卻不會交際,業務類型的職缺可能就不會想錄用你;同樣你的可能沒什麼經驗,但很懂的拿捏如何與人相處,一樣有機會找到不錯的業務開發工作
求職從來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除非你把選擇權拱手讓人。

 

 
本文為TC自產精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抄、複製及建立圖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TC申請獲得授權。圖片來源:網路搜尋梗圖

《延伸閱讀》
2019-05-26 16:48 發佈


第一間公司一定要好好找 選擇比努力重要

找正派的公司

多聽多問多看 長輩 老師 同學都可以提供建議給你

常常在徵人的公司要小心 代表流動率高

不是以亂為治 就是對員工苛刻 人才會一直跑

還有像 儲備幹部這種職缺也是大有文章

聽起來好聽 又可以以培養為由 找一堆工作給你做

不一定能真的當幹部

職場上心機比甚麼都重要

官大學問大 就算是錯的 也不要反駁主管 因為它會下不了台

以後如果離職或升等 就會在背後說你壞話

你找新工作 人家都會打電話去前公司問 要是主管說你壞話 你就慘了



記住這句話 職場上最重要的是評價 而不是能力好壞

當高官的 能力不一定很好

年輕人們記住我的話 絕對受用無窮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