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拜讀某大大的文章:

本肥宅在此可以斬釘截鐵說:不可能!
本肥宅最近剛剛換公司(跳槽),
向巴哈板友報告我的前老闆是啥德行:
本肥宅剛從天龍國某學店畢業之後,在一家電子材料廠工作,
2014年,公司高層終於汰換高齡三十多歲的舊產線,
大家對於新產線、新機台滿懷期望,
等到新產線建置完成後,大家看到都傻眼!
『雖然機台是全新 der,但是為什麼和三十幾年前的舊機台長得一模一樣?』
基層同仁除設備部門以外的人都 hen 失望,
(對於設備來說,新機台前幾年都不用太擔心維修問題,也不用費心去學新的維修保養
技術,沿用舊機台的維修保養技術)
某資深經理後來爆料:
2013年他陪慣老闆去日本向設備商下單時,
日本人聽說慣老闆要買三十多年前的機種,
臉上的表情都很努力 der 憋笑!
但日本設備商還是打造惹全新的舊機種給我們。
去設備商網站上看:
1.二十一世紀的新型機種,
投料與下料都是機器手臂自動處理、
操作介面是21吋大型觸控液晶螢幕、
所有參數都由螢幕顯示、
控制指令直接用手指點觸控螢幕、
氣體與藥液流入流出的各種管線都是由電腦與電磁閥自動控制。
只要一名操作員就可以操控整條產線。
2. 三十多年前(1980年代)的機種,
( 日本設備商的網站其實看不到這種機型惹)
投料與下料都要用人類的手臂處理、
壯觀 der 機台操作介面:
一大堆傳統用指針的儀錶、
搭配一大堆按鈕與旋轉鈕來控制機台、
氣體與藥液流入流出的各種管線都是手動球閥,由人類萬能的大腦與雙手控制。
大約需要3~4名操作員來控制產線。
為什麼要買三十多年前的舊機種?
因為慣老闆與主任工程師都是1980年代出道,
所以他們的腦袋三十多年來只懂這一套,
如果買 21世紀的新機種,
要命的是:SOP 要重新撰寫!
製程與設備部都要重新教育訓練,
公司老屁股高層絕對沒有那個本事完成以上事項,
沿用1980年代的舊機種,
那些老屁股就可以憑他們三十多年的經驗繼續在公司作威作福。
以上就是本肥宅親身經歷。
所以2015年初,
領年終之後我就轉職(跳槽)到第二家公司,
當時在第二家公司擔任過 RD 工程師與製程工程師,
有空在分享這些經歷給大家。
本肥宅最近又轉職(跳槽)一次,
目前在一家有外商背景的半導體材料公司,
這樣以後就有機會逃離鬼島、投奔自由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