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邊有無出國留學回台工作定居的人?
大多從事什麼工作呢?
覺得跟當初的理想規劃有差異嗎?
imma E.T. wrote:
不知道這邊有無出國...(恕刪)
有滿多的,我就是,特徵都是家裡有錢,薪水就是零用錢。要不然回台灣賺3萬真的會瘋掉
我剛畢業時在國外第一份工作的起薪,回到台灣第五個年頭才又賺到的數字。但現在我已經是當時留在國外一般同學們薪資的兩倍了。那些回香港跟上海的,薪資更是不得了。
當然,我有朋友們去矽谷跟華爾街工作的,那真的是爽歪歪,一個人年薪稅後都千萬
要說我跟當初規劃的差別應該是,我當時以為年薪稅後250萬就很夠,但現在發現要養一個小孩都很辛苦,只恨學生時候沒更努力唸書打好基礎,現在要在家庭工作之餘,加強自我基礎實力,才能在未來成為中階管理層,在香港上海新加坡賺個稅後4-500萬。
台灣畢竟是鄉下,高階工作固然有,但還是偏少,怕怕。而且台灣税在300萬以內還好,繳少少,破了300萬後就開始粉通粉痛,真的滿白爛的,難怪台灣沒有高階人才
說實在的,在國外好好唸書,回台好好工作,我周遭30歲初的現在都成家立業有個小孩,過上歐美中產階級的生活(父母的幫忙很大)
反倒是留在海外的,很多到現在都還在找理想工作,工作地點常常換來換去(跳槽),房子是租的,亦未成家,心態都還是20幾充滿衝勁的感覺
我是不喜歡在國外什麼事都低人一等的感覺。我喜歡在一個大家都黃皮膚並擁有相同價值觀的社會生活。
別看你去日本旅行, 當地人熱情招呼, 那是為了要賺你的錢. 如果你是在日本當地工作, 那是另一種臉孔另一種態度, 保證讓你終身難忘.
"人親土親" 這句話是真的, 你在國外, 待得再久, 還是外國人, 還是偶而會遇到歧視, paid 拿得再多也難以彌補.
我最不想留的主因之一就是種族歧視,畢竟我們膚色不同。在國外真的不難遇到歧視,白天不會晚上比較容易。因為我都固定晚上8點左右慢跑一小時,常常遇到開車過去對我比中指的(也遇過比大拇指說nice man之類的但偏少),我是跑人行道也沒礙到人。白天我就沒遇過。
而且相較下女生比較不會遇到。我舉個例子,沒歧視的意思。當你在昏暗街頭無人,迎面遇到路上3個外勞女生講話而且有瞄你,跟遇到3個男生同樣行為,哪個讓你覺得較有攻擊性?
我身邊留學的家裡有公司的華人,甚至有富比世上面世界幾十大富豪的,幾乎都回國了。因為台灣其實除了薪資低,沒什麼比較差的地方。家境一般或中下,拼死活留學的留的機率反而高,但發展似乎沒較好,除了少數創業,很多只做中下層的工作。畢竟,層級越高,需要越強的溝通能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要能完全融入真的需要一番功夫。
我當初也沒留下工作就直接計畫要回台灣了。所以也是去外面做幾年,現在是在家跑業務。
a0300080 wrote:
台灣畢竟是鄉下,高階工作固然有,但還是偏少,怕怕。而且台灣税在300萬以內還好,繳少少,破了300萬後就開始粉通粉痛,真的滿白爛的,難怪台灣沒有高階人才...(恕刪)
會嗎?
150萬要繳12.1萬(有些已經先扣掉了, 所以每年五月不覺得有繳這麼多)
250萬要繳32.1萬
350萬要繳60.8萬
450萬要繳90.8萬
600萬要繳148萬
但是相比於德國, 年收入150萬要繳稅17萬, 350萬要繳稅100萬, 年收入600萬更是有196萬要拿去繳稅
德國高階人才繳的稅反而比台灣更多, 只有到一千萬台幣以上才會差不多
考慮到生活物價, 德國大概是台灣兩倍, 所以在台灣年收入150萬的生活, 其實比德國年收入350萬還好
所以多餘的現金會反映在一些奢侈品的價值上, 例如車價, 房價等等, 因為錢太好用了
這是網路查到的德國稅率(歐元), 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這樣
0 Up to 8,004
14% 8,005-52,881
42% 52,882-250,730
45% 250,731 and over
認識的人之中 只有3個人回台灣
1.念完語言學校 大學考試沒過 只好回台灣
補習班老師
2.工作辛苦 薪水低 做不到1年 精神出問題 回台灣
上班族
3.工作辛苦 薪水低 做不到1年 健康出問題 回台灣
家裡蹲
均無置產 結婚 薪水也不高
~~~~~~~~~~~~
留下來的朋友或是親人 職業
老闆
老闆
老闆
老闆 兼制作人
director
director
運輸業高層
金融業
IT業 程式
IT業 程式
動畫業
動畫業
插畫家
還有更多人 但沒問職業
但應該不少是主管階級
混的好的 很多已經結婚 置產
因為做一樣的工作
回台灣 的薪水 立刻變成1/2 或是1/3
除非混不好 或是 要繼承家業 或是靠後門關係找工作
不然為什麼要回台灣....

但如果一開始就打算 繼承家業 或是靠後門關係找工作
那其實根本不需要 出國留學. 就算在家裡擺爛.一樣也能靠關係進去
出國留學這件事 就變得根本沒意義...
回台灣 有非常高的機率是
1.沒實力 2.靠關係
不靠關係 又能做到不錯工作的人
大多是為了家庭關係 所以選擇回台灣
但這種人少之又少.大部分是 以上兩種人居多(大慨9成都是前面那兩種例子)
然後有些會抱怨 被種族歧視的朋友
很多是語文學不好 對那個國家的知識不足
或喜歡討價還價 不尊重專業
所以無法融入...得罪人卻還不知道....
有些其實並不是 種族歧視 而是行為不適合那個國家
就像你在 台灣看到一些 把他自己國家的習慣跟行為
直接搬到台灣來作的外國人一樣 一樣也會看不過去...
那就不是種族歧視 而是白目而不自知罷了...
內文搜尋

X