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朋友說的是真的嗎? 如果是真的, 那台灣真的應該要好好檢討外勞政策

昨天晚上跟幾個朋友一起出去吃晚餐

其中一位 朋友A 講到他工作的近況

他們公司是做電子零組件的小公司

大約快一年前(不到一年)他們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併掉

這家上市公司也是電子業, 但做的東西跟他們不算是相關產業


(朋友A)他說前幾天他們公司的副理跟他們說

因為他們公司最近幾個月訂單的能見度不到一個月(之前至少有三個月)

新老闆派來他們公司駐廠的經理要求他們主管要檢討人力

所以副理希望他們(部門人員)能將自己的假(特休)有時間趕快排休

另外有提到

新老闆的公司(上市公司)的員工組成, 本勞:外勞 是 3:7

本勞主要的工作是監督外勞做工作

而 朋友A 的公司員工組成則是剛好相反, 本勞:外勞 大約是 7:3

朋友還很擔心的說, 以後他公司會不會也變成跟新老闆的公司一樣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朋友A 可能工作就會不保了
2018-12-08 10:51 發佈
phS00313 wrote:
昨天晚上跟幾個朋友...(恕刪)


彰化很多中小企業,外勞都比台灣勞工還多。

舉個例子,下面有網友介紹的這家:英發

(請自己參考網址內容。純粹轉貼,不代表本人立場)

http://www.ursalary0.com/salaries/salary_view_tw/9723


但是沒有一個政黨敢提出改善政策。

因為得罪了中小企業,就會失去大量選票。

而外勞在中小企業,明顯比台灣人好用很多。

因為他們無知、不知道危險,儘管沒有天車、堆高機駕照,叫他們操作他們就操作。

甚至仍然以甲苯讓他們當做清潔劑使用。

最近泰勞已經太聰明,知道要拒絕一些高危險工作。

所以台灣中小企業希望政府能開放緬甸與柬埔寨外勞......
harry8655655514 wrote:
因為得罪了中小企業,就會失去大量選票。,...(恕刪)


這似乎很矛盾,台灣勞工近千萬人卻比不上中小企業
都不用台灣人了,勞工還會去挺中小企業嗎?

本來以為綠的比較貼近勞工,結果是開放更多外勞,甚至還開放入籍成為台灣人
jimi74 wrote:
這似乎很矛盾,台灣...(恕刪)


因為勞工階層大部分的投票意願都很低,又有容易洗腦的特性。

所以根本不用真的為勞工階級設想。

只要喊一句「這就是愛呆丸啦」,或者「信我者,一定發大財」。

甚至只需要送一份免費雞排。

他們就會無怨無悔送出手中一票。


勞工階層都忽略了所謂民主,不該只是在選舉那一天投票。

更重要的是在選舉結束以後,監督執政者在做些什麼。
台灣的外勞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代表不管是誰執政,都在配合企業放寬外勞限制。

而台灣雇主喜歡雇用外勞,說好聽一點,是補足台灣人不願意從事的低階人力缺口。

說難聽一點,就是外勞比較好剝削,而且不會(也不敢)隨意離職。


表面上外勞跟本勞一樣,基本薪資是22k左右,企業會以此說他雇用外勞不是成本考量。

但實際上,外勞實領到的薪資,有很多名目可以剝削。

比如:

一、就業安定金:
政府規定企業每增聘一名外勞,需要支付的兩千元就業安定金。

但很多企業都會從外勞薪資扣除。

二、住宿費:
一間小套房塞了五名外勞,每個月還要扣四千元住宿費,這些企業根本是倒賺。

三、用餐費:
美其名是福利,但一餐扣五十元餐費,只提供白飯跟熱狗。

如果大量採購,企業連這一塊也可以賺(請自己搜尋早餐、熱狗、帝寶)。

四、加班費:
外勞的加班費絕對不是以勞基法計算,而是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公式,平均每小時落在85元上下。

這也是企業特別喜歡外勞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加班費應該怎麼計算。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1809/201809151937177.html



phS00313 wrote:新老闆的公司(上市公司)的員工組成, 本勞:外勞 是 3:7
...(恕刪)


網路Google一下不難,外勞上限,5:5無法了,還3:7
阿伯老爸 wrote:


網路Google...(恕刪)

+1,
除非是非法雇用,
要不然其實政府監督還算嚴的,
萬一外勞偷跑,也會一段時間佔住名額,
怎麼可能是本勞3:外勞7
至於會覺得外勞比本勞多,
應該是輪3班的,外勞都排小夜或大夜,
這段時間相對就本勞感覺比外勞少人!

jimi74 wrote:
這似乎很矛盾,台灣勞工近千萬人卻比不上中企業
都不用台灣人了,勞工還會去挺中小企業嗎?

本來以為綠的比較貼近勞工,結果是開放更多外勞,甚至還開放入籍成為台灣人


看看這次選舉就知道了

台灣的選舉看的是
1.顏色
2.牛肉政見
3.造勢風向

柯文哲可以選到快輸掉,因為沒顏色、沒牛肉(1500元的敬老金)
韓國瑜可以逆轉翻盤,因為造出了風向(實際上他根本沒提什麼有效的發展願景)

而當中的造勢風向是最多政治人物常用的
但…這一切是要錢
而除非自己家財萬貫、或是準備選後大撈一筆
不然通常來自政治獻金
當然,獻金的來源就是各大小公司企業的老闆了

所以對台灣選舉而言,討好基層是很沒有必要的,畢竟基層的選票只要帶帶風向,票就來了
但老闆呢,那不只是票而已,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打選戰的關鍵啊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網紅柯文哲一樣,搞出一大堆基層民眾的小額捐款…
申請外勞是有比例的,電子業就15%,100個台灣人能用15個外勞,除非加%多付就業安定費用可以到達30%,但你說3:7是不可能的
不要一直唉
一直唉不會讓自己進步、不會讓國家強大
國際人才跟勞工本來就該是流動的
有能力的人,哪裡薪水高,就去哪裡
納智捷的酸酸們最常說政府政策保護裕隆,那怎不說政府還設限保護勞工呢?保護政策並不會讓自己進步

別說新加坡,連馬來西亞有很多來自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的外籍勞工、服務生;甚至輸出外勞的泰國,建築工地內也有不少外籍勞工
這種全球化的趨勢,擋都擋不住

可以選擇抗議、繼續呻吟,或是也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技術,利用知識及管理賺錢,把勞力交給更廉價的勞動力
台灣勞動力有很大缺口,特別是中南部的中小企業,代工或小品牌公司面對國外產品競爭,生存不易,所以要足夠勞動力又降低成本。
例如幫我代工生產的南投工廠,略需要體力的包裝工,就算開到月薪30k,也請不到台灣人,只好去請外勞....

別抱怨了,快提升自己讓自己進步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