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郵局「賣保險」佔考績50% 基層轟:壽險公司?

郵局一張內部公文流出,裡面明訂保險業績將佔考績的50%,引發基層人員不滿,在臉書上砲轟,中華郵政乾脆改名叫中華壽險公司;而雖然臨櫃人員保險介紹,大約只佔2到3分鐘,但對於趕時間的民眾,恐怕仍舊會造成困擾;對此,中華郵政回應,考績評比方式是各支局自行規定,不過引起不滿,將勸說改善。

就是這張考績公文,引起郵局人員大聲反彈,公文裡面提到,各局非主管人員考成,其中50%將以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為主,另外50%才是整體績效,總共分為4個等級,這讓郵局人員相當不滿,在臉書砲轟,認為中華郵政要不要改名叫中華壽險股份有限公司,畢竟保險業績佔考成50%,櫃檯乾脆都講保險就好,因為保險比較重要。

郵局櫃台人員:「(會有業績壓力嗎?)有。」

隨機到一間郵局,窗口人員小聲坦承的確有業績壓力,因此只要民眾詢問,都介紹得很細心。

郵局櫃台人員:「它這個是6年期的,其實如果年紀比較輕的話,做這個負擔不會太重,我幫你釘起來,如果你有問題,可以直接過來找我。」

不但會依據民眾年齡,做不同介紹,民眾要離開時,窗口人員也會立刻釘上名片,初步介紹流程,大約佔2到3分鐘,雖然時間很短暫,但如果窗口是主動推銷,加上民眾趕時間,恐怕難免困擾。

民眾:「我會跟他講,這個部份我並沒有很多考量,會直接拒絕他。」

民眾:「郵局的主要業務是賣保險嗎?應該不是這個吧
中華郵政工會理事長鄭光明:「各責任中心都會去拚業績,但怎麼就不能升官,或者說考績怎麼樣,那這種我們工會是不贊成這塊。」

中華郵政發言人郭純陽:「基本上一個窗口同仁,像我支局自己的員工的分數評估是屬於各個責任中心,他們的權責範圍。」

中華郵政澄清,公文當中的考績佔比,並非總公司訂立,而是各地方責任中心自行規定








本末倒置,要業積不會徵業務嗎,中華郵政仗著壟斷市場,胡做非為
2019-02-26 7:14 發佈
早期公營事業,吃大鍋飯的時代已經過了,現在郵局是營利事業,怎麼可能會沒有業績壓力???
請你告訴大家,你出資成立公司的目的,單純只是為了替政府解決就業問題???請你告訴我那個營利事業的員工沒有業績壓力???
gn00448694 wrote:
郵局一張內部公文流出...(恕刪)

gn00448694 wrote:
郵局一張內部公文流...(恕刪)


我都當我姊的人頭

身上動不動就突然多一筆保險

銀行不找專門的業務 找行員哪有時間去拉保險啊

gn00448694 wrote:
郵局一張內部公文流出...(恕刪)

郵局不是早改成私營了嗎? 這樣各自訂考核業績指標有啥問題?? 我去中油加油還一直問我要不要加汽油精勒...怎麼不說中油改名叫中油直銷?
勇者小欽 wrote:
郵局不是早改成私營...(恕刪)


陽光加油站還問我要不要買娃娃勒

郵局有業績壓力啊 加油站有嗎

*****
題外話

我剛好做BK的 真的現在業務員的比例越來越低

重點放在BK跟保經代了

這樣服務會好嗎?
為何櫃員可以販賣保險?
金管會……還不出面?

支持金融業(櫃台)罷工!
郵局的櫃台推銷壽險,很多年以前就已經在做了,現在只是把佔考績的比例提高。
郵務早就不賺錢,幾十年沒動的郵資才涨一點錢就一堆人哀哀叫,匯兌及放款的收益又低,郵局不強推壽險業務是要怎麼生存。
郵局請業務去拉壽險只會死得更快,跟其他銀行的同類型產品比起來競爭力如果夠好哪還需要去推銷。
現在是營利事業當然要向民間企業學習
而且我也是郵局的保護,因為只有六年每月保費真的不多可以參考
我如果是郵局主管,那我會多設一台抽號機,

此抽號機專供有買過壽險的客戶,算是VIP,

VIP享有優先辦理一般存匯業務,

反正郵局辦事的人多,大家不耐久候,

就會主動要購買壽險,底下員工也就沒有業績壓力,

至於顧客權益,一般存匯又賺不到多少錢,

讓銀行去賺吧!

如果銀行行員考績也是賣保險50%

那是不是合理?
hello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